首頁 男生 曆史軍事 不讓江山

《不讓江山》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他敗了

不讓江山 知白 3354 2024-03-01 22:16

  眉城之外,寧軍的大營已經搭建好,看起來連綿不盡一樣,如此規模,自然會給城中守軍巨大壓力。

  而事實上,這隻是這次入蜀的寧軍總數的三分之一罷了。

  澹臺壓境帶兵往蜀州西南,沈珊瑚帶兵往蜀州西北,還留下了一部分兵力駐守在已經打下來的地方。

  再加上唐安臣從西北攻入蜀州的隊伍,總計兵力算起來,要超過六十萬大軍。

  百姓們對於數字來說,覺得六十萬可能並沒有大到令他們震撼的地步。

  然而真的看到軍隊的時候,一萬人的規模,已經足以讓人覺得心裏發毛。

  此時,站在眉城的城牆上,蜀州軍中的年輕將軍關再興眼神淩厲。

  別人覺得眉城已經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關再興覺得這危機不危機的並無多大關係,他隻想找一個能與他過招的對手。

  習武之人,皆有好勝的性格,他不一樣,他是格外的好勝。

  關再興的武藝,是從他父親身上學來,卻在十幾歲的時候就超越了他的父親。

  他父親還教出來不少弟子,也有不少被他父親指點的軍中將領。

  這些人,都不是那種地位極其顯赫的身份,但是在中下級軍官中卻有著很強的影響。

  關再興這樣的出身,不可能越過蜀州的那麼多世家大戶,成為最頂層的軍中大將。

  可是他在軍中中下級軍官,以及絕大部分士兵們心中,都有著不可撼動的地位。

  士兵們都說,關再興便是蜀中第一高手。

  當然,這種高手指的是在軍中之人,從軍者,是看不起江湖中人的。

  「大將軍。

  關再興看了一會兒後,朝著身邊的大將軍裴學誠說道:「屬下有個想法。

  裴學誠點了點頭道:「說來聽聽。

  關再興整理一下措辭,他雖然讀過不少書,可讀書上的天分比起習武來說差的實在太遠。

  所以他講不出什麼天花亂墜的話,更做不出什麼花團錦簇的文章。

  「大將軍,屬下覺得現在需要給將士們提振一下士氣。

  聽到這句話,裴學誠問道:「你想如何提振士氣?

  關再興擡起手指了指城外:「若一味的防守,越大,士氣必會越發低迷,若可出城一戰,挫敵銳氣,也可讓將士們為之振奮。

  裴學誠眉頭皺起來:「你想出城主動去挑戰?

  關再興道:「屬下確實是這樣想的,若能出城主動挑戰寧軍,或許會有奇效。

  裴學誠沒有馬上回答,而是思考起來。

  良久後,裴學誠說道:「你該知道,若出城受挫的話,多半是回不來了。

  這個回不來,指的不隻是寧軍不會把關再興放回來,還有另一個含義......

  眉城高大堅固,城門外有護城河,還有弔橋,所以一旦關再興戰敗後撤,寧軍追的太急,裴學誠不可能讓人把弔橋放下來。

  「屬下明白。

  裴學誠問道:「你既然明白,還是與我提及此事,想來也是深思熟慮之後才來找我......軍中確實士氣稍顯低迷,人人心中皆有壓抑,若能挫敵銳氣的話,對日後交戰確實大有裨益。

  關再興一喜:「大將軍同意我出城一

  戰?

  「可以。

  裴學誠道:「但你切記,真要是有什麼意外,你就算是放棄隨你出城的隊伍,也要儘快趕回來,我不可能把弔橋給你留的太久。

  「屬下明白!

  關再興激動起來,抱拳行禮。

  他立刻就立開城牆,回到自己營中去準備了。

  他如今是蜀州軍總四品將軍,麾下有數千馬步,這次出去直接向寧軍挑戰,裴學誠也不可能再多分派給他人手,隻能是他這一營兵力。

  準備妥當之後,第二天一早,關再興就帶著他的四千八百多蜀州軍,在城門內等著了。

  得大將軍裴學誠準許之後,眉城的南門打開,隊伍像是潮水一樣湧了出去。

  弔橋落下來的那一刻,先是騎兵後是步兵,呼嘯著過了護城河。

  到了距離寧軍大營隻有四五裡左右,關再興下令隊伍停下來列陣,然後派數名親兵過去叫陣。

  這種挑戰,寧軍當然可以不應戰。

  但是古往今來,若敵人叫陣己方卻不敢應戰的話,對士氣確實影響很大。

  「我家關將軍聽聞,你們軍中有善用長槍者,一位唐匹敵,二位澹臺壓境,關將軍想領教這兩位的槍法,聽到喊話,你們二人可敢出戰與我家關將軍一戰?

  「若是膽子不足,不敢一人出來應戰的話,也可兩人都來,我家關將軍以一敵二,也不會怕了你們。

  這幾個親兵在寧軍大營外邊叫陣,喊的越來越難聽。

  他們當然知道大將軍唐匹敵不在蜀州,也知道澹臺壓境不在此處,他們就是故意這樣喊的。

  若這兩個人真的在軍中的話,關再興的也就真不敢這樣叫囂了。

  如此喊話,為的是刺激那叫高真的將軍。

  關再興自然知道,寧軍中善用槍者,除了唐匹敵和澹臺壓境之外還有一個高真。

  傳聞此人得羅境真傳,有萬夫不當之勇。

  關再興選對手,就要選一個會被他言語激怒之人,他的人隻提唐匹敵和澹臺壓境,不提高真,但凡少年成名者,自有銳氣,也有膽色,更有傲骨。

  高真隻要聽到了這喊聲,必會出來應戰。

  寧軍中軍大帳中,李叱坐在那正在和手下人商量著關於後勤補給的事。

  士兵們進來稟告,說是有蜀州軍將領前來叫陣,指明說要找槍法精湛的寧軍將領交手。

  李叱一聽就明白怎麼回事,於是忍不住笑了笑。

  「看來蜀州軍中,士氣不振。

  餘九齡笑道:「可謂不舉。

  夏侯琢道:「所以想派個人過來叫陣,希望能戰勝我軍中將領,來鼓舞士氣。

  高真果然出列道:「主公,臣遠去教訓一下那放肆之人。

  李叱道:「且讓他叫著,稍後你再去。

  高真知道李叱用意,此時那蜀州軍的將軍,必是鋒芒最盛的時候。

  帶著必勝之心前來,所以鬥志也是最盛的時候。

  李叱的意思是,先放一放他,讓那人在外邊等著,待此人心急氣躁之時,再讓高真出戰。

  可高真從羅境那學來的可不隻是槍法,還有羅境那一身傲氣。

  他不想這樣,若這般擊敗敵

  人,他覺得沒有什麼意思。

  於是高真上前兩步,抱拳道:「主公,若如此,可能會讓那些蜀州軍的人小瞧了咱們,臣現在就出去,速戰速決,可挫敵膽氣。

  李叱知道高真的本事,更知道高真性格,所以他不打算就這樣讓高真出去。

  高真這個年輕人,他發揮的好了,狀態最佳時候,連澹臺壓境都未必能贏了他。

  可是高真恰恰就不是一個心態穩定的人,稍有不順,就可能會急躁起來。

  可高真言辭懇切,不停勸說,夏侯琢見此說道:「我隨他一起出去看看,倒也不會有什麼大事。

  李叱見夏侯也說話,於是就答應了下來。

  餘九齡道:「年輕人就是沉不住氣,不過也好,他這個年紀,若太過沉穩了也不是什麼好事。

  李叱道:「他性格中有些東西,自己都控制不住,若他真能既有銳氣又可沉穩,他有怎會是現在這般品級。

  李叱走到大帳門口,看著夏侯琢和高真出去的方向沉默了好一會兒。

  餘九齡忽然間醒悟過來,當家的說的話是什麼意思。

  高真是羅境的弟子,是羅境親自發現的人才,也是親手調教的傳人。

  羅境戰死之後,李叱幾次想給高真提拔起來,可都是因為高真自己而把事情拖延了下來。

  羅境去世之後,高真就變得格外低迷,甚至一度心灰意冷,這是重情重義,李叱自然不會怪他。

  可是高真低迷的時間真的太久了,如果不是唐匹敵和李叱不斷的找他,高真可能就因此廢了。

  他其實比起羅境來,還要差得遠了。

  若羅境遇事受挫,大概也會難受,但更多的則是老子一定要把場面找回來的霸氣。

  羅境受挫不會真的挫敗,高真卻會。

  高真在順境之中,有一種天下雖大捨我其誰的霸氣,逆境之中,卻會變得焦躁起來,甚至會失去主張。

  真要說到在習武上的天賦,高真甚至有和唐匹敵相提並論的資格,但成就上差了那麼多,都是因為性格。

  餘九齡走到李叱身邊,笑了笑說道:「年輕人啊,有時候多受點挫折也好,高真現在比起過往,不是已經成熟許多了嗎?

  李叱道:「若真的成熟許多,便不會剛才執意馬上就出去對敵。

  他停頓了一下後說道:「他還沒有明白,自信和自負的區別。

  餘九齡其實也不大理解自負和自信的區別,其實也不大理解李叱對於高真的寄予厚望。

  如果高真真的成熟起來,李叱想讓他去做更大的事。

  比如追擊韓飛豹這樣的戰事,難道真的需要大將軍唐匹敵親自去嗎?

  若高真可用的話,他也就不會隻是帶著狼猿營來蜀州做先鋒將軍了。

  餘九齡剛要再說兩句什麼,忽然看到遠處有人疾奔回來。

  「主公!

  跑回來的士兵到近前,喘著粗氣說道:「高將軍......敗了。

  這一刻,餘九齡的眼睛驟然睜大。

  李叱問道:「人在何處?

  那士兵回答道:「收了傷,被夏侯將軍搶回來,正在往回走。

  李叱緩緩吐出一口氣,點頭:「去請醫官。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