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孝莊的分析後,在場的所有人都是一愣。
這個理由簡單、粗暴但是有說服力!
睿親王多爾衮隻有一個女兒,除此之外再無其他子嗣。
要知道,多爾衮府上的福晉、妾多達十幾位。
這麼多年隻生了一個女兒,說明多爾衮的生育能力出了問題。
而且他此時已經三十二歲。
如果這個狀态一直持續下去,多爾衮就算有力也無心篡位。
因為他沒有繼承人!
想明白這個道理後,哲哲皇後,索尼等人紛紛點頭,對孝莊的前瞻能力表示佩服。
“不過...”經驗老到的索尼皺着眉說道:“睿親王此番入關大敗而歸,正白旗損失慘重。”
“保睿親王沒問題,但是怎麼向那些死去的旗人家屬交代?不止正白旗,還有鑲白旗的阿濟格,鑲黃旗的遏必隆。”
“他們都死在關内,屍首都沒帶回來,咱們得給他們一個交代!”
面對索尼的詢問,鳳凰樓内陷入到短暫的安靜之中。
片刻後,孝莊說話了。
“姑姑,諸位,我是這麼想的。”
“多爾衮罪孽深重,不懲罰他難以服衆。首先奪了他正白旗旗主,然後免了他攝政王的身份,但是保留睿親王的爵位。”
哲哲皇後有些詫異:“為何?旗主和攝政王的位子都保不住了,睿親王的爵位怕是也保不住吧?”www..
孝莊搖頭:“睿親王的爵位乃先皇所賜,大清以孝治國,福臨年幼,不能借此罷免王叔的爵位。”
見衆人沒有明确反對,孝莊繼續說道:“隻要親王的爵位在,他就有機會重返朝廷,幫我們母子理政,對抗其他旗主、親王。”
“那...”索尼還是一臉愁容:“正白旗旗主和攝政王的位子交給誰?總不能空着吧?旗主的位子可以暫時空着,但是攝政王的位子不行。”
“需要有人坐在那個位置上,牽制濟爾哈朗。”
譚泰,圖賴等人聞言,立刻低下了腦袋。
這個問題除了孝莊和哲哲,沒人敢回答。
在衆人期盼的眼神中,孝莊和哲哲湊到一起低聲商議起來。
過了許久,她們才停了下來。
孝莊目光再次從衆人身上掃過:“諸位,我和姑姑商議了一番。要想促成這件事,隻靠正黃和鑲黃兩旗的力量是不行的,需要再拉攏兩個旗。隻要湊夠四旗,再次議政時就能占據上風。”
“那聖母皇太後的意思是...”鳌拜低聲詢問。
“攝政王的位子交給代善,從而争取正紅和鑲紅兩旗的支持,後從正黃或鑲黃挑一個人去正白旗擔任旗主。”
“這樣不但能穩住朝堂上的局勢,還能趁機拿下正白旗。”
“諸位以為如何?”
索尼皺着眉,沒說話。
譚泰,圖賴,鳌拜等人也沒說過。
他們雖然擔任重要職務,卻并非皇族,涉及旗主的話題需要回避。
鞏阿岱和錫翰雖然都是愛新覺羅氏,卻也不敢觊觎旗主之位。
“你們倒是說話啊!”孝莊又氣又急。
老練的索尼輕咳一聲:“啟禀聖母皇太後,臣以為除了需要拉攏正紅和鑲紅兩旗外,還要拉攏鑲白旗。”
他雖然沒有明說,但話裡話外都告訴孝莊,正白旗的旗主除了多铎,不能交給别人。
孝莊不解:“為何?”
“因為此番入關的物資都是豫親王多铎搶來的!他是有功之人,應論功行賞,否則會寒了八旗将士們的心!”
孝莊恍然大悟。
是啊!如果不給多铎賞賜,那麼八旗将士們聽到後會是什麼反應?
其他的不好說,但是對她們母子絕對沒什麼好感。
想到這一層利害後,孝莊對着索尼挑大拇指:“索尼啊索尼,你不愧是太祖和太宗兩朝的重臣,能力可見一斑!”
索尼躬身彎腰:“慚愧,慚愧。”
商議完這件事後,索尼提起了另一件事。
“啟禀聖母皇太後,哲哲皇後,豫親王多铎入關劫掠時抓了明廷的魯王及其全家,欲用他們換回多羅武英郡王阿濟格,和遏必隆的屍首。”
“明廷回信表示可以換,但是需要用祖大壽等人換才行。”
祖大壽?
孝莊和哲哲皇後聽到這個名字後很是意外。
此人并非明廷皇室,也不是勳貴。
明廷為什麼指名點姓要換回他呢?
“你們怎麼看?”孝莊看向索尼等人。
鳌拜拱手向前一步:“祖大壽是關甯軍的關鍵人物,對大清至關重要,所以先皇才屢次召降。”
“現在吳三桂擁兵自重,明廷換祖大壽回去無非是想牽制、削弱吳三桂。”
“臣以為不能讓明廷得逞!”
“可是...阿濟格和遏必隆的屍首怎麼辦?他們的屍首還沒一個漢人重要嗎?旗人知道後又會怎麼想?”索尼見鳌拜搶了自己風頭,有些不爽的問道。
這...
鳌拜捋着下巴上的胡子,認真思考。
他與索尼的關系是合作與競争并存。
遇有外敵時合作禦敵,沒有外敵時内部競争。
畢竟誰都想往上走一步...
不多時,鳌拜有了主意。
他對着孝莊和哲哲皇後深施一禮:“臣以為此時應用一個拖字。”
“拖?此字怎講?”
“表面上先答應明廷的要求,同意用祖大壽換回阿濟格和遏必隆屍首。但是...換幾個人,怎麼換,在哪裡換,以及如何驗證屍首真僞都需要讨論。”
“讨論的時間可長可短,或許是五個月,也可能是兩三年。”
“這樣既給了旗人一個交代,也留住了祖大壽。祖大壽已經六十有五,沒幾年活頭了。他什麼時候死了,咱們什麼時候與明廷交換!”
“這樣對大清來說沒有任何損失。”
“不知聖母皇太後以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