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交代清楚
“姑娘您說要留三十畝田?
”
趙管事有些驚訝,今年雖然多了些水田但是都種上了蓮藕,其餘的水田也都已有了管事在負責。
“是的,我得了一種新的稻谷需要試種,挑選三十畝留下來,剩餘的還是種去年的谷種。
”
“若是可以看看能不能再到附近買一些水田。
”
如園名下的水田有八百畝,那是如園最大的財富所在,也是整個仙居縣擁有水田最多的一戶,那些水田比其早前貧瘠的旱地絕對算是肥沃,是以去年才收了那樣多的稻谷,再加上去年又養了一季的魚,那水田更顯肥沃,也是各農管事們爭搶的重點。
所以趙管事才驚訝出聲,姑娘要三十畝水田,那各家都要吐幾畝出來才行。
田三說道:“附近幾個村子的田地我們都詳細的盤查過了,少有人拿了田地來賣,就算有也是零散的幾塊地不方便打理。
”
“隻需要留意便可,不強求。
”
趙管事又問道:“姑娘,那一大片沙地您留著有何用?
”
“那片地不要種東西,到了四月我自有用處。
”
“田管事和小楊管事留下,其餘各位自可去忙。
“
管事們站起來拱手後跟著趙管事出了門,汪如心便朝田三問道:“武家兄弟如何了?
”
田三搖了搖頭,道:“那兄弟兩人在鋪子裡很是用心,隻是半句不提木耳之事,前幾日鋪子裡購入了一批木耳,兄弟兩隻是看了一眼便走開了。
”
汪如心說道:“你回去後找了合適的機會和他們提一提,若是可行我們就開始準備,若是兩人鐵了心不做了,此事就作罷,我們另想他法。
”
這事成與不成都要有說法,總不能一直等著。
“花滿園的事你也要盯著,手下有能提上來的管事可以考慮給他們機會,不要事事都要親力親為,往後事情隻會越來越多,盡早的培養一些人出來。
”
說完了田三的事楊力便苦著一臉說了帳務上的問題,對著汪如心一番訴苦,總之就是來的人太多了,每日吃喝就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屬於學院的帳上沒錢了?
”
楊力一愣,忙問道:“學院帳目上的銀錢十分寬裕,隻是這些夫子所用花銷也要用學院裡出?
”
汪如心看著他,一字一句說道:“小楊管事,他們是學院請來的先生,不是如園請來的,一應花銷自然應該有學院來負責。
”
幾乎所有的先生都帶著家眷婢仆,每日用掉的糧食十分驚人,她哪裡養得起。
“明日開始學院的食堂就要開火,周管事派了人過去負責,又從各院裡挑選了合適的人選進去幫忙,那所需要的食材和工錢也都是學院來出?
”
汪如心點頭:“這是自然,”
“田管事你找了人出來負責采買,等學院的事不如正軌便將帳本和所剩下的銀錢都全部交給他們,那時候再來看學院是如何安排的。
”
“所以小楊管事你這裡一定要把帳務一筆一筆的記錄清楚。
”
“明日學子門入學測試,等正式進了學院就要收取束修,林先生指派了誰來負責沒有?
”
楊力點頭,“林先生讓我們明日代為收取。
”
“那怎麽成。
”這要傳出去有心的人又該要說如園別有用心了,其餘的事可以幫手,銀錢的事一定要說清楚。
出了門才想起還約了安璟禮和鎮國公說事,權衡一下還是先去了悠然居。
“你這小丫頭就是這如園的大姑娘?
”
如園門口,一位身著天青色錦袍的中年男子笑眯眯的走了過來,隻見這人身形消瘦目光清明,乍一看去倒是有兩分仙風道骨,這人怕就是喜鵲口中的戶部尚書曹大人。
“小女子汪如心見過曹大人。
”
曹大人撚著胡須打量一眼,點了點頭,京都都在盛傳鎮國公府上的三公子定下一門親事,那女子長的滿臉麻子五大三粗,演武場和南冀公主比武那此他曾遠遠的看了一眼不大清楚,這一看分明就和傳言相距甚遠,細細想來鎮國公又如何會給他家那玉面小郎君胡亂定下親事,倒是杞人憂天了。
要說京都的貴女大多見過此女卻無一人出來為她證明,想來也應是那小郎君的緣故,女子之間的關系當真是微妙的很。
“這是來拜見國公爺?
“
“正是。
”
“那便進去吧。
”曹尚書背著手朝存菊堂走了過去。
“你這丫頭當真讓人好等。
”
已經喝過三盞茶的鎮國公總算等到了汪如心,沒好氣的看了她一眼。
“讓您等著是如心的罪過,不如您看我晚上請您吃飯賠禮道歉?
”
見鎮國公並不是真心的責怪她,汪如心便笑眯眯的開了口。
“可。
”
鎮國公毫不猶豫的點頭,“你藏著的那些個闆鴨臘肉都拿出來。
”
丫頭沒在這如園的管事一個個的摳的很,來了這麽幾日也沒見有人拿了臘肉闆鴨出來招待她。
汪如心痛快的點頭:“正好還有最後的幾塊臘肉,今晚就一起煮了。
”
天氣轉暖,那臘肉也不好留著了,她又不喜歡那掛在廚房上熏的黑黢黢的臘肉,隻能早些吃掉的好。
鎮國公這才滿意的點了頭,“說說你要說的事。
”
汪如心這才說起了她在邊境所做的事,道:“我爹今日忙許是還沒來得及和您講。
”
“如園最開始的存在就是為了支持衛將軍口糧,我這將種地的地方移到了邊境也不算是違旨操作吧?
”
“一來節省了運糧的時間和路上的損耗,二來還可以解決一些退役士兵的生計問題,三來還增加送到軍中的糧食,一舉數得的事。
”
鎮國公眉宇深鎖,神色見難掩驚訝,這丫頭確實是有些能折騰,不過這折騰的好啊。
“西旻城原本就是邊陲重鎮,隻是這些年衰敗了下去,很多年前那裡很是繁榮,百姓也算相對富足。
”
若不是偽帝治國無道又如何會變的如此蕭條。
汪如心點頭:“西旻城比仙居縣大了許多,那裡的很多老房屋能看出來當時也是輝煌過的,田地也還算肥沃隻是好些都無人耕種,百姓也不算多。
”
“要是人多了就可以開出來更多的田地,兩到三年就能豐產。
”
真是可惜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