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繡醫女:帶著王府全家去種田》第631章 給李興盛封官(2)
第631章 給李興盛封官(2)
婁承業派劉金寶到婁府找來幾個護衛,將禮物擡了回去。
他這才和李興盛李玉恩,帶著李玉竹穆元修,一起去婁府見婁知府。
婁承業和李興盛這回立了大功,消息早就在婁府傳開了。
一向認為小兒子是廢物的婁夫人,更加對小兒子刮目相看。
連帶著,她對李家兄妹們也有了好印象。
李興盛和李玉竹穆元修他們,跟著婁承業去了婁知府的書房,還沒有來拜見婁夫人,婁夫人已安排人備酒席去了。
除了因為立功的原因,還因為禮物。
因為她看到,其中有一塊上好的鹿皮。
而且婁承業說,這是李家兄妹挑出來送與她的。
幾天前,有位下屬的夫人前來求她辦事,送了塊鹿皮給她,她相中了那塊鹿皮,但求她辦的事情十分的棘手,於好無利,她拒絕了幫忙。
拒絕後,她心中又惋惜那塊皮子。
如今光明正大的得了塊皮子,何必念著別人的?
再說了,這塊遠比那塊要好。
.
書房中,婁知府正與下屬們在議事。
李興盛帶著婁承業去邊地,不僅將難纏的飛虎寨拔了,還鏟除了十幾個大小寨子。
並且,李興盛的養兵屯田法,還讓邊地多了幾千的人馬,讓一些鬧事的寨子從此安寧。
這是一舉兩得的功勞。
李興盛相貌堂堂,能文能武,還是婁五公子婁承業的二舅哥,婁知府的幾個下屬為了討好婁承業和婁知府,連聲說舉薦閑散之人李興盛到知府衙門任官職。
說是這等人才不用,實屬可惜。
各知府衙門中,固定拿朝中俸祿的人員並不多。
同知知事,加上護衛的衙役兵差,全部加起來,不會超過一千人。
鎮安府隻有八百來人。
若大的一個鎮安府,既要管著州府的兵務,水務,稅務,邊地防務,民務,還要管著下面的幾個郡縣。
還要維護主城幾條街道的治安,八百來人是絕對不夠用的。
但朝中的規定,隻給知府衙門派這麽多的人。
如果人手不夠,隻能自行去添加,月錢由各衙門自己出。
像婁知府的身邊,就有四個做參讚的門客,這些門客每月拿的五兩銀子的月錢,就由婁知府自己掏腰包。
婁知府的幾個兒子,除了婁大公子,按著祖製,可得一個朝中的職務,享受朝中俸祿以外,其他幾個兒子,是沒有資絡拿朝中俸祿的。
他們跟著婁知府辦差,所得的銀錢,全由婁知府出。
李興盛有才乾,大家便建議婁知府將李興盛收為門客。
門客隻是閑職,給知府出出主意,代筆寫個文書之類。
婁知府覺得門客一職配不上李興盛的才華,他給李興盛安的職務是兵務使。
他相信,這個實差一定會讓李興盛感興趣。
兵務使掌管一個府的兵員登記,以及向縣衙門傳達府衙兵務的文書,或是傳文書到邊防駐軍,配合駐軍調配糧草物資等。
總之,鎮安府所有與兵防有關的事務,全歸兵務使上呈下達。
雖然兵務使是編外官,不入朝中官員的冊子,但會登記入知府衙門的文冊中。
婁知府問李興盛是否願意。
李興盛說他反正閑著,便馬上答應下來。
李玉竹不懂兵務使是什麽官,悄悄問了婁承業。
婁承業對李玉竹介紹了一遍。
李玉竹聽後,暗暗驚訝,原來婁知府派了個肥差給李興盛。
待遇一般,每月四兩的月錢。
但招什麽兵,買誰家的糧,買什麽樣的武器裝備,采購誰家做的兵服,全是兵務使說了算。
說白了,就是兵營中的采購兼秘書。
秘書不是肥差,肥的是采購。
李玉竹小聲對李興盛道,“婁知府對二哥十分信任呢,二哥,好好乾。”
李興盛微微一笑,“當然。”
熟悉官場那套遊戲的李興盛知道,每月到手的錢,可遠遠不止四兩,如果辦事辦得好,還會有獎勵。
比如這次他立了大功,按著規定,他得到的獎勵是五十兩銀子,外加兩卷錦緞和兩石大米。
一年要是多辦幾次大事,多立幾次功,基本吃穿不愁了。
也因此,不少人都想當婁知府的幕僚。
除了給李興盛獎勵,間接著幫了忙的李玉竹和穆元修也得到了小獎勵,一人得了兩卷錦緞。
作為婁知府親兒子的婁承業更不必說了,他的獎勵隻比李興盛少兩石大米。
獎勵完畢,婁知府本著欣賞年輕人有作為的長者想法,穿著便服同李興盛和穆元修閑聊。
這是婁知府第一次見到廬陵王的女婿穆元修。
他心中暗暗驚訝,心說廬陵王會挑女婿,眼前這個高個子的俊少年,雖說是個山野的孤兒,但談吐不俗,面對他的提問,有問必答,竟不比他們幾個兒子們差。
這哪裡是什麽山野少年,倒哪像是哪家遺落在外在公子。
快到晚飯時間時,婁夫人那裡派人來請,說宴席備好了,請婁知府帶李家客人去赴宴。
因為還沒有去拜見婁夫人,李興盛他們提前離開婁知府的書房,跟著婁承業一起去往後宅。
婁夫人從婁大娘子的口中,了解到李家女兒個個都出色,李玉恩還是最差的一個。
婁夫人不相信大媳婦的說話。
因為這個大媳婦總愛跟她唱反調。
她讚賞的,大媳婦總會反對。
明知她不大喜歡李家人,大媳婦偏還讚不絕口,這讓婁夫人覺得,李家的女兒們,一定都和李玉恩一樣,胖,憨笨。
但沒想到,李玉竹的模樣,讓她大為意外。
這是個精瘦機靈的女子,比李玉恩的個子要苗條,言行更加老練。
明明是妹妹,倒像是姐姐一樣。
也難怪小小年紀就醫術了得。
還有那個三女婿穆姓少年,竟比李家兒郎要俊朗。
這李家人,真是處處叫人意外。
難怪自家老爺總是提醒她,不可小瞧李家,廬陵王府李伯暄可不是表面看著的那樣,是個混沌的吃貨王爺,那是隻笑面狐狸。
惹誰也別惹他。
經過幾件事情,婁夫人哪裡再敢小瞧李家人?
今天的宴席,安排得比以往都要豐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