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錦繡醫女:帶著王府全家去種田

《錦繡醫女:帶著王府全家去種田》第126章 好吃的乾餅果子(1)

  第126章 好吃的乾餅果子(1)

  李玉竹回頭看他,笑著道,“三哥,你屋裡整理好了?”

  “我能有什麽東西?不就是兩身衣裳兩雙鞋麽?衣裳往櫃裡一放,鞋子往床下一塞,就完事了。”李興安眉梢一揚,說得得意。

  也是咯,男孩子收拾屋子,可不就隨意麽!

  “好,逛逛去。”李玉竹拍拍袖子,笑眯眯往外走。

  宅子在建著時,她一直忙著其他事,還沒怎麽詳細逛過,是得好好看看新家了。

  “三哥,我也要去!”大郡主嚷道。

  “要去就快點!”李興安催著她。

  “來啦!”大郡主高興著往外跑,跑到門口時,又回頭對二郡主說道,“二妹,幫我將東西收拾下。”

  “我的東西還沒收好呢……”二郡主不樂意。

  大郡主跑出去了。

  二郡主沒跟出來,看著她和大郡主的一大包物品,皺了下眉頭。

  “好餓,吃點東西吧。”她打開裝著乾餅果子的包裹,拿了個吃起來。

  這種乾餅果子,是用麵粉做的,有一些是玉米面做的。

  發酵好,捏成小團,包上餡料,表面灑上黑芝麻粒,放進專門烘餅的爐子裡烘熟。

  因為烘幹了,放十天半月都不會壞。

  吃起來又香又酥。

  劉瓦匠的大孫女,做這種吃的非常拿手。

  有一天,劉瓦匠父子三人,帶著這種乾餅果子當乾糧吃,被二郡主看到了。

  她要了半個來嘗嘗。

  發現很好吃,二郡主就拿了五十文錢,委托劉瓦匠的大孫女做了五十個乾餅果子。

  這時候,二郡主正吃著時,李景跑來了。

  他趴在半尺高的竹子門檻上,眨巴眼看著二郡主,“二姑,你吃什麽呀?”

  二郡主一怔,壞了,她的零食被發現了,藏起來來不及了。

  “二姑不給我吃嗎?”李景舔著唇看著她,“大姑說,一個人偷偷吃東西,是會長很多肉肉的。”

  二郡主要哭了,“……”

  她不想長肉肉,她已經很胖了,可是,她的乾餅子果子也不多……

  五十個吃了九個,還隻有四十一個了。

  二郡主狠了好久的心,才說道,“好吧,我分半個給你。”

  她將手裡的半個乾餅果子,遞向李景。

  李景樂顛顛爬過門檻,接過乾餅果子吃起來。

  因為餅子烤得乾,咬一口,就會有不少餅末子灑下來。

  灑得衣裳上到處都是,李景用手拍拍,將末子拍到地上去了。

  二郡主平時吃著時,是右手捏乾餅果子,左手接著餅末子。

  餅吃完,再將末子拍入口裡吃掉。

  做到不浪費丁點糧食。

  如今看著李景一邊吃一邊灑末子,二郡主心疼得忙拿雙手接著,“慢慢吃,別灑了。”

  接了一手末子,她拍到嘴裡吃掉了。

  李景吃完了半個,伸著手,“我還要。”

  二郡主心疼得直搓手,“也不知還有沒有,我找找看,你到外面等著。”

  她將李景拎到門外,還關了門,這才從櫃裡拿了個餅子遞給李景,“最後一個了,沒了。”

  李景咬著餅,“二姑,這是從哪裡買的?我叫爹去買。”

  “是從那個蓋房子的人家手裡買的。”二郡主告訴他,“快去叫你爹買,二姑這裡沒有了。”

  “嗯,我叫爹買去。”李景快快樂樂回到南院房去了。

  北院正房是廬陵王夫婦住著,南院的三間屋子,是世子一家的。

  不過眼下孩子還小,他們一家四口住一屋。

  屋裡擺著兩張床,大床是兩口子的,豎著的方向擺的小床是倆孩子的。

  李景跑回來,將咬得隻有小半個的餅子遞給世子看,“爹,我還要吃這個,這個好吃。”

  世子眨著眼,“景兒,爹這兒沒有,這是誰給你的?”

  “二姑,她說蓋房子的人那裡有。”

  世子笑了起來,“我想起來了,劉瓦匠曾帶著這餅子來做乾糧,聽說是他家大孫女做的。”

  薛氏坐在一旁,疊著一家大小的衣裳。

  她看一眼李景手裡的餅子,輕哼一聲,“按二妹的性子,她手裡吃的東西一向藏得多,如今卻隻給一個給景兒,真是太小氣了!有這麽做姑姑的嗎?”

  世子說道,“二妹才十三歲,她也是個孩子,孩子都是貪嘴的。”

  “她是你妹妹,你就幫她說話吧!”薛氏不滿說道。

  “多大的事,至於計較嗎?父親請了劉瓦匠中午來吃飯,一會兒我問問他,央他大孫女幫著做一些。”

  。

  李玉竹和大郡主,跟著李興安將宅子逛了一遍後,就往廚房走來。

  宅子其實不大,除了幾間竹子屋,就沒其他的,院裡連樹都沒栽一棵。

  大家逛著,逛的是心情,不是逛風景。

  上午過半時間了,得做午飯了。

  家裡喬遷,一向愛交際愛面子的廬陵王,請了裡正父子和劉瓦匠父子,還有穆元修來吃飯。

  這個時候,得準備起來了。

  廚房建在正屋的左側。

  裡面的大小竈台,可謂是一應俱全。

  大竈台前面,還堆滿了粗細不一的柴草。

  竈上放著一隻嶄新的鐵鍋,還有一個新的木頭鍋蓋。

  一側的小竈台上,則放著一個用來燒沐浴水的大瓦罐。

  這種竈台看似分開著,其實是連起來的。

  燒著大竈台時,小些的那邊也是有餘溫的,一頓飯燒好了,罐子裡的水也熱了。

  要想水熱得快,再往小竈台的洞裡塞柴便是。

  不燒水時,將瓦罐取下來,放上小鐵鍋,可以用來蒸飯。

  李玉竹前世在鄉下住著時,見到不少農家都有這種竈台。

  竈台的旁邊,還擺著一個齊腰深的大水缸。

  李玉竹揭開蓋子,發現裡頭已經裝滿了清水。

  大郡主打量著廚房,滿意地點頭,“這才像個做飯的地方。山上那兒根本沒法做飯,幸好下雨的日子不多,要不然,簡直沒法活了。”

  廚房裡不僅有大小竈台,還有食品架,碗架,雜物架。

  這些架子,全是是用竹子片拚起來的簡易架子。

  食品架上,擺著昨天哥幾個買的糧食,蔬菜,肉幹,雞蛋等。

  李玉竹數著菜,“菜不少哇,可以做十個菜了。”

  (本章完)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