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不想喝,拿下去吧。
”胤禛此刻哪有這個心情,背過身揮一揮手道:“你先回去吧,朕還有事要處理。
”
淩若略微有些發怔,自回宮之後,胤禛尚是第一次用這樣冷漠的态度對她,卻也沒說什麼,隻是将默默将炖盅與一同帶來的碗勺放在小幾上,“秋幹氣燥,皇上仔細身子,臣妾先行告退。
”
淩若平靜的聽不出一絲委屈的聲音落在胤禛耳中,不知為何,心中竟浮起一絲不忍,回過頭時眼角餘光看到整齊擺放在小幾上的東西,更是覺得有些内疚,張口喚住已經走到門檻前的淩若,“朕突然又想喝了,你給朕盛一碗。
”
“是。
”淩若意外地停下腳步,走過去揭開炖盅,從中舀了一碗沉着幾片百合的晶瑩湯水遞了胤禛,“皇上嘗嘗看,梨與百合都有清心安神的功效,秋季裡常喝最好不過。
”
胤禛嘗了一口颔首道:“清甜适中,絲毫不膩,很好喝呢!
”如此說着,他将一碗湯皆給喝光了,在淩若想要給他盛第二碗,搖頭道:“不喝了,這一碗已經足夠令朕脹飽了。
”
淩若微微一笑,停下手裡的動作道:“皇上的胃口何時變得這樣小?
”
“換了平常自不至于,隻是之前朕已經被氣飽了。
”說到這裡,胤禛臉色再次變得難看起來。
“
“臣妾鬥膽問一句,究竟是何事讓皇上動這麼大的氣?
”淩若小聲問道。
胤禛目光往莫兒身上一掃,後者立刻會意的福一福身退出了大殿,待殿中隻剩下他們二人時,胤禛方指着地上那份折子道:“你撿起來看看。
”
淩若依言撿起,待得全部看下來後,終于明白了胤禛這麼生氣的理由,這份折子是年羹堯呈上來的,隻有一個目的,就是催促胤禛及早複年素言的位份。
“看到了吧,呵,年羹堯,他還真是迫不及待,知道自己九月便得回去,所以這些天使了勁上折催促,你手上拿的已經是第三本了。
”胤禛臉上帶着涼薄的笑意,“朕已經處處優待于他,連他兒子都封了子爵,他竟然還不知足。
”
淩若默然将折子合起,放到禦案上,“年羹堯的胃口太大了,竟然想左右皇上的思想。
”
“何止是胃口大,他簡直就是不将朕放在眼裡。
”眸中冷光一閃,胤禛咬牙道:“還有一件事若兒你怕是連想都想不到?
”
淩若有問是什麼,隻是靜靜地聽胤禛說下去,胤禛對年羹堯愈不滿,對她就越有好處,等了二十年,終于是看到年家失寵了,若年羹堯謹言慎行一些,或者還能多苟延殘順喘一陣,可惜他背道而馳了,這樣隻會加速年家消亡的速度。
“有人曾聽到他大放厥詞,說‘以年某之功,豈為不異姓王乎?
’。
”胤禛用力一掌擊在扶手上,臉龐因掌骨擊落時引發的的痛苦而扭曲變形,氣息不勻地厲聲道:“聽聽,聽聽,朕已經加封他為二等公,他竟然還不滿足,癡心妄想着封異姓王!
那再過幾年,是否要與朕一道并稱着大清天子?
”他現在慶幸當時聽了淩若提醒,沒封年羹堯為王,否則怕是比現在還要嚣張狂妄。
如此失态的胤禛是淩若平常不曾見的,她連忙勸道:“皇上息怒,臣妾瞧年羹堯不像是這麼不知進退的人,興許裡頭有誤會也說不定。
”
“他若是懂進退就不會上這樣的折子!
”胤禛驟然打斷了淩若的話,喘了幾口粗氣後道:“該死!
若非大軍還在郊外,暫時不能卸他的兵權,朕早已将這個不知死活的奴才打入天牢!
”當深寵變成深恨的時候,也代表着年羹堯離死不遠了,不過是早與晚罷了。
待胤禛怒意稍緩之後,淩若問出了最根本的問題,“那年常在一事,皇上準備怎麼辦?
”
如今再說起年素言,胤禛根本沒有絲毫二十年相伴的情意,所有的隻是深深的厭惡,厭惡年羹堯對自己的逼迫,厭惡縱容年家帶來的後果。
“朕……”胤禛剛要說話,忽見淩若跪下去,訝然道:“怎麼了?
”
淩若深吸一口氣,用最清晰的聲音道:“請皇上複年常在貴妃之位!
”
驚意躍然于胤禛眉眼之間,好半晌才道:“若兒,你知道自己在說什麼嗎?
”
年素言是如何害淩若的,胤禛心中再清楚不過,是以在這後宮之中,若說誰都恨年素言,必然是淩若無疑,可她現在居然求自己複年素言的位份,這……這莫不是瘋了嗎?
不知過了多久,驚意慢慢自眼中消退,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憐惜與溫情,因為他突然明白了淩若這樣請求的原因。
天色明亮,帶着桂花香氣秋風吹入殿内,拂動彼此的衣襟發帶,“你不恨她嗎?
”
低頭,有酸楚的聲音在殿中緩緩響起,“若臣妾說不恨,那必是騙皇上的,可與之相比,臣妾更不願讓皇上為難,依眼下的形勢來看,皇上若不複年常在貴妃之位,隻怕年羹堯不會善罷幹休,且他手裡又握了西北軍權,即便是為了大清的安甯穩定,皇上也不好太過拂逆了他的意思。
”
拂逆……從來隻有臣子不敢拂逆君王之意,如今卻反了過來,實在令人可悲……可恨!
淩若的話令胤禛動容不已,他擡起淩若的下巴,隻見那張秀麗精緻的臉龐上盈滿了不甘與委屈,更有那澹然的淚光在眼底閃現,拇指在其臉上緩緩撫過,“隻是委屈了你。
”
胤禛心裡也清楚,如今這形勢,隻能先複年素言貴妃之位,安撫住年羹堯,然後再做打算。
“有皇上明白,臣妾便不委屈。
”這樣說着,淚卻落了下來,順着臉頰滴落在胤禛掌心,胤禛緩緩收緊手指,将那滴淚握緊,既是對淩若也是對他自己發誓,“若兒,朕答應你,今日、你所受的委屈,來日必加倍還于年家身上。
”
如此,事情定了下來,于八月中秋這日,胤禛以年羹堯屢立戰功,有功于社社稷為由,恕年素言之罪,複其貴妃之位,并重許協理六宮之權,至于,弘晟自然是重歸她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