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靜萱連忙收起手,欠身笑道:“讓娘娘見笑了,臣妾剛才覺得右手有些酸,惠妃娘娘說如此舉着,可以緩解酸疼,試了一下還真有幾分用。
”停頓片刻,又道:“娘娘也覺得乾清宮内有些悶,所以來此小憩嗎?
”
胡氏點一點頭,道:“本宮不小心弄濕了儀貴妃的衣裳,所以陪她來此更衣,原本是去東暖閣的,哪知道裡面點了薰香,令儀貴妃聞着不适,這才來了西暖閣,不想惠妃與令嫔也在。
”說着,她望了夏晴一眼,切聲道:“為何惠妃臉色如此難看,可是出了什麼事?
”
夏晴死死盯着魏靜萱,一字一句道:“令嫔……她要害臣妾!
”
胡氏一臉驚愕地道:“什麼?
竟有這樣的事?
”
夏晴咬牙道:“她剛才舉拳哪裡是什麼手酸,根本就是想捶自己腹部,好令龍胎小産,嫁禍于臣妾!
”
“放肆!
”黃氏一臉冷凝地喝斥道:“惠妃,你可知自己在說什麼?
”
夏晴迎上她的眸光,凝聲道:“臣妾很清楚,令嫔意欲小産嫁禍臣妾,這話是她親口所言!
”
魏靜萱一臉惶恐地道:“惠妃娘娘怎麼說這樣荒誕的話,臣妾對腹中孩子珍若性命,平日裡隻要稍稍思及不好,就心驚肉跳的,豈會加害他們,更不要說還……還嫁禍姐姐,這……這根本就是沒有的事。
”
夏晴忍着心中的膩煩與厭惡,道:“我不知你為何不要腹中的龍胎,但殘害親子這種事,你也不是第一次做了,想來不是什麼難事。
”
聽着她的話,魏靜萱眼淚當即就下來了,滿臉委屈難過地道:“臣妾與您雖有一些誤會,但自問一直對您敬重,您為何要這樣冤枉臣妾?
”
夏晴沒有理會她,對胡氏道:“娘娘,臣妾所言無一字虛假,令嫔她……”
“簡直就是荒謬!
”黃氏打斷她的話,冷聲道:“懷有龍胎的嫔妃,哪一個不是小心謹慎,就連步子也不敢邁大,唯恐傷了龍胎;你這會兒卻與本宮說,令嫔自己加害龍胎然後加害于你?
!
你就算要中傷令嫔,也編一個像樣的謊言。
”
夏晴激動地道:“臣妾不知魏靜萱為何要這麼做,但這是事實而非謊言!
”
“事實?
”黃氏冷笑着走到她面前,“要不要本宮将這件事告訴皇上,請他來聖斷,但究竟是事實還是謊言?
!
”
夏晴待要再言,胡氏已是拉過她,輕聲道:“不要再說了,這種話沒有人會相信,就像當初你說魏靜萱親手掐死皇二女一般;繼續鬧下去,隻會對你不利,尤其今日還是皇後娘娘受冊的大日子,有什麼事情等以後再說。
”
夏晴明白胡氏所言是事實,繼續下去對自己确實沒有好處,隻得強捺了怒氣随她離開。
在她們走後,魏靜萱朝黃氏行禮,感激地道:“多謝娘娘為臣妾解圍。
”
黃氏盯了她,臉色比剛才面對夏晴時更加難看,“本宮總以為經過這麼多事,與令嫔之間再無猜忌,原來隻是本宮一廂情願之念,令嫔從來就沒有相信過本宮,好!
真是好!
”
魏靜萱聞言慌忙拜倒,滿面惶恐地道:“娘娘誤會了,臣妾絕無不信您之意,隻是……隻是……”
黃氏聲音尖利地道:“說不出你為什麼會在西暖閣是嗎?
由始至終,你想嫁禍的那個人都是惠妃,你卻騙本宮說是穎貴妃,你可真是有本事!
”
魏靜萱連忙搖頭:“臣妾怎敢騙貴妃娘娘,剛才臣妾确實覺得有些不适,便讓小元子扶臣妾來暖閣,哪知這個奴才不長記性,忘了臣妾的吩咐,将臣妾帶到西暖閣來,臣妾知曉後,連忙就想趕去東暖閣,就在這個時候,惠妃來了,她一見臣妾,就句句帶刺,将臣妾貶得一無是處,臣妾實在氣不過,便臨時改了主意,決定将小産一事嫁禍惠妃。
”
在她說話的時候,小元子也跪了下來,慌忙道:“都是奴才不好,奴才記錯了主子的吩咐,壞了娘娘與主子的大計,奴才該死!
”
黃氏眸光清冷地道:“小元子是令嫔的奴才,自然你說什麼,他就跟着應什麼,哪敢有一絲違背。
”
“這樣說來,娘娘還是不信臣妾。
”魏靜萱不無委屈地道:“娘娘不妨想想,若臣妾當真不信您,又何必告訴您多生子的真相,此事若是洩露出去,對臣妾有百害而無一利,甚至皇上會相信惠妃所言,将臣妾定罪。
”
黃氏尚未抓到魏靜萱确切的把柄,并不願就此與之翻臉,是以在聽了她這番話後,佯裝面色稍緩,半信半疑地道:“這麼說來,此事确實是臨時起意?
”
魏靜萱垂了眼睑,懇切地道:“娘娘剛才那樣護着臣妾,臣妾又怎敢欺騙;臣妾雖自問不是什麼仁善者,卻一向恩怨分明,從不會恩将仇報。
”
黃氏微一點頭,道:“這麼說來,倒是本宮錯怪你了,小元子扶你家主子起來。
”
“多謝娘娘。
”魏靜萱就着小元子的手吃力地站起身來,黯然道:“可惜穎貴妃突然闖進來,否則惠妃這一次休想脫身。
”
黃氏眸光一閃,有些慚愧地道:“也是本宮不好,發現東暖閣沒人後,心中生氣,不曾細想就将胡氏帶到了西暖閣,壞了事情。
”
魏靜萱急忙道:“娘娘切莫要這麼說,真要說起來,都是這個狗奴才不好,待臣妾回去後,定要好好責打他!
”
小元子縮着脖子不敢言語,黃氏睨了他一眼,道:“這會兒該怎麼辦?
”
魏靜萱幽幽歎了口氣道:“今日肯定是不行了,隻能走一步看一步,這龍胎……想來再撐幾日應該沒有大礙。
”說罷,她露了一絲疑惑道:“敢問娘娘,怎麼會與穎貴妃一道過來?
依着咱們之前的商議,不是該隻她一人過來嗎?
”
“原是這麼說的,但本宮想着,若到時候能加上本宮的證供,皇上會更加相信穎貴妃與你争攘之中,推你倒地小産之事,所以便與她一起過來,哪知反而壞了事,真是人算不如天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