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清宮熹妃傳

第六百七十一章不宜

清宮熹妃傳 解語 3387 2024-11-26 09:25

  淩若放緩了搖扇的動作,凝思片刻,脫口道:“不如封為川西王如何?

  川西王……胤在心裡念了幾遍,倒不覺得拗口,隻是一時不解這川西二字的意思,直到淩若道:“臣妾觀之前的異姓王,封号皆與其戰功息息相關,譬如平南王、定南王等等。
原本年将軍這一次平定西北叛亂,封為平西王是最恰當的,隻是這一封号,順治朝時已經用過,再用顯然不恰當,平北王又聽着不太順耳。
皇上之前已經封了年大将軍為四川陝西總督,所以臣妾便想着從這裡拟一個封号出來。
皇上覺得可還能用?

  “甚好,川西王!
”胤越聽越覺得順耳,喚過四喜道:“記下了嗎?
待朕正式下旨時,就用這個封号。

  “奴才記下了。
”剛才還裝聾作啞的四喜這一回倒是不聾了,回答得極是快溜。

  定下了封号,胤心情大好,又覺得腹中有些饑餓,逐對淩若道:“想吃什麼,朕讓他們傳點心進來,若兒?
若兒?

  胤連着叫了好幾聲,淩若才驟然回過神來,茫然地道:“啊,皇上在叫臣妾嗎?

  “是啊,朕問你想用些什麼點心,朕讓他們送進來。
倒是你想什麼想得這麼入神,連朕叫你都沒聽到。

  “臣妾……”淩若咬着嘴唇欲言又止,好一會兒才鼓起勇氣道:“皇上,臣妾以為,川西王這個封号并不妥,還請皇上允許臣妾收回之後再另起一個。

  “這是為何?
”胤滿臉奇怪,這名号他聽着極好,何來不妥。

  淩若突然走下台階,跪地道:“還請皇上先恕了臣妾的罪,否則臣妾萬萬不敢說下去。

  “若兒,你究竟是何意?
”胤越發覺得奇怪,見淩若咬着嘴唇不說話,隻得道:“朕恕你無罪,可以說了嗎?

  “謝皇上。
”淩若磕了個頭,依然跪在地上,帶着些許顫抖道:“川西王,換而言就是四川與陝西的王,若皇上真這樣封了,隻怕十幾二十年後,來四川與陝西的百姓,隻知年将軍而不知皇上。

  這一點倒是提醒了胤,确實,一旦封了川西王,感覺上就仿佛将四川與陝西也一并封給了年羹堯,實在不太妥當。

  他剛才隻顧着高興,并未想到這一點,虧得淩若細心,否則雖說鬧不出什麼事來,終歸是不好,“起來吧,這也不是什麼大事,重新再拟一個封号就是了。

  淩若聽到了胤的話,卻沒有站起來,猶跪在地上道:“臣妾還有一句話要說。

  “有什麼話,起來說就是了。
”胤話音剛落,四喜已經識趣地過來扶淩若,“熹娘娘快起來吧。

  淩若搖搖頭,拒絕了他的好意,反而道:“請皇上許臣妾跪着說。

  胤拗不過她,隻得道:“既是這樣,那你就說吧,朕倒是想知道,究竟還有何事非要跪着才能講。

  淩若低一低頭,再擡起時,眼中有着旁人無法理解的凝重,逐字逐句自那唇齒間蹦出,“臣妾以為,年大将軍封異姓王一事并不合适,還請皇上收回成命。

  “這是為什麼?
”胤正一正身子,眼中盡是不解的驚訝,淩若與素言之間有嫌隙他是知道的,但以他對淩若的了解,應該不至于這麼直接的将素言與年羹堯混在一起。

  雖說前朝與後宮有着千絲萬縷的關系,但終歸還是分開的,不可混為一談,這點分寸,他相信淩若還是有的。

  “臣妾身為後宮嫔妃,本不該幹涉前朝政事,隻是這件事影響深遠,臣妾不得不說。
”她聲音一頓,待再次響起時,已變得認真無比,“臣妾以為,年大将軍并不适合被封為異姓王。

  南書房中的氣氛一下子凝重的了起來,胤身子往前傾了數分,眸光緊緊盯着低頭的淩若,試圖從她臉上找出些什麼來,“告訴朕,為什麼不合适?

  自剛才開始,淩若的心思就一直處在不停歇的飛轉中,在緊張地思索了片刻後,道:“恕臣妾直言,雖說自西漢開始,曆朝曆代都有異姓王出現,但他們大都是在定國之初或是皇帝勢弱時才立的,當中又以亂世時最多。
想我大清定國已有數十年,根本不存在定國之初,那麼就隻有後一種了,皇上此刻封年将軍為異姓王,豈不是說皇帝還有我大清開始由盛轉……”後面那幾個字已是屬于大逆不道,淩若實不敢說出口。

  “由盛轉衰,無法控制整個天下了是嗎?
”胤說完這句話,狠狠一掌擊在桌案上,震得擱在架上的筆一下子跳了起來,“荒謬,何曾有過這種事!

  淩若慌忙道:“皇上息怒,臣妾自不會如此想,怕隻怕一些無知的民生會因此而出生惶恐不安的心思。
還有……”

  “還有什麼?
把話說完。
”胤咬着牙道,神情略微有些猙獰。

  “我大清立國之初所封的四位異姓王,除第一位是戰敗自殺之外,其餘三位在先帝朝時形成了很大的勢力,并且不安于現狀,起兵發動叛亂,先帝曆時八年,方才徹底平定這場叛亂,臣妾怕一旦封了異姓王,昔日的戰亂就會再次重現。

  胤心下甚為不悅,陰聲道:“年羹堯不是吳三桂,朕很清楚他的為人,雖有些張狂,卻對朕忠心耿耿,絕不會做這種叛主之事。

  聽得胤這般維護年羹堯,淩若暗自下了狠心,不管怎樣,今日一定要打消胤封年羹堯為異姓王的心思,否則一旦讓年氏借助家族與兄長的力量再次得起,可是麻煩了。

  自然,這些心思是絕對不能在胤面前表露的,胤平素最恨有人在他眼皮子底下耍心思使手段;一旦被發現,絕不輕饒,鄧太醫便是一個極好的例子。

  淩若迎着他審視的目光,強自鎮定道:“臣妾也相信年将軍,隻是他身邊那麼多人,若有宵小趁機進言,隻怕……年将軍會受他蠱惑。

  這句放一下子令胤沉默了下來,他相信年羹堯,但對跟在他身邊的人卻不了解。
說不定現在就已經有人锲而不舍地在跟年羹堯身邊吹風。

  若真因此重蹈覆轍,那他就是大清的罪人!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