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裹蠱蟲的那顆藥丸,應該是用來抑制它的藥,一旦将藥丸捏碎,它就會自沉睡中醒來,細如發絲的蠱蟲就會從眼耳口鼻甚至是一個細小的傷口處進入人體。
”
“惠貴妃宮中怎麼會有如此可怕的蠱蟲。
”這般說着,錦屏眼皮重重一跳,脫口道:“難不成十五阿哥的怪病就是這蠱蟲引起的?
”
齊寬沉聲道:“奴才記得主子當年被蠱蟲附身之時,衆太醫也是查不出任何端倪,隻是說主子氣血虛弱,精血流失,與十五阿哥的情況頗有幾分相似,後來還是和親王請來陶安替主子拔除蠱蟲,這才安然無事。
”
錦屏連連點頭道:“奴婢也記得這個事兒,多虧那個叫陶安的大夫,主子才化險為夷,不然……咱們現在就派人去江南,請那個陶安過來?
”
宋子華搖頭道:“且不說此處距離江南有千裡之遙,一來一回不知要耗費多少時間,隻說陶安,他是否還活着,又或者住在原來的地方都是未知之數,萬一找不到他,又該怎麼辦?
”
被他這麼一說,錦屏也覺得自己想得太過簡單了,低頭想了一會兒道:“既然咱們已經知道惠貴妃暗中蓄養蠱蟲,那麼是否可以将之告之皇上,這樣一來,不止可以定她的罪,還可以逼她說出救治十五阿哥的辦法。
”
瑕月沒有說話,望着宋子華道:“你當真覺得,永琰身上的怪病,是這蠱蟲所緻嗎?
”
“臣……”宋子華剛說了一個字,外面響起急切地叩門聲,卻是冬意,後者一進來就急切地道:“啟禀主子,十五阿哥又犯病了。
”
衆人趕到永琰屋中一看,果然與前兩次一樣,渾身高燒,腹痛不已,不過這次瞧着似乎不像之前那麼痛,至少永琰是佝偻着身子躺在床上,而沒有疼得直打滾,冬意在一旁垂淚道:“自從得了這個怪病之後,十五阿哥精神就很差,也不愛吃東西,平日裡一頓能吃大半碗飯菜,如今哄着能吃下幾口就不錯了。
今兒個奴婢見十五阿哥精神了一些,就熬了一碗雞絲燕窩粥給想給他補一補,哪知才吃了幾口,那怪病就又發作了,吃下去的也全都吐了。
”
瑕月接過宮人遞來的濕帕子敷在永琰滾燙的額頭,“之前太醫留下的藥方呢?
”
冬意道:“奴婢已經讓人去煎了,一煎好就會送來。
”
瑕月點點頭,柔聲安撫着痛得小臉煞白的永琰,“沒事的,很快就會好起來了,皇額娘在這裡陪着你啊。
”
永琰忍着痛道:“皇額娘,什麼是死?
”
瑕月一怔,道:“怎麼突然問這個?
”
永琰撇嘴一邊哭一邊道:“兒臣聽到有人在說,太醫都治不好兒臣的病,兒臣會死的,皇額娘,兒臣死了是不是就再也看不到您了?
可是兒臣不想離開您。
”
這句話說得瑕月眼淚都快出來了,緊緊抱着永琰道:“别聽那些人胡言,你不會有事的,皇額娘一定會讓太醫治好你的病,你不會死,快别哭了。
”
在她的安撫下,永琰止了淚,佝偻起小小的身子極力忍那一陣陣的絞痛,過了一會兒,宮人端了煎好的藥進來,瑕月親自喂着永琰喝下去,勉強喝了半碗,結果全吐出來了,一點用都沒有。
冬意見狀,讓人趕緊換個方子再去煎藥,雖知希望渺茫,但怎麼着也得試一試,說不定會有奇迹出現。
此時,一直未曾說過話的宋子華道:“娘娘,可否讓臣再為十五阿哥把一下脈?
”
瑕月當即點頭,讓開一些以便宋子華把脈,後者手指停留在永琰手腕,閉目細細診着,過了一會兒,他收回手道:“娘娘,能否借一步說話?
”
“好。
”在命冬意好生照顧永琰後,瑕月扶着齊寬的手來到一旁的書房中,急切地道:“可是找到了醫治永琰的法子?
”
宋子華搖頭道:“沒有,之前娘娘問臣是否确定十五阿哥的怪病是由蠱蟲引起,臣現在可以回答娘娘,不是。
”
“為什麼?
”錦屏疑惑地道:“之前不是宋太醫您自己說那藥丸裡的東西是蠱蟲嗎,怎麼一晃眼又不是了?
”
宋子華凝聲道:“那東西确實是蠱蟲無疑,但不見得就在十五阿哥體内。
”
瑕月盯着他徐徐道:“你是說,蠱蟲歸蠱蟲,永琰歸永琰,兩者并沒有聯系在一起?
”
“不錯,當年娘娘中蠱之時,臣曾為娘娘把脈,當時覺着娘娘脈象除了虛弱之外,還有一種緩慢而規律的跳動,直至遇到陶安,臣方才知道,原來那是蠱蟲的心跳,但凡被中蠱之人,都會出現這樣的脈象;但臣幾次替十五阿哥診脈,都沒有這樣的跳動,所以應該不是中蠱。
”
錦屏聽得一陣頭暈,“照你所言,十五阿哥确實隻是得了無人見過的怪病,與惠貴妃無關?
既是這樣,她藏那惡心的蠱蟲做什麼?
”
齊寬想一想道:“或許……蠱蟲隻是她其中一種手段,而并非全部。
”
瑕月眸光一動,望着宋子華道:“那永琰的病……”
宋子華歎了口氣,搖頭道:“暫時還查不出來是什麼病,請娘娘再給臣一些時間,臣一定會想辦法救治十五阿哥。
”
這一次,永琰病發的時間不長,晌午過後便漸漸止住了,在他沉沉睡去後,瑕月回了正殿,在扶她坐下後,齊寬想起一事,一拍腦袋道:“瞧奴才這記性,竟忘了讓宋太醫仿制一粒藥丸,奴才現在就去與宋太醫說。
”
瑕月喚住他道:“不必了。
”
齊寬停下腳步,疑惑地道:“可若是不将藥丸送回去,隻怕知春會遭惠貴妃懷疑。
”
瑕月搖頭道:“已經不要緊了,你之前的猜測固然有可能,但還有另外一種可能。
”不等齊寬言語,她又道:“設法尋個機會讓知春過來一趟,本宮有些話要親自問她。
”
在他們為了永琰的病頭疼之時,如今已貴為大将軍福晉的阿羅出現在永和宮,恭敬地道:“臣婦見過貴妃娘娘,娘娘萬福金安。
”
夏晴親自扶起她,嗔怪道:“不是早就與你說過了嗎,沒有外人在場的時候,就喚本宮姐姐,你怎麼總是不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