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嫔――聽得這兩字淩若微微一驚,複問道:“她與你還說了什麼?
”
弘曆歪着小腦袋想了一下道:“也沒什麼,隻是問了兒子幾句額娘的情況,還說額娘這些日子都沒去她那裡坐坐,甚是想念。
”
“那弘曆是怎麼回答的?
”石秋瓷的背叛就像一根刺,深深紮在淩若心裡,日複一日,被迫接受卻永遠都不會習慣這種感覺。
所以,這兩年她雖常出入宮禁,去石秋瓷的地方卻不多,反倒是常去方憐兒處。
可是眼下弘曆的話卻提醒了她,自己這樣下意識的疏遠遲早會令石秋瓷感覺到異樣,也許這一次,她就是借着弘曆在試探自己的态度。
康熙五十二年時,石秋瓷生下皇二十三子,取名胤祁,不過她并沒有因此再得到更高的晉封,不論是德妃還是宜妃,都不願再有人與她們平起平坐。
在康熙五十五年初時,方憐兒與生下皇子的知縣王氏之女一道晉升為嫔,如今也是一宮之主了。
杭州的那番經曆令她一夜之間成熟,再加上選透前淩若的勸告,這五年來,方憐兒在宮中小心謹慎,雖說不上步步為營,卻也不曾吃過大虧,再加上她以一片赤子之心待康熙,沒有太多算計經營,康熙凡有病痛,皆侍奉榻前,使得康熙格外憐惜于她,即便沒有子嗣也給了她與有皇子的妃嫔并列的榮耀,令無數女子望而不及。
弘曆舔了舔嘴角的糖漬後仰頭道:“兒子說額娘心裡一直記着娘娘,隻是這些天舅母要生孩子,額娘忙着要給她備禮,所以無瑕來看望娘娘。
額娘,弘曆說的對不對?
”
“弘曆真乖。
”弘曆的回答令淩若心中一定,她雖然不曾在弘曆面前透露過對石秋瓷的厭惡,但還是怕弘曆年幼無知,說出什麼不該的話來,所幸弘曆聰慧過人,小小年紀已經曉得什麼話該講什麼話不該講。
昔年榮祿因為江氏一事與家人鬧翻,後來淩若給他做主,在京中尋了一戶身家清白的,讓江氏認做父母,說來也巧,那戶人家竟也姓江,倒是不用改姓了。
那戶人家隻得三個兒子,一直想要一個女兒侍奉膝下,如今江氏的出現令得他們老懷安慰,待江氏猶如親女一般。
淩柱原本是怕江氏出身不正會影響兒子仕途才遲遲不肯答應,其實對江氏并沒有太大惡感,如今江氏猶如重生,又有淩若在一旁勸解,也就默許了,在康熙五十一年時,榮祿鄭重其事娶其為正妻。
江氏入門後,對夫君關懷體貼,對公婆孝順恭敬,幾年下來,淩柱夫婦心裡最後一點芥蒂也消失的無影無蹤,由衷地接納了她。
夫妻恩愛四年後,江氏終于有了身孕,合家歡喜不已,盼着她能生一個大胖小子,如此淩家也好有後。
淩若得知後也是替大哥大嫂高興,估摸着江氏臨盆就在這幾天後,她便着手置禮準備到時候送去。
“額娘,你不喜歡靜嫔娘娘嗎?
”弘曆将油紙重新包好後,突然問出這麼一句話來,一時間倒令淩若不知道怎麼回答,撫着臉道:“弘曆為什麼這麼問?
”
“因為每次說起靜嫔娘娘,額娘都會猶豫一下,而且您去鹹福宮時,比去翊坤宮要拘謹許多。
”翊坤宮是方憐兒晉為熙嫔後居住的宮殿,弘曆雖然隻有五歲,但心智卻比一般同齡孩子成熟許多,又有敏銳的觀察力,連這一點細微的區别都能夠留意到,甚至勝過大人。
淩若撫着弘曆梳得整整齊齊的辮子沉吟不語,她并不準備将自己與石秋瓷的恩怨告訴弘曆,他還太小,哪怕再聰明依然改變不了是一個孩子的事實,雖然身為王府阿哥往後必定少不了勾心鬥角,兄弟争權的時候,但那是往後的事,如今她想盡量讓弘曆過得開心些。
許久,她想好了說辭,婉轉道:“額娘不是不喜歡靜嫔,隻是她是你皇爺爺的妃子,又是二十三阿哥的親額娘,在她面前不可太過随便。
不止額娘如此,往後弘曆見了靜嫔娘娘也要規規矩矩的知道嗎?
”
“嗯。
”弘曆乖巧地點頭,旋即又疑惑地道:“可是額娘在熙嫔娘娘面前,并不見太過拘謹啊,她不也是皇爺爺的妃子嗎?
”
對于弘曆這種追根究底的問法,淩若一陣頭疼,卻還是不得不繼續應付道:“熙嫔娘娘性子活潑好動,所以與她處着相對自在些,弘曆不也更喜歡去翊坤宮嗎?
”
對于這一點,弘曆倒是深以為然,每次去熙嫔都會拿出很多好吃的給他,還會帶他玩,一點架子都沒有,他很喜歡這位年輕的娘娘。
淩若想了想,在輕晃的轎子中道:“既然靜嫔娘娘這般說了,那改明兒額娘送弘曆入宮的時候,一道去看望一下靜嫔娘娘可好?
”
“好!
”弘曆答應一聲,想想又有些不放心,道:“靜嫔娘娘說喜歡荷花,可如今荷花都謝了,兒子明日給靜嫔娘娘畫幅荷花送去,讓她也高興高興,這樣娘娘就不會怪額娘這些日子沒去看她了。
”
淩若笑撫着弘曆沒有說話,這個兒子聰慧近妖,卻又極其孝順,從出生那一日起,就沒有讓自己操過半點心。
擁有弘曆,實在是她此生最大的幸運!
坐得久了,又兼轎子搖搖晃晃催眠一般,天未亮就起來的弘曆不由得有些犯困,倚在淩若身上打盹,迷迷糊糊間他好像感覺轎子停下了,揉了揉眼睛直起身道:“額娘,到家了嗎?
”
淩若撿起沒落的桃紅色披風重新覆在他身上,輕言道:“嗯,到了,弘曆若是覺得困就再睡一會兒,額娘抱你下去。
”
“不用。
”弘曆用力在自己臉頰上拍了幾下,一下子清醒了許多,不等淩若再說什麼,先一步從轎凳上跳下,借着水秀掀開的簾子跑了出去。
淩若知道他是不想自己抱他,五歲的弘曆已經有近四十斤,上次也是這樣睡着,偏生中途擡轎的轎夫又扭傷了腳,擡不了轎子,她與水秀兩人就換手抱着弘曆一路走回雍王府,接着兩日裡,她與水秀都酸得擡不起手,從那以後,弘曆就再沒有讓自己抱過,不管怎麼打盹,等轎子落地時必定會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