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很想問個究竟,但彩绫最終還是壓下了這個沖動,行禮告退,在離開養心殿一段路後,彩绫急切地問道:“阿羅,皇上怎麼突然讓我離開了,是不是剛才我說錯了什麼,還是皇上發現是我故意弄掉他的發繩?
生氣的不想我再留下來?
”
“主子您别那麼擔心,奴婢剛才想了一路,覺得皇上讓您離開時,并沒有任何不悅之色,應該是有其他的事。
”
“其他事?
能有什麼事,一定是因為剛才。
”彩绫緊張地絞着帕子道:“還有,我們說純嫔送那拉氏梳子的時候,皇上什麼也沒問,好似對此完全不在意一樣,我懷疑他根本沒有懷疑純嫔,這……這可怎麼辦?
”說到這裡,她又滿心埋怨地道:“你不是說今夜是最好的時機嗎,怎麼弄成這個樣子?
萬一皇上真的發現或是生我的氣,那……那就麻煩了,怎麼辦?
到底該怎麼辦啊?
!
”說到後面,彩绫急得快哭了。
“主子您别先急,奴婢……”阿羅剛說到一半,彩绫便激動地打斷她的話,“你自然不急,你最多是換一個主子侍候就是了,但我不同,我不可以惹惱皇上,不可以讓皇上不喜歡我的,你明不明白?
”
面對她無禮過份的言語,阿羅絲毫不在意,盡量放柔的聲音道:“奴婢明白,奴婢什麼都明白,奴婢從來都沒有想過要換主子侍候,您榮,奴婢跟着您榮;您辱,奴婢也是跟着您辱。
”
她的話令彩绫神色緩和了一些,但仍是咄咄問道:“那你告訴我,現在要怎麼辦?
皇上究竟在想些什麼?
”
一時半刻,阿羅哪裡回答得出,看到她站在那裡不出聲,彩绫剛剛才緩和了一些的神色又變得冷硬起來,“你不是很會揣摩皇上心思嗎,怎麼到了這個時候,又什麼都猜不出來了?
”
彩绫心裡煩燥,說出來的話每一句皆帶着刺,她雖口口聲聲說視阿羅為姐妹,還說阿羅是碧琳館的主子,但在她心裡,根本早就将阿羅視為一個供她使喚的奴才,如今焦燥之下,頓時将本質給暴露了出來。
對于彩绫的喝斥,阿羅并不在意,她隻在意弘曆的态度,确實……很奇怪,究竟這位皇帝心裡在想什麼,難道他就沒有一絲疑心嗎?
都說皇帝最多疑,為何這次……
正自不解之時,阿羅無意中看到養心殿那邊人影晃動,連忙道:“主子您快看,好像有什麼人往咱們這裡來了。
”
彩绫一驚,順着她手指的方向看過,果見有人影朝她們走來,慌聲道:“糟了,是不是咱們剛才說的話被人聽到了告訴皇上?
所以皇上派人來抓咱們?
”
“主子,您别自己吓自己,奴婢剛才留心看過,四下并沒有什麼人,而且就算真有人去告訴皇上,也不該這麼快啊。
”
彩绫看着離她們越來越近的人影,顫聲道:“那你倒是說,他們突然往這邊來做什麼?
”
“不管是來做什麼的,咱們先避開,不要在這個時候與他們碰面。
”阿羅拉着早就已經沒了主意的彩绫躲到暗處,待得那一行人走遠後方才走出來,彩绫不确定地道:“走在最前面的那人,仿佛是皇上?
”
剛才燈光不明,再加上她不敢再刻意去張望,隻是偷偷瞄了一眼,所以不敢确定,不過阿羅随即的話,證實了她的言語,“是,奴婢瞧着也像皇上。
主子,趁着皇上現在還沒走遠,咱們跟上去看皇上究竟是去哪裡?
”
彩绫對此也很好奇,放輕了腳步聲,悄悄跟在弘曆身後,在走到一半時,懸着的心慢慢放了下來,因為弘曆并沒有去重華宮,也就是說,弘曆并不是沖她去的。
阿羅在她身邊悄聲道:“主子,奴婢怎麼瞧着這條像是去延禧宮的路?
”
彩绫蹙眉道:“延禧宮?
那裡都沒什麼人,皇上過去做什麼?
”
阿羅的眸子在夜色中閃動着異樣的光彩,“或許……皇上根本就已經對純嫔起疑了,隻是沒有當着咱們的面說,如今去延禧宮就是想要看看,是否有咱們說的那把梳子。
”
在看到弘曆果然走進延禧宮後,彩绫興奮地道:“果然是去延禧宮,你确定将梳子放進去了嗎?
”
阿羅微微一笑道:“盡管放心就是,明兒個,您一直期待的那場戲,就該正式上演了。
”
彩绫唇角彎起,勾勒出一抹冷酷的笑容,涼聲道:“純嫔的好日子明日就該到頭了,六嫔之一?
娘娘?
哼,我要她一無所有,看她以後還怎麼與我鬥!
”
且說弘曆那邊,在進了延禧宮後,神情一陣恍惚,去年除夕,他們就是站在這裡賞月,他告訴瑕月,不要再用燕雙飛,他想給瑕月一個生兒育女,做額娘的機會,可僅僅過了沒幾個月,瑕月便被他以害皇後之罪,打入冷宮。
那時的自己,恨煞了瑕月,認為自己這一輩子都不會再想起她,哪怕是偶爾想起,也必是帶着怨恨,但原來不是啊,随着時間的流逝,他想起瑕月的時候越來越多,尤其是在發現事情很可能不是自己之前認定的那樣時,更加頻繁,至于怨恨則變得越來越茫然,甚至……變得不像怨恨。
留守延禧宮的宮人,看到弘曆進來,皆惶恐地跪伏在地,在瑕月出事後,他們還是第一次看到弘曆出現在這座形同冷宮的宮殿裡。
弘曆沒有理會他們,徑直穿過院子,來到正殿,這裡的擺設與記憶中一模一樣,什麼都沒有變過,隻是少了一個人。
弘曆搖頭,不再去想那個不知是善是惡的女人,繞過正殿,他來到瑕月平日歇息的内殿,殿裡有一面巨大的銅鏡,映照着每一個經過它的人,伸手撫過鏡面,并沒有灰塵,但銅鏡瞧着卻是黯淡了許多。
再走過去幾步,就是梳妝台,上面也有一面銅鏡,隻是小了許多,當初延禧宮并沒有那面大銅鏡,是後來瑕月嫌小的銅子照不全,特意讓内務府尋工部打磨了大銅鏡,這樣就可以從頭看到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