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得一覺醒來時,發現自己身上多了一件披風,腦袋尚有些迷糊之時,耳邊傳來小五的聲音,“娘娘,您醒了?
”
淩若撫一撫臉,振起幾分精神道:“想不到本宮竟是睡着了,這披風是誰替本宮蓋的,你嗎?
”
小五帶着一臉笑意道:“回娘娘的話,是皇上蓋的,之前皇上議完了事,奴才來請娘娘,哪知娘娘睡着了,奴才不敢吵醒娘娘,便回了皇上,皇上怕娘娘着涼,所以親自為娘娘蓋上這件披風。
”
“原來如此。
”這般說着,淩若取下披風起身往内殿行去,胤禛正撫額看着一本折子,看到淩若進來,笑道:“醒了?
”
淩若淺施一禮道:“是,臣妾一時貪睡,讓皇上見笑了,隻是皇上既然來了,便該叫醒臣妾才是,倒是臣妾在君前失禮。
”
胤禛招手示意她近前,道:“朕想着你既是睡着了,便幹脆多睡一會兒,又沒什麼事,吵醒做什麼,如何,睡了一會兒,可是精神了?
”
“多謝皇上關心。
”淩若将披風擱在一旁的架子上,道:“皇上這件披風臣妾還是第一次見,可是内務府新做了送來的?
”
胤禛輕笑道:“确是新做的,但不是内務府,而是潤玉。
”
淩若甚是驚訝地道:“原來是出自謙嫔之手,好精緻的繡工,可是比臣妾好多了,看得臣妾以後都不敢再獻醜了。
”
胤禛握一握她的手道:“什麼獻醜不獻醜的,隻要是若兒你做的東西,在朕眼裡就是最好的,無人可比。
”
淩若抿唇笑道:“皇上何時變得這樣會哄人了?
”
“朕可不是哄你,而是實話,不過這世間無數女子,唯你能聽得這句實話。
”聽着胤禛的話,淩若挑眉道:“那臣妾豈非很幸運?
”
“這是自然,世間再沒有一個女子能如你這般幸運!
”不等淩若說話,胤禛自己便先忍不住笑了起來,舒展了緊皺的眉頭。
待得笑過後,他道:“隻顧着說話,朕倒是差點給忘了,這一大早的來見朕,可是有什麼事?
”
淩若正要說話,目光無意間瞥過胤禛攤在桌上的折子,在看了幾行後,神色變不禁為之一變,“皇上,浙江出事了?
”
聽得這話,胤禛剛剛舒展的眉頭立時又皺了起來,沉沉歎了口氣道:“是啊,河南那頭,弘時剛給朕報了一個大喜訊,浙江就出事了,數百名百姓将府衙團團圍住,令裡面的人不能進出。
之後,李衛派兵驅趕那些百姓,雖然最後将他們驅散,卻也有不少人受傷,民情激憤,令新政推行起來格外困難。
朕剛才就是與張廷玉他們商議着浙江的事,不過議來議去,隻能是想辦法安撫,若是動武,隻能令官民矛盾更加激化。
”
胤禛這話令淩若眉頭微皺,奇怪,李衛做事一向極有分寸,而且他之前曾寫過信給自己,雖然不如弘時那樣勸服了所有富戶,但至少也勸了五六成,且一直以溫和的手法逐步緩慢,怎會突然鬧出這麼大的動靜來。
胤禛撫着額頭道:“朕已經傳旨給李衛,讓他盡量安撫民衆,并且告訴他們攤丁入畝的新政,乃是為了他們好,讓他們可以少繳稅。
一年之期還有幾個月就到了,若到時候不能全省推行新政的話,浙江的試行便算失敗了。
”
淩若安慰道:“皇上也說還有幾個月了,臣妾相信李衛一定會妥善處置此事,不負皇上所望。
”
這一次胤禛面上卻是出現了薄怒,“這一次李衛所做的,實在是差強人意,不止新政沒推行下去,還險些激起民變,與河南相比,簡直就是天淵之别,朕真不知道他是怎麼在做事的。
”
淩若聽出胤禛話語中所透出的對李衛的不滿,也難怪,弘時将河南弄得有聲有色,李衛這邊卻出了漏子,相較之下,不滿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一地有一地的難處,臣妾相信李衛已經盡力了。
”
“希望後面這幾個月他可以做得好看一些,不要讓朕到時候沒法将新政推行下去。
”如此說着,胤禛緩了緩氣道:“對了,你還沒告訴朕來此是為何事。
”
淩若猶豫了一下道:“臣妾聽聞皇上罰燕常在掃雪十日是嗎?
”
胤禛點頭道:“不錯,齊佳氏心性不仁,隻是一些小事便重責宮人,之後又尊卑不分,對謙嫔出言不遜,更故意害她跌倒,這樣的女子,若不受些教訓,将來還不知會如何。
”說罷,他掃了淩若一眼道:“可是齊佳氏跑來求你,免去十日掃雪之罰?
”齊佳氏是燕常在姓氏,全名為齊佳燕雪。
“臣妾不敢隐瞞皇上,昨夜燕常在确實來見了臣妾,讓臣妾代她向皇上求情。
”淩若話音剛落,胤禛便冷喝道:“她心思倒是狡猾,知道求朕無用,所以跑去你那裡,莫要理會她,就讓她掃上十日的雪。
否則這次縱容了她,以後必會變本加厲。
”
淩若微微蹙眉,看這樣子,劉氏在胤禛面前沒少說燕常在不是,令胤禛對她意見如何之大,“皇上,能否容臣妾說句實話?
”
若換了一個人,胤禛必會讓其不必多言,但開口的人是淩若,一個讓他無法拒絕的女子,當下道:“你且說就是,朕聽着。
”
淩若低頭道:“是,臣妾與燕常在也有過幾次接觸,她隻是性子直了一些,并沒有存什麼壞心思,至于那日懲罰宮人,過于丢臉,這才将氣撒在宮人頭上。
”
胤禛微一點頭道:“就算這事說得通,那她害謙嫔扭傷了腳的事呢?
”
淩若微微一笑道:“有一件事,謙嫔隻怕不曾告訴過皇上,其實臣妾之所以會知道燕常在責罰宮人,罰她掃雪的事,是因為那些宮人向臣妾告狀。
”
胤禛奇怪地看着她道:“那又如何?
”
“而着他們向臣妾告狀的人,恰恰就是謙嫔,這事是告狀者親口所說,皇上若不信,大可傳其上殿回話。
而當時謙嫔就在不遠處,親眼看着這件事發生,她明知道那些宮人不該此重責,卻不現身,隻等事情過去後,方才讓那些宮人來找臣妾,讓臣妾為他們主持公道。
”這番話幾分是真幾分是假淩若猜測,因為根據小汪子所說,劉氏是在燕常在離去後才出現的,且事先表現得并不知情,但淩若仔細想過後,認為劉氏根本就是坐視此事發生,然後再假意詢問,為的不過是能順理成章地将事情推到她身上,讓她與燕常在反目對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