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曆好笑地道:“哪裡有這麼多的氣好生,這件事朕早就忘了,不管怎樣,你都是朕的皇後,是朕最珍視愛重的女子。
”說着,他牽起明玉的手放在自己胸口,緩緩道:“此生不變!
”
這一番話,令明玉大為感動,目光溫柔了許多,“皇上這話當真嗎?
”
“君無戲言!
”弘曆神色鄭重的說着,随後道:“不管是誰,都不能超越你在朕心中的地位,娴妃不可以,别人也不可以。
”在提到瑕月時,弘曆的心跳有一瞬息的紊亂,雖然很快恢複,但弘曆自己卻是真切感覺到了,那種感覺,令他疑惑,甚至……有些害怕。
明玉并不知道這些,她倚在弘曆懷中,内疚地道:“臣妾明白了,是臣妾不好,居然疑心皇上。
”
弘曆壓下心中的異常,攬了她的肩膀,感慨道:“朕還記得初遇你的那一幕,一轉眼,已是十年過去了,朕與你也一起共度十年光陰,真是好快。
”
明玉輕聲道:“光陰如梭,帶走年歲,令幼兒長大,也令人漸漸老去,再過十年,二十年,臣妾不知道會變成什麼樣子,有時候想想真是可怕。
”
弘曆笑着抱緊她道:“不管你變成什麼樣子,朕都會牽着你的手,陪你一同老去,所以你根本不必害怕。
”
明玉點點頭,在溫存了片刻後,她道:“對了,皇上可還記得臣妾上次與您提過的事兒?
”
弘曆随口道:“什麼事?
”
“就是将永璋交給慧妃撫養那樁事,慧妃經常來看永璋,臣妾看得出,她是真心疼愛永璋。
而且她又不能生育,将孩子交給她撫養,是兩全齊美的事。
”明玉絮絮的說着,沒有留意到弘曆的目光在她提到“慧妃”二字的時候,就已經冷了下來。
明玉等了一會兒,不見弘曆回答,又道:“皇上,您意下如何?
”
“朕今日不想談這件事,改日再說吧。
”弘曆冷淡的話語,令明玉甚是奇怪,擡頭道:“怎麼了?
”
“沒什麼,皇後走了這麼久也累了,朕陪你回去吧。
”他不欲多說,拉着明玉便要走,後者不肯挪步,追問道:“皇上,究竟怎麼了,為何每次與您說起這個事,都好似不願多談一般。
”
弘曆沉默片刻,道:“皇後一定要與朕談論這件事嗎?
”待明玉點頭後,他道:“好,朕回答你,朕覺得慧妃不适合撫養永璋,若是皇後沒有精力照顧永璋,朕可以将他送去娴妃那裡。
”
弘曆本是随意一說,不想卻在明玉剛剛平靜下來的心湖中投入一塊大石,激起千層浪,神情激動地道:“皇上想要将三阿哥交給娴妃撫養?
為什麼,慧妃就不合适?
”
弘曆一怔,好一會兒方才會意過來,蹙眉道:“朕隻是說将永璋交給娴妃照顧一陣子,并沒有說就此養在娴妃膝下,不過若是在二人之中擇一個來撫養永璋,娴妃無疑更适合。
”
明玉徹底冷下了眉眼,道:“恕臣妾不認同皇上的話,在臣妾看來,慧妃才是最合适的那個人。
”
弘曆态度堅定地道:“這隻是皇後覺得罷了,這件事皇後不必再說了,總之朕是絕對不會把永璋交給慧妃撫養的,一切到此為止。
”
高氏如今風光耀,榮寵無限,但事實上這一切,皆是弘曆用來安撫拉攏高斌的手段,他心裡早就對高氏不喜。
一旦高斌失去了利用價值,高氏就會立刻失去如今擁有的一切,打回原形;試問弘曆怎麼會将永璋交給她撫養。
明玉哪裡肯依,出言道:“娴妃其心不正,将三阿哥交給她撫養,有百害而無一利,請皇上三思,以免害了三阿哥一輩子。
”
弘曆盯了她半晌,忽地歎了口氣,道:“皇後,永璋是朕的親生兒子,朕難道會不為他考慮嗎?
慧妃真的不适合。
還有娴妃,她并不曾離間過你與永琏,你當真是誤會了,你相信朕這一次好不好?
”
若換了是其他事,明玉可能會相信,但事關瑕月,她怎麼都無法點這個頭,尤其是想到淩若之前為了瑕月,對自己好一陣苛責,成見更深,倔強地道:“皇上一直說慧妃不适合,不知理由是什麼?
”
“皇後并不需要知道理由,隻需要知道朕的意思即可。
”弘曆并不願讓明玉看到太多的人心險惡,再說他清楚明玉的性子,固執倔強,一旦認定的事,輕易不會改變,當初瑕月一事就是如此,就算他此刻說了,明玉也不一定會相信。
弘曆這句話,本是為了保護明玉,同時也避免一些麻煩,不想卻令明玉大受打擊,顫聲道:“臣妾身為皇後,難道連過問一下的資格都沒有嗎?
”
弘曆暗責自己将話說的太直白,沒有顧慮明玉的感受,但話已經出口,無法再收回,隻能道:“朕不是這個意思,隻是……唉,有一些事,皇後并不知曉,總之除了慧妃之外,任何人都可以,也皆可由皇後做主。
”
明玉還在氣他剛才那句話,哪裡聽得進這些,搖頭道:“不必了,皇上喜歡讓誰撫養就讓誰去撫養,臣妾不想再過問這些,省得到時候又惹來皇上一頓斥責,皇上決定了之後,将三阿哥抱去就是。
”不等弘曆開口,她屈膝道:“臣妾有些累了,先行告退。
”
弘曆知道明玉在生氣了,道:“朕陪你回去。
”
明玉語氣僵硬地道:“不必勞煩皇上了,臣妾自己回去。
”
在她走後,弘曆長歎了一口氣,原本好好的遊湖,結果變成這個樣子,實在令人郁悶。
不過他倒是真要好好想想将永璋交給何人撫養,瑕月無疑是合适的,将永璋交給她,也算是自己對她的一點補償,若非自己一直命水月在燕雙飛中摻入麝香,令她聞了那麼多久,她怎會遲遲沒有動靜,就算現在不用麝香,一切也已經晚了。
可看明玉的态度,若是真将永璋交給瑕月,就算嘴上不說,心裡頭也會堵着一口氣,實在令人難辦。
幾經思量後,弘曆終于下了決定,翌日一早,四喜前去坤甯宮傳旨,并且帶走了永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