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曆仔細聽着淩若的話,不得不承認她言之有理,但疑惑随之而來,“可若不是娴妃,又會是誰?
”
“是誰?
”淩若唇角微彎,勾起一抹幽冷的笑容,“皇帝真的猜不到嗎?
”
她這句話,令弘曆心中一顫,下意識地避開淩若的目光,低聲道:“是,兒臣确實猜不到。
”
淩若走到他身前,凝聲道:“你是哀家生的,母子連心,你的心思可以瞞過天下人,卻瞞不過哀家,你猜到了,隻是不敢去想,不敢去思,你害怕你的猜測會成為事實;你……”她突然加重了語氣,一字一句道:“害怕明玉會成為那個真兇。
”
“不!
”弘曆神色激動地道:“不會是明玉,她一向善良,連蝼蟻性命都不忍傷,怎麼會這麼做,一定不會是明玉,不會是她。
”
淩若迫視着他道:“那你告訴哀家,除卻明玉之外,還有誰可以瞞過所有人,在繡圖中放入天花膿夜。
”
弘曆心緒煩亂地道:“兒臣不知道,總之不可能是明玉,她不會做這樣的事,這當中,一定還有未查清楚的事。
又或者……娴妃就是一路展着繡圖送過去的。
”
淩若沉沉歎了口氣,道:“哀家知道要你接受這個事實很困難,但事實就是事實,不會因為你不接受就改變。
”
弘曆用力揉着額頭道:“不是兒臣不接受,而是兒臣清楚皇後的為人,她是絕對不會做出這樣害人的事情來。
”
淩若沉默片刻,道:“皇後心善,但同時耳根子軟,容易受人挑撥,當年娴妃之事,就是如此,或許……這一次她也是受人挑撥。
”說到此處,她眸光微閃,道:“皇帝剛才可曾留意到慧妃,她似乎比皇後還急着定娴妃的罪。
”
弘曆一怔,道:“皇額娘是說,此事與慧妃有關?
”
淩若冷聲道:“有關無關,将皇後傳進來一問不就知道了嗎?
”
弘曆點頭,走到殿門處,命人傳召明玉入殿,當旨意傳到忐忑不安的明玉耳中時,後者不自覺地顫抖了一下,站在她旁邊的高氏低聲道:“娘娘不必擔心,您隻需将實話告訴皇額娘與皇上就行了。
”
明玉點點頭,跨過及膝的門檻進到殿中,待得殿門關起後,淩若道:“皇後,哀家問起,昨晨娴妃送繡圖過來的時候,是展開還是疊起?
”
她的話令明玉甚是意外,思索片刻後,道:“回皇額娘的話,兒臣記得應該是疊起的。
”
淩若不置可否地點點頭,道:“那依皇後所見,這件事是娴妃所為,是她想要害你嗎?
”
明玉低頭道:“兒臣與娴妃親如姐妹,兒臣實在不相信她會這樣對待兒臣,但眼下,除了娴妃之外,兒臣實在想不出第二個人。
”
“你剛才說繡圖是疊起送來的,若是這樣,天花膿液,一定會因為交疊而染得繡圖四處皆是,可哀家剛才看過,那些痕迹僅限于黑色繡線之處,未曾沾染别處。
依此推斷,繡圖在沾染天花膿液之後,就不曾再合起,這個你又如何解釋?
”
明玉本就不是一個擅長說謊之人,如今被淩若這麼一問,頓時慌了起來,道:“這個……皇額娘該問娴妃才是,兒臣哪裡能夠知道;又或者是兒臣記錯了,繡圖當時不曾疊起。
”
淩若盯着她道:“你若不知情,為何神色慌張?
還不停地絞手指?
”
明玉連忙将雙手背在身後,随即結結巴巴地道:“兒臣沒有,兒臣……沒有慌張。
”
她的否認,隻能讓人覺得她更可疑,弘曆走到她身前,聲音發冷地道:“皇後,你與朕說實話,天花究竟出自何人之手?
”
明玉匆匆看了他一眼,便又立刻低下了頭,慌聲道:“是娴妃,是她想要利用合繡百鶴圖一事謀害臣妾。
”
淩若對此未置一詞,轉而道:“哀家聽水月說過,每次慧妃來坤甯宮,你都會将她遣出去,這又是為何?
”
明玉緊張地道:“皇額娘誤會了,兒臣并沒有刻意遣水月出去,隻是當時正好有事罷了。
”
淩若面色一沉,道:“一次兩次或許是湊巧,但每次都是這樣,你覺得哀家會相信嗎?
皇後,你何時也變得滿口胡言?
”
面對她的質問,明玉雙腿一軟,跪下道:“兒臣沒有胡言,兒臣沒有。
”
她的聲音虛浮無力,就是尋常人聽着都會覺得有問題,更不要說淩若與弘曆二人,後者緩緩蹲在明玉身前,寒聲道:“你騙朕,你在撒謊,你在撒謊!
”
明玉連連搖頭道:“臣妾沒有,皇上,您相信臣妾,臣妾沒有撒謊,真的沒有。
”
弘曆痛聲道:“你之前說繡圖是疊起來了,後來聽皇額娘問起之後,又說可能是記錯了,答話之時神色慌張,目光躲閃,你讓朕如何相信你?
”
他的懷疑令明玉害怕到了極點,那種籠罩在心頭的恐懼甚至令她無法說出話來,隻能不住搖頭,希望弘曆可以相信自己,但疑色,始終盤踞在弘曆眼底,揮之不去。
接下來,淩若所說的話,更是差點将她緊繃的神經壓斷了,“皇後,天花是不是你自己下在繡圖之中,借此嫁禍娴妃?
”
“不是!
不是!
”明玉尖銳地否認着,随即用力抓住弘曆的手,慌聲道:“皇上,臣妾什麼都沒有做過,不關臣妾的事,您清楚臣妾的為人,臣妾是絕對不會做出這種事的。
”
弘曆神色猶豫地看着明玉,許久,他擡頭道:“皇額娘,不會是明玉的,她不會做這樣的事。
”
未等明玉松一口氣,淩若便道:“皇上,你真相信她沒有做這種事嗎?
還是說,是你希望她沒有做?
”
弘曆沉默未語,淩若将目光轉向明玉,後者趕緊低下頭,不敢與之對視,“皇後,你的性子哀家很清楚,你一旦對人有了什麼看法,輕易不會改變。
自從貓毛過敏一事後,你就對娴妃有了意見,哪怕事後證明并非她所為,你依舊不喜娴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