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清宮熹妃傳

第兩百四十三章 不得安生

清宮熹妃傳 解語 3143 2024-11-26 09:25

  哲妃聽着不對,趕緊辯解道:“兒臣不敢,兒臣剛才也隻是猜測罷了,若是當真沒有,自然最好不過。
其實兒臣就想提醒娴妃,她身為四妃,不該與這種品流複雜的戲班子過多接近,若是娴妃早些想到,也不會生出這麼多事。

  瑕月開口道:“啟禀皇額娘,其實雜耍班子所住的地方一直有侍衛把守,兒臣每次去,都會有侍衛遠遠看着,根本不會發生哲妃所說的那種事。

  淩若微一點頭,盯着哲妃道:“如何,都聽清楚了嗎?
是不是還要傳那些侍衛來作證?

  哲妃幹笑道:“不必如此麻煩,其實兒臣也希望剛才的事情是兒臣多想。

  淩若冷哼一聲道:“這兩年,每次過個除夕都不安穩,去年是這樣,今年又是如此,你們是否想哀家這輩子都吃不上一頓安樂的除夕夜膳?

  弘曆趕緊道:“都是兒臣不好,兒臣未能約束好衆人,令皇額娘煩心。

  淩若擺手道:“皇帝要執掌前朝之事,哪裡還有那麼多的精力掌管後宮,這些事,本該是皇後負責才對。

  聽得這話,明玉低頭道:“都怪臣妾身子孱弱,未能打理好後宮。

  “罷了。
”吐出這兩個字後,淩若再次看向哲妃,她的目光令哲妃感覺如針芒刺身一般,極力垂低了頭閃避。

  淩若将哲妃這些細微的變化看在眼裡,唇角微微彎起,道:“哲妃,哀家知道,你不喜歡哀家将打理後宮之事交給娴妃,但凡事皆要量力而為,力有不逐之時,這心思……就好好地收一收;别以為哀家是在幫着娴妃說話,這一些話,皆是為了你好。

  哲妃哪裡會相信這些,不過當着淩若的面,說什麼也不敢有所不敬,欠身道:“兒臣明白,兒臣一定謹記皇額娘的話。

  “行了,你下去吧。
”淩若知道她沒有真的聽進去,但話說到這裡,已經夠了,她不會再多說下去,若下一次,哲妃再做出過格的事情來,她絕對不會與之客氣。

  待得哲妃離去後,淩若将目光轉向明玉,輕歎一聲,終歸是沒有多說什麼,隻道:“天色不早了,皇後也早些回去歇着吧,若是有興緻,可以去暢音閣聽一會兒戲。
”說着,她對弘曆道:“皇帝也退下吧。

  待得殿内隻剩下她與瑕月二人後,後者道:“皇額娘莫要生氣了,隻是些許口舌之語罷了,不打緊的。

  淩若颔首道:“你能這樣想最好,不管怎麼說,今夜這頓家宴,确實給了哀家許多驚喜,哀家很喜歡你這份用心;但哀家最希望看到的,還是後宮安甯,這一點皇貴妃沒做到,哲妃沒有做到,哀家希望你可以做到。

  瑕月低頭道:“兒臣明白,兒臣一定會盡力為之,希望可以不負皇額娘所望。

  後宮之中,對她不滿的人有許多,但是哲妃之流,并不能令淩若特意說這麼一番話,所以,淩若話中的“安甯”二字,主要是指明玉。
明玉與她的不合,不僅僅隻是淩若的心病,也是弘曆的心病。

  之前盼着她們不合的時候,明玉對她言聽計從,以姐妹相稱;如今盼着他們合的時候,彼此又心存芥蒂,實在是有些諷刺。

  淩若清楚明玉的性子,所以未曾與她多說,隻提醒瑕月,讓她設法消除明玉心中的芥蒂。

  淩若知道,這樣有些為難瑕月,但她既然給了瑕月協理六宮的權力,給了瑕月信任,那麼瑕月就必須要擔起應擔的責任,不可推脫;權與責,從來都是不可分離的。

  在沉默片刻後,淩若道:“你也回去吧,另外,明兒個就讓雜耍班子與戲班子離宮,每個人賞十兩銀子。

  瑕月依言道:“是,兒臣告退,明兒個一早再來給皇額娘拜歲。

  看着殿門關起,淩若搖頭歎氣,水秀道:“太後,這是怎麼了,還在為哲妃剛才在家宴上說的話煩心嗎?
雖說剛才家宴上聽到的人不少,但依奴婢所見,她們應該不至于去外頭胡亂傳話,您不必太擔心。

  淩若苦笑道:“哀家哪裡是擔心這個,哀家是擔心皇後。
剛才你也在乾清宮,最先針對娴妃的,并非哲妃,而是皇後,自從百鶴圖一事後,哀家看她是越來越弄不清楚自己是什麼身份了。
哪怕娴妃真的做錯了什麼,也應該私下去說,哪裡能當着那麼多人的面張嘴就來,更不要說這次的事,娴妃并不曾做錯。

  “依奴婢看,皇後分明是嫉妒太後您稱贊娴妃,所以才故意那樣說。
”水月那件事,水秀至今仍然耿耿于懷,對間接害死水月的明玉自然沒什麼好印象。

  淩若歎了口氣,道:“罷了,哀家已經吩咐娴妃了,希望她能夠處理好與皇後的關系,不要總是這個樣子。
哀家倒也罷了,就是難為了皇上。

  過了除夕,就是乾隆三年的正月了,初一這日,弘曆在乾清宮受百官朝拜,後宮諸妃則分别前往慈甯宮與坤甯宮叩拜賀歲。
這一日,不論私底下怎樣暗潮洶湧,至少在表面看來,諸妃之間,一派和樂安甯,毫無間隙。

  随後的日子,瑕月仍然忙于打理後宮諸事,哲妃雖得了淩若的警告,但依舊咽不下這口氣,時不時地在暗中給瑕月使絆子,不過皆是一些小事,并沒有出什麼亂子。
瑕月明知是其所為,卻不曾說什麼,并非她怕了哲妃,而是她現在初掌大權,最要緊的是穩定後宮,不要出什麼亂子,隻要不是什麼大事,她現在的态度皆是能忍就忍。
不過這并不代表她會一味隐忍,若是哲妃做的事越出了她的底線,那麼……她絕對不會再與之客氣,蘇氏――就是最好的例子。

  不過與哲妃相比,明玉更加讓她感覺到無力,為了除夕夜裡淩若所說的話,她每日都會去坤甯宮請安,試圖讓明玉對自己改觀;可惜,明玉每回見了她,不是冷嘲熱諷就是閉而不見,永琏也因為明玉之故,不便與她見,隻能隔着遠遠一段距離,對她笑幾聲或是扮個鬼臉。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