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子……或許……可以試試西域葡萄酒。
”
試過人家的酒,再決定要不要自己賣自己釀的酒。
若葡萄酒這麼容易釀,全天下都能來釀啦。
“我可沒錢,以後有機會了再試吧。
”葉青凰抿了抿唇,也沒拒絕地說道。
“是。
”歐陽不忌也知自己的阻攔太過明顯,于是又道,“種葡萄還早,屬下先去張羅橡木的事兒,再找找合适的地兒。
”
“嗯,半年後葡萄豐收,可以找渠道進一千斤來,釀着自家喝喝也好。
”
葉青凰知道大總管不信自己手藝,也不着急地提議着。
“如此甚好。
”歐陽不忌連忙領命。
一千斤葡萄成本是擔得下的。
若是自家要建葡萄酒坊,不但要有田可種、有桶可裝,也要開酒坊、建冰窖。
要籌備的事情多着呢。
就怕一切就緒,結果酒釀成了卻不好喝,賣不出去。
歐陽不忌又禀報了一些府裡瑣事,便離開了。
葉青凰他們四處逛了逛,葉子皓就和葉正誠、葉華英抱了三箱子文書案卷回來。
葉子皓腳步匆匆,一看到葉青凰和小吉祥在花園裡,立刻就走不動路了。
“凰兒!
小吉祥!
”他将箱子一擱,就跑了過來。
小吉祥聽見爹爹的聲音,扭頭一看立刻露出燦爛的笑容,小手揮舞起來,小身子也激動蹦哒着。
“啊嗚!
”好久沒見爹爹了。
“小寶貝,今天有沒有乖乖的?
有沒有好好陪娘親?
”
葉子皓抱着兒子親了一陣,逗兒子咯咯地笑着,這才問他。
看他一本正經和兒子交流,葉青凰撇撇嘴,就想轉身走人。
“媳婦兒。
”葉子皓連忙喊住她,笑眯眯地道,“陪我逛會兒呗。
”
他這一天都在忙,把娘兒倆擱在一旁還不讓他們去逛街,他心裡也是有歉意的。
晴嫂子和姐妹們便嘻笑着走開了,将這一片地方留給他們小倆口。
小吉祥兩手抱着爹爹的脖子,打定主意要當一個快樂的“小燈泡”。
“交接得怎樣了?
”葉青凰讓丫頭端茶和糕點過來後,就問葉子皓。
此時他們就在荷花池畔不遠一處石桌旁坐着,可以看到對面的花廊美景。
“嗯,已經辦完交接了,也包括咱們家的百畝田,今天把告百姓書貼出去之後,一個下午竟收到八十多張狀紙。
”
“有百姓矛盾、生意糾紛,竟然還有十三張殺人命案,其中六張是陳年的,一張據說是青華州有名的冤案。
”
葉子皓将兒子抱在腿上擱着,便拿了一塊紅豆糕吃了起來,也将訴狀的事說了說。
在他心裡,這樣的案子可比交接重要多了。
交接也多是文書、案卷方面的交接,有載冊記錄,驗收之後讓書吏整理好目錄,方便以後查閱。
中午吃飯時,他就敲打過那些舊官們了,前主子已與他們無關,若自己手底不幹淨的,隻要沒有大案,可以放他們一馬。
他沒說若有大案如何,周先生先到半個多月,早已暗中将那些官員們都觀察了一翻,也在城中打聽過消息。
市井從來不缺消息,加之舊官已去、新官未到,這個月話題多着呢,根本不需要去問誰,就有各種風聲傳出。
況且周先生也将新任城守在靖陽的仁德事迹傳播了出去,也假裝無意中說漏嘴,将前任城守沒有建樹,才會被調走的内幕透露給了其他同僚們。
大家都會思考,既然舊主無建樹,那朝廷派來新員就肯定要有作為,既要有作為,又豈容他們繼續混日子?
朝廷盯着呢。
已有人想到這裡,今天葉子皓又說了,他雖隻是四品地方官員,但他在朝廷還有許多同年,又是皇上派他過來的。
他後台硬着呢,也不是與朝中隔絕無援。
再放出小錯不予理會的話來,那些手中确實沒有大案牽扯的屬官們,自然就立刻站好隊形,決定跟着新大人好好作為一翻了。
因而,下午就由葉子皓帶着葉正誠和葉華英,繼續與書吏交接一應文冊,六司主簿則回了自己的司房,好好登記、詢問清楚那些告狀人了。
而捕頭幾個也得了任務,領着捕快們上街巡視張貼的告示公榜去了。
若百姓有疑問,還可以問他們,若有更細疑惑,就會讓百姓們自己到衙門去問,各司大人們都在呢。
确想告狀的還在疑慮,純屬好奇地反而跑得快,要看新大人如何燒這上任三把火。
最後,遲疑的告狀人,也就跟着去了。
葉青凰一天都在後院裡,并不知道衙門那邊有多熱鬧。
“凰兒,你再等等,明天我和爹他們去田莊看看,也會會田莊管事,後天沐休,就帶你和小吉祥出去逛逛。
”
今天大家都出去了,他不讓娘兒倆出門,他自己也沒出過門呢。
“好。
”葉青凰連忙答應了。
知道他要忙起來了,不說别的,今天收到這麼多狀紙,不可能當擺設,下個月肯定就要處理這邊的事情。
“皓哥,地方政務固然重要,也别忘了你肩負的皇命。
”葉青凰提醒葉子皓。
“哎喲,你不說我都忘了,可以在明天再出一份告百姓書的,不用等下個月了。
”“募招五十歲到七十歲身體健朗、熟知農事的老農、老軍戶,讓他們先将自己的名帖資料寄送到城守府來,到能用時再安置他們。
”
“再募招十二到十五歲辍學少年,讓他們負責後勤,說不定到時安排幾個夫子過去,得空給教他們認些字呢。
”
葉子皓想到早就想好也終于要開始施行的兵田策計劃,便有些小激動。
當初他在朝堂上若隻是提出兵田策,到也不顯得他的能耐。
他能一鳴驚人,還在他充分構架了一個利用勞力已近暮、勞力尚未開始的非正勞力的資源利用方案。
若請一個正勞力墾荒,正常工錢得三十文,遇着趕工或者超出辛苦,還會往上加一些。
因為這是力氣活兒,錢太少沒人願意幹,上哪兒找不到三十文?
就在自家種田、做工,也能吃上一口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