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怪我小人之心,若有哪個姑娘拿走你這些衣物,以後到外面說與你有染,你怎麼說得清?
”
“難道你要說,這件衣物是你哪年穿過的,留在家中的?
到時就算說得清楚,也會壞你名聲,讓你頭疼。
”
“有道理!
快搬!
”葉子皓打了個哆嗦,立刻說道。
最後,他們又拿兩隻籮筐,還沒裝完,籮筐卻不夠用了。
“我先挑一擔去你屋裡,騰了筐再回來。
”葉子皓立刻說道。
葉子皓找來扁擔把一擔舊衣挑去大房裡,葉青凰雖嫁,她的西屋卻一直給她留着。
還沒分家,家裡仍是大伯作主,就算沒有管家裡,卻也是不敢私闖西屋的。
葉青凰栓好門,将衣櫃裡的衣物全部放到了炕床上,再一件件檢查,又檢查衣櫃,怕有什麼落下。
衣箱早就搬縣城去了,也虧得家裡有個木匠爹,箱子到是打得多。
聽說兩個表哥學木匠,打得最多的就是衣箱、八仙桌、長凳、盆子、桶子。
衣櫃、床這些,還沒開始學。
“凰兒,大姑他們來了!
”忽然,院子外面傳來葉子皓的喊聲。
葉青凰連忙放下手中的衣物,快步出門。
“大姑!
”葉青凰看着走進來的婦人,不由開心地迎了上去,行了禮。
“大姑!
”葉子晨也跑了出來,又看向同來的陳飛,詫異地問,“你們怎麼來了?
”
“來幫你哥搬家呢。
”陳飛立刻說道。
“今天來和你們一起過節,明天去趙家。
”陳葉氏便解釋道。
“好,那我們趕緊收拾,堂哥,趕緊去買菜去。
”
葉青凰一聽,也沒問都誰來了,立刻喊着葉子皓。
“爹已經買了,讓咱們快些過去,還要你做飯呢。
”葉子皓笑道,便喊了陳飛去屋裡。
葉張氏剛吃完饅頭,正在後院裡喂豬,這會兒到是不知道陳葉氏來了。
葉子玉本來一大早被娘鬧得心情沮喪,就沒起來,這時候知道大姑來了,還是趕緊出屋行了禮,連忙去了廚房,喊娘。
葉張氏聽了卻是悶聲不吭,裝作沒聽見。
葉子玉見狀無奈,也就不喊了,趕緊洗漱,給大姑泡茶去。
隻不過,等葉子玉端着托盤去東廂時,大姑已經同着葉青凰走了出來。
“大姑,你這是……先喝茶吧。
”葉子玉連忙說道,表情有些緊張。
“不了,我們得回你大伯家去了。
”
陳葉氏不喜歡這個侄女兒,不過沖着她今天主動泡了茶過來,還是微笑着道。
“哦……”葉子玉有些無措,隻得站到了一旁。
大姑挽了一隻大包袱,葉青凰也背了一隻,手中搬着繡架和自己帶回來的半成品。
她要過去做飯,就隻能先走了。
陳飛挑了一擔先走,葉子皓還留在屋裡,最後收拾,還有書箱要人搬。
葉青凰同大姑一起往大房裡走去,路上這才說起,原來今天陳家人全來了,也是陳陽第一次到舅爺爺家來。
隻不過三房沒回,二房又在鬧。
葉重信之前先去了大房裡,本是想為兒子媳婦找個地方吃飯,就說起一大早的事,心情很是郁悶。
兄弟倆說了一陣話,葉重義就讓他們今天都過來吃飯。
葉重信就去買菜,剛走出門,沒想到就看到陳家人趕着驢車都來了。
于是又是一翻熱鬧,陳家人也知道了葉子皓分家的事,都是一陣噓唏。
葉重信便去買菜,大姑開了西屋的門,幫着收拾了一下屋子,陳賢就去幫着挑水。
這時葉子皓挑着籮筐來了,正要去二房找他的陳飛,便跟着一同過來了。
陳杏花沒有過來,帶着小妹葉青蓮在廚房裡摘菜呢。
在知道葉青凰要過來做飯後,葉青霞自然是不會動手了,隻和表嫂王氏在說話,逗着小侄兒陳陽玩耍。
葉重義也不說她,隻說讓凰兒趕緊過來。
葉青喜則又去菜地裡摘了些菜回來。
葉子晨也幫着背了個包袱,就先同着陳飛一起走了,這會兒到了大房裡,也跑去看了看小侄子,這才去找葉青喜。
葉青凰回到大房裡,正好葉重信便買了菜回來,葉重義又去隔壁家養了兩隻雞回來。
葉重信是木匠,家裡有養兩頭豬,但是沒有養雞。
因為雞是散養家禽,不能讓它們飛到木工作坊去壞事兒。
但大房裡一直有養,不過老太太走後,都是小妹在幫着養。
後來葉青凰帶着小妹手有去縣城,葉重義就把所有的雞連同雞籠都送去了縣城。
反正葉青霞也不願意幹活,常常因繡花忙到很晚,做飯都匆匆忙忙了,哪裡記得趕雞進籠?
因而今天就隻能去買雞了。
葉青凰和王氏打了招呼,又抱了抱陳陽,便去廚房裡立刻燒水,再開始切肉。
大姑則熟練地殺了雞,交給葉青凰後,這才到院子裡坐。
如今天氣涼下來,太陽沒那麼熱辣,白天風也不冷,在院子裡坐着正是舒服的時候。
大家都在院子裡坐着說話,附近鄰家的婦人也過來看了陳陽,葉青霞到是泡了茶出去,就在一旁聽她們說笑。
葉子皓和陳飛又跑了兩趟,總算把所有東西都搬了過來。
“凰兒,隻有床被、蚊帳、家具了。
”葉子皓走進廚房,說了一下屋裡情況。
“把門鎖了沒有?
”葉青凰卻連忙問。
“嗯,鎖了,晚上我們還能回去睡一覺。
”葉子皓解釋,笑道,“陳飛和我說了,他們今晚住這兒,明天去趙家。
”
“那就好,你外面歇着去。
”葉青凰笑着趕人。
“我去買月餅。
”葉子皓低語一聲,便往外走。
陳飛閑着沒事,見他去雜貨鋪,連忙也跟了上去。
小兄弟也連忙追了上去。
很快,他們便買到了月餅,還有桂花餅、桔子、棗子,裝了一背簍。
葉青凰看着桔子和棗子,不禁勾唇。
去年中秋的前一天,她在八王山摘棗子,葉子皓跟在後面也去了,帶她去一處山林裡摘桔子。
他們各背了一背簍,一起回家。
不過那地方有些遠,他們如今也沒有時間上山去,好在有賺到錢,可以拿錢買。
但看這桔子和棗子的長相,怎麼看都熟悉,怕就是八王山中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