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劫(42)
隻是,好景不長。
小鎮裡,漸漸開始流傳出了妖怪的議論。
那幫被吓到尿褲子的小孩兒,回家後,一直嚷着有妖怪。
還說是會吃人的大妖怪,長着一張狐狸的臉。
這要說隻有一個孩子這樣嚷嚷,大人們可能還不會在意。
但一幫小孩兒都嚷嚷着有妖怪,還信誓旦旦地。
這讓大人們不得不注意了些,議論也就流傳了起來。
一直傳一直傳,傳到小鎮裡的人都知道了。
議論紛紛,妖怪的事情,也鬧得沸沸揚揚。
少年走在街上,都能聽到别人對他的指指點點。
說他家有狐妖,有一隻邪惡吃人的狐妖。
他養了狐妖,他也是個怪物。
說不定,他也是隻妖。
少年一路聽着,背着背簍,低頭。
無視。
全然無視。
不管别人說什麼,都像是沒有聽到一樣。
一言不發,走過。
孤僻又沉默。
……
……
……
好在,随着日子一天天過去,那議論自動地平息了下來。
又有新的話資,吸引了人們的注意。
比如哪家的閨女被人占了便宜,哪家的寡婦有多麼風流,還有哪家的男人成日被婆娘暴打……
這些話資都新鮮多了,相對于那個見所未見的妖怪而言,人們還是更喜歡談論這些事。
于是,狐妖的事情,漸漸被人們給遺忘了。
除了當初那幫被吓到的孩子,便再也沒有人談論這個話題了。
時光眨眼便過去。
……
……
……
傍晚,學堂門口。
學堂外香氣缭繞,賣零嘴的小販們擺着攤,争相守在學堂門口,等着孩子們下學。
孩子們一下學,就會跑出來買東西吃。
小販們個個都算準了時間,一到點,就擺攤。
夕陽西下,太陽漸落。
遠處的彩霞如鋪陳開來的漫天畫卷般,雲朵也暈染着暖黃橘色,灼豔一片,美不勝收。
歸途的鳥兒從天際飛來,滑翔着翅膀,在雲間歡叫。
學堂的鑼鼓聲被敲響,那被拘束了一天的孩子們,像是要歸家的小鳥般,挎着布包,歡快地跑了出來。
叽叽喳喳,擁擠在學堂門口。
門口的小販們豎着糖葫蘆杆,畫好了小糖人,擺好了蜻蜓玩具。
一瞬間,就被孩子們的身影所推擁。
童聲稚嫩,天真活潑。
“我要糖葫蘆!
我要糖葫蘆!
”
“我先來的!
給我一串大的!
”
“那我也要!
我也要!
”
孩子們高高興興,小販們也高高興興。
收錢,給糖葫蘆。
夕陽西下,屋檐羅布,暖黃的陽光鋪灑了整片大地。
孩子們如潮水般湧出來,很快又如同潮水般,散開。
挎着布包,三三兩兩地,回家。
分散到小鎮各家各處。
小販們賣完了東西,也都滿意地收攤。
背着東西走了,留下了那滿地的糖葫蘆竹簽。
無人收拾。
很快,夜幕暗了下來。
學堂前挂着的燈籠,亮着,照亮了大門前的路。
行人來來往往地走着,各家各戶也都飄出了飯菜香。
吆喝着,叫在外面玩的孩子回家吃飯。
學堂的大門關着,沒一會兒,就又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