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看事情簡單直接,辦事也是十分幹脆利落。
說來,自己跟玉兒幾次在外面碰見惠妃,榮妃幾個,都配合的都是十分的默契。
上一次栖靈寺出事端的時候,她們兩個也是十分的契合。
對于楚玉這樣的女子,德妃其實是欣賞的。
德妃有的時候在想,若是上一世自己也通透些,從最初就跟玉兒就相處的十分融洽,說不定最後她們兩個最後都不會那般的難過的。
緊接着她又笑着搖了搖頭,世上哪有那麼多如果的?
……
“師父,為何您自打剛剛見了那兩個女子之後,便一直愁眉不展的。”
慧聰大師的徒弟淨心這會兒端了一杯茶水過來。
淨心覺得有些奇怪,師父平日裡不管見了何人,遇到何事,都不見他神色有太大的變化。
他老人家如今已然修行多年,世事大多數都已然看透,許多事兒不能在他的心中泛起波瀾了。
那德妃娘娘,之前也見過兩次,師父隻在第一次見到德妃娘娘的時候,微微觸了觸眉頭,接着便又恢複自然了。
今日這不知是怎麼了,見到這兩人在一起之後,回來就皺眉深思了一個多時辰了。
如今,齋飯藥材,師父都沒有碰過一下。
慧聰聽了淨心的話,眉心沒有解開,反而皺的更加厲害了。
“師父?”淨心又小聲的叫了他一聲。
“靜心,之前為師抄寫的那本佛經你去取了出來。”慧聰忽然道。
“佛經?可是您前幾日抄的那幾卷?徒兒給您好生的收起來了。您若是要看,徒兒現在便去取了出來。
說來,那薛家的老太君已經來求了幾次了,說生平隻想要看一眼您親手抄錄的佛經。”
說起這薛老太君,淨心倒是對她頗有好感。
那是一位一心向佛的施主。
師父的佛經,如今在外面已經萬金難求了,甚至因師父的佛經,不少人大打出手,乃至于傷人性命。
師父因這般情形,遍已經多年沒有佛經流于他人之手了。
很多時候,他抄錄完也是直接燒了,隻為避免引起禍端。
當然這薛老太君也是知曉自家師尊的用心,她隻是說想要目睹一番便好。
前些時日師傅又抄錄了幾本,佛經出奇的竟然沒有讓他将佛經燒毀。
淨心以為,師父這是想要将這一卷精心抄錄的佛經贈予那薛老太君。
這一會兒,他心中也為這一位薛老太君敢到高興。
“現在拿出來也可,将它包好,明日為師要贈予他人。”
慧聰說了這麼一句,接着遍繼續拿起了邊上的木魚緩緩地敲了起來,神色也逐漸趨于平穩。
淨心聽着師傅的這話,更加斷定師傅怕是要将這佛經贈予那老太君。
當下便去取了佛經,又拿了一個小布袋将它裝好。七号
次日一早,楚玉這兒還在睡夢中呢,院子裡面便迎來了兩位不速之客。
江福海這會兒面對着這位聲名顯赫的大師,一時間是有些懵的。
又見到這位大師,慈和微笑着說想要拜訪自家福晉,他就更懵了。
好半響才反應了過來,他立即笑着将慧聰還有他的徒弟帶進了偏廳。端了上好的茶水招待着,接着遍,十分客氣的讓他們在此稍微等候一會兒。
慧聰并沒有對此事表現出任何的壓抑。
他當下隻對着江福海微微點頭道了一句:“阿彌陀佛”,而後便眼觀鼻鼻觀心的坐着。
而江福海則是飛快地跑到了楚玉這邊。
這位大師如今受歡迎的程度,江福海是知道的。
多少人想要見他一面,到如今還沒有見到呢。包括城郡王。
如今他竟然跑到了自家福晉這裡來拜訪,簡直是匪夷所思?
一路小跑着到了正院兒門口,着急忙慌的拉着正悄悄關門的杏兒。
“杏兒姐姐,快些,您看主子醒來了沒有?有事兒要禀報。”
杏兒被他這樣子吓了一大跳,皺着眉頭道:“小江,你小聲些,主子還在休息呢,你這一驚一乍的,吓了我一跳,般急是做什麼?被狗追了不成?”
左思右想,杏兒也覺得好像是沒有什麼事情可以急到這種程度的。
就連皇上和德妃娘娘,如今都對自家主子十分的寬厚,又有什麼事兒真正的能影響自家主子的休息?
主子現在肚子裡可是懷着小主子呢,可是要吃好睡好,不管發生什麼事兒都不能影響她的。
當下便又想要訓斥江福海幾句,讓他穩妥些,可這話還沒說出口呢,便聽江福海道:“哎喲,我的好姐姐,如今慧聰大師正在偏廳等候福晉呢,您快些進去看看,福晉她這會兒醒了沒有?”
杏兒一叉腰:“誰要等就讓他等着福晉可在睡……啊?你說誰?”
後面杏兒瞪大了眼珠子,看一下江福海一副難以置信的樣子。
江福海見他反應過來了,立即笃定地點了點頭。
“真的是慧…慧聰大師?”
杏兒整張臉上的表情都已經僵硬了,嘴巴張的有些大眼睛直勾勾的看着江福海,又确認似的問了一遍。
江福海再次給了一個肯定的答案:“對,就是那位傳聞中已經修出了舍利子的慧聰大師。”
杏兒這下也有些懵懵的道:“昨日自家福晉還念叨了一句想要見見這位慧聰大師,怎麼今日他老人家親自來了呢?”
她也不知道是自己跟自己嘟囔,還是問邊上的江福海呢。
“這…姐姐,我也不知道呀,大師說想要拜訪一下咱們主子,如今已經讓我安排在偏廳等候着了。
您快些先進去看看主子這會兒醒了沒?”江福海說着,又推了杏兒一把。
杏兒像是條件反射似的,順着江福海的勁兒,轉身就進了屋子。
進去了之後,傻愣愣的站了一會兒才反應過來她是要做什麼,接着立即往楚玉的床邊去。
其實也不怪杏兒反應如此強烈,如今的朝代本就是十分崇尚佛法的,路途中見到僧人,世人皆會喊一聲大師。可以說隻要是僧人,日子便過得不會差,至少是不會缺飯吃的。
更何況,如今這位可是名滿揚州城的慧聰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