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古裝言情 福運娘子有點田

第三百三十一章 出城

福運娘子有點田 勾兒姑娘 4991 2025-03-24 10:57

  半夜,顧知夏換上一身黑色男裝,與楊志安一同,從後門悄然出去,直奔南門。

  此次與他們接頭的,是一名副将,原先在勻州東林關抵禦外敵的時候,就在楊志安手底下做事,為人忠厚剛正,辦事牢靠,原本昨夜是他當值,今天可休息,但為了接應顧知夏出城,便特意與人換了班值前來。

  到得南門前不遠處的一座涼棚裡,楊志安和顧知夏下得馬來,見有個身影早已等候在此,楊志安上前去,拱手道:“賀将軍。

  副将拱手回禮:“大人,一切都已準備妥當,半個時辰後末将會帶一隊人出城巡視,到時請夫人換上戎裝,混在隊伍之末,不要做聲,可保萬無一失。

  接着,便從身後的桌上拿了一套軍服遞給顧知夏。

  顧知夏颔首道:“多謝了。
”而後拐進裡面換衣。

  楊志安低聲與副将道:“這次多虧你了,來日若是成功剿除叛賊,楊某必定不忘大恩,竭誠報答。

  “大人這是說哪裡話來?
”副将歎了一口氣,“末将人微言輕,雖知三皇子謀反,乃是大逆不道,應當讨伐,奈何身邊盡是耳目,不敢聲張,什麼也做不了,隻能在心裡幹着急,如今能相助兩位大人,盡些綿薄之力,是末将的職責,更是榮幸。

  “難得你有這滿腔的忠心。
”楊志安頗感欣慰,“隻是,今夜你私自放人出城,萬一事情洩露,必定會招來滅頂之災,我也不願連累你,若真到那時候,你隻管将我供出來,把一切責任往我身上推便是。

  副将驚道:“末将豈是那樣沒骨氣的人?
我堂堂七尺男兒,怎是貪生怕死之輩?

  楊志安見他反應這麼大,連忙解釋:“我不是那個意思,我隻是教你自保,像你這樣的忠義之士,現而今不多了,不要白白送死。

  “大人乃國之重臣,德高望重,還帶着家眷,尚且能舍生忘死,顧大人身為女兒家,能冒險出城調兵,不畏生死,末将豈能龜縮?
”副将挺直脊背,語氣堅定道:“大人不必多言,倘若事情當真敗露,末将也當自行承擔,不會牽連大人,在此危急存亡時候,大人活着比末将活着更有用。

  聞言,楊志安那原本被朝堂上那群軟骨頭澆得涼透的心漸漸回暖,眼裡忽然看到了希望。

  像這樣的忠義之士或許還很多,隻是他不知道而已,大榮還是有救的。

  正想着,顧知夏已經換好甲衣,捧着盔走了出來。

  她身形單薄,比男子略矮,甲衣穿在身上,顯得十分消瘦,像是在軍中受了虧待,而營養不良的小士兵,隻是一臉凝重,眸光清亮并夾帶着一抹淩厲,又與普通士兵不同。

  楊志安心頭抱愧,娘子生完孩子還不到三個月,就要奔波遠行,一路還不知要吃多少苦,記得當年剛來帝都,初入官場之時,他還想着等在朝中立穩腳跟,就做娘子堅強的後盾,讓她安安穩穩地過一生,如今近十年過去,他卻依舊沒能做到。

  “娘子,你一路上,定要多多保重。

  “放心吧,我不是第一次獨行了,從帝都往西這條路,我已走過多回,沒問題的。

  一旁的副将道:“大人不必擔憂,末将會派一名士兵與顧大人同行,一路保護她的安全。

  楊志安點點頭:“如此,就拜托了。

  副将走出涼棚去等,顧知夏握住楊志安的手,低聲道:“你在帝都要處處小心,既要護好家人,也不要忘了珍重自己,三皇子他若要登基,你也别再跟他争鋒相對,讓他登基便是,反正這皇位他也做不了幾天,眼下保住性命是要緊,明白嗎?

  “嗯,我知道。

  楊志安生性耿直,遇到見不慣的人和事,總忍不住要提出來,說教兩句,雖說這些年變得圓滑很多,但遇到大事,他就容易失控,就像那天在金殿上,正面與三皇子沖突,那樣的情況,他自己也不敢确定會不會再上演一次,隻是為了安顧知夏的心,才點這個頭。

  夜色下,顧知夏跟在賀将軍後面,大步離去,很快就消失在了黑暗之中。

  楊志安卻并沒有立刻離去,而是一直等在涼棚裡,直到城門打開,見一隊人出去,城門又合上,見并無異常,又在原地怔愣了半天,這才回過神,原路返回楊府。

  翌日清晨,楊志安去向楊張氏說明顧知夏的去向,并叮囑她千萬不要告訴任何人,這段期間,對外便謊稱顧知夏卧病在床,吹不得風,除了平時貼身照顧顧知夏的那幾個丫鬟之外,誰也不準進寝院,就連團子也得瞞着。

  楊張氏知道事情的重要性,不敢輕視,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來,颔首道:“放心吧,府裡就交給娘,我一定不讓任何人知道兒媳的去向。

  眼看着,半個多月就過去,三皇子定下的登基之日到來,滿朝文武都變作了啞巴,沒人敢出聲反對,楊志安本來想寫篇文章,貼遍大街小巷,把三皇子罵一頓,但想起顧知夏臨走時說過的話,顧及到家眷的安危,又打消了念頭。

  不過,大典當天,他卻并不打算出席,一早起來,就在府裡撥弄花草,像個閑人,那三皇子急着登位,想來也顧不上他。

  然而,令他沒想到的是,辰時剛過,宮裡便來了人,說是奉新帝之命,接他進宮參加登基大典。

  來的人正是内侍總管梁公公。

  這位梁總管跟了先帝已有幾十年,先帝一直将他視作心腹,很多大事都會交給他去辦,幾十年間更是待他不薄,不僅對他本人賞賜很多,還很照顧他在家鄉的親眷,每年都有糧米銀錢送過去,按理說,他應該報答皇恩才是,可現在卻見風使舵,做起了三皇子身邊的走狗,楊志安打心眼裡就瞧不上這個人。

  “梁公公大駕光臨,有失遠迎啊,不知突然到訪,有何貴幹?

  “楊大人安好,我是奉了新帝旨意,前來請大人入宮,這登基大典眼看就要開始了,您不露面可不行。
”梁總管以前見了楊志安,總是弓着身子,生怕态度不夠恭敬,此刻卻挺直腰杆,笑眯眯的,說話中氣十足,仿佛在跟自家晚輩說話。

  “小太子和太後還被關着呢,哪來的新帝?
”楊志安明着裝糊塗,桌上修剪枝葉的剪刀拿起來把玩,嘴角微微翹起,似笑而又非笑。

  “未來的新帝隻能是李珩太子,梁公公莫不是老糊塗,将先帝的遺言都給忘了?

  梁總管喉頭一梗,一時竟說不出話來,心中惱火,但畢竟要保持應有的風度,便沒有變臉。

  “楊大人又何必這麼執着?
三皇子繼承皇位,跟太子繼承皇位有什麼區别,終歸不還是李家人的天下麼?
将來您繼續做您的兵部尚書,老奴繼續做我的内侍總管,都是效忠大榮效忠皇室,跟從前沒有什麼不同。

  “新帝派人來請你,已是給足了你面子,你要是非要跟他對着幹,吃虧的隻會是你自己,你一家老小都在帝都呢,就算不為自己想想,也要為他們打算呐,大人還是趕緊跟我走吧。

  楊志安冷笑一聲,說:“梁總管可真是個豁達之人,但可惜我楊志安沒有你這樣的胸懷,這輩子都不可能跟謀權篡位的卑劣之徒同流合污,更不願給人當走狗。

  “你……”被人一口氣罵了好幾次,梁總管的臉色一陣紅一陣青,異常難看,耐心耗盡,也不打算跟他再客氣下去,惱羞成怒道:“楊大人,你說話可要小心一點,若是被新帝聽見,你有幾顆腦袋可以砍?

  楊志安淡然自若,擡眼觑他:“這裡沒有其他人,别人怎會知道?
難不成,梁公公要去三皇子面前告發我麼?

  梁總管沉着臉道:“辱罵聖上,罪該萬死,楊大人若是還想活下去,便與我進宮,否則我可保證不了,你是否能活着見到明天的太陽。

  “不必了,我是不會去向反賊低頭的,你隻管回去告訴三皇子,我楊志安不認他這個新帝。
”楊志安說罷,徑直起身,拂袖出了大廳。

  梁總管在心裡罵了楊志安幾十遍,氣憤地一拍桌子走人。

  楊志安最終是沒去登基大典,三皇子倒也沒再派人來請,之後楊志安更是連朝堂和官署也不去了,本以為三皇子會找自己麻煩,于是一直在府裡等着,然而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好幾天過去,也沒有動靜。

  楊府雖然平靜,朝中卻已是一片動蕩。

  三皇子登位後,給朝堂進行了一次大換血,他把一半以上的大臣降階,或者直接罷免,換上他自己的人,任李太傅為丞相,統領百官,張顯則削去爵位,從一品丞相,降為二品尚書,到了兵部辦事。

  然而張顯對軍事一竅不通,到了兵部也隻是閑坐着,實事還得由手底下的人做,也就是空有名,沒有實權。

  當然,這在先帝的舊臣裡面,是待遇最好的一個了。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