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古裝言情 鳳回巢

《鳳回巢》第660章 遇刺(一)

鳳回巢 尋找失落的愛情 2154 2024-02-17 14:36

  第660章 遇刺(一)

  有急事?

  府中如今風平浪靜,一切順遂,並無大事。

  朝堂之事,太子妃素來不過問。
難道是太子那邊出了什麽事?

  顧莞寧略略皺了皺眉,沉聲道:“我這就過去。

  衡陽郡主站起身來:“大嫂,我先回去了。
”太子妃特意召顧莞寧前去,她若是跟著去,就太不識趣了。

  顧莞寧略一點頭。

  姚若竹也笑著起身告辭:“我來叨擾半日,也該回府了。

  顧莞寧張口挽留:“你難得來一回,吃了午飯再回去吧!
我去雪梅院一趟,很快就回來。

  “娘娘急著召你前去,必是有要事商議。
”姚若竹微笑道:“我改日再來看你,到時候不必你張口,我也得賴著吃了午飯再走。

  顧莞寧莞爾一笑:“也好,那就改日再聚。

  衡陽郡主忍不住看了神色安寧面容恬靜的姚若竹一眼。

  她倒是知情識趣。

  羅霆喜歡的,就是這樣的女子麽?

  姚若竹最是細心敏銳,早已察覺到了衡陽郡主的頻頻留意,心裡不由得暗暗嘀咕起來。

  她和衡陽郡主從無瓜葛。
為何衡陽郡主今日特意過來看她?

  衡陽郡主不偏不巧也在此時看了過來,和姚若竹目光相對。
姚若竹敏感地捕捉到衡陽郡主眼中複雜的唏噓之意,心中愈發疑惑不已。

  今日無暇多問,隻有等日後,悄悄問一問顧莞寧了。

  ……

  顧莞寧命琳琅送姚若竹出府,自己則快步去了雪梅院。

  太子妃坐在椅子上,手中緊緊攥著一封信,風韻猶存的臉孔上滿是隱忍的怒氣。

  顧莞寧進了內堂,目光一掃,一旁伺候的宮女立刻都退了出去。

  “母妃急著叫我來,不知是為了何事?
”顧莞寧直截了當地問道:“莫非是為了父王在生氣?

  太子妃手中攥著的信,顯然是太子的家信。

  太子妃一直隱忍未發的怒氣和委屈,盡數湧上心頭,咬牙切齒地說道:“這個老不羞!
在冀州待了幾個月,正經事還沒做完,美人納了一個又一個,現在倒好,竟又動了納側妃的心思。
還特意送了信回來,讓我先收拾院子做好準備,等他回京了就擡側妃。
真是氣死我了!

  納美人也就罷了,擡側妃卻實在令人惱火。

  更可氣的,是太子理所當然的態度。

  果然又是太子!

  顧莞寧倒是分外冷靜:“母妃先別急。
父王或許隻是貪戀新鮮一時衝動,隨口許了承諾。
未必是真的要擡成側妃。
當日鄭環兒如何,母妃也該看見了。

  太子妃熱血上湧的頭腦終於稍稍冷靜下來。

  是啊!
太子喜好美人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
得了新鮮美人,必是要寵上一陣子。
寵過之後,還不是很快扔到腦後。

  “冀州民亂,尚未完全平息。
”顧莞寧對冀州情形了如指掌,侃侃而談:“父王領兵歸京,至少還要兩個月左右。
說不定,過了兩個月之後,父王早已另有了新歡。

  被顧莞寧這麽一分析,太子妃總算鎮定下來:“你說的對。
既是這樣,這封信我先暫且擱下。

  這樣就對了嘛!

  顧莞寧投來讚許的目光:“不管父王身邊有多少美人,都無損母妃的身份地位。
母妃隻管安穩地待在雪梅院裡,不必計較這些。

  這道理說來簡單,想做到,又談何容易?

  太子妃忍不住歎了口氣:“這世道,對女子委實不公平。
若你父王堅持要納側妃,我也無可奈何。

  以太子風流好色的性子,日後做了天子,必要充實後宮。
她若是整日生悶氣,氣死都有的。

  顧莞寧放緩了聲音,輕聲安慰道:“母妃改變不了父王,但是可以讓自己活得更有尊嚴更坦然。

  太子妃深呼吸一口氣:“剛才我驟然看了信,心中十分氣惱,這才叫了你過來。
現在氣頭過了,也想通了。
這封信暫且擱置,我什麽也不回。
等你父王回京再說。

  顧莞寧笑著應了一聲,並未將此事放在心上。

  ……

  數日後,太孫回府。

  顧莞寧隨口將此事當做笑談說了出來:“……我記得,前世父王去冀州之後,不但帶了無為道長回京,還帶了幾個美人。
其中有一個姓周的美人,格外得父王寵愛。

  提起周美人,太孫的印象也很深刻。

  因為,太子後來就死在周美人的床榻上。

  看來,太子此次送信給太子妃,就是想將這個周美人擡成側妃了。

  “父王喜好美人,誰也管不了。
”太孫語氣中多了幾分冷意:“色是刮骨鋼刀,父王若不是常年沉於酒色,被掏空了身子,也不會英年早逝。

  無為道長能得太子青睞,當然有幾分真本事。
練出的丹藥,短期內也確實頗見成效。
諸如神清氣爽精神倍增一夜能禦數女之類。

  太子得了無為道長,心中十分快意,在女色上越發沒了節製。
後來直接在極樂時候死在了女人的肚皮上……

  也算是死得香豔風流了。

  顧莞寧和太孫議論了一回,便沒再提起此事。

  ……

  接下來的一個月裡,冀州連連傳來捷報。

  丁驍領了兩萬精兵深入山中,用了數日功夫,找到了民匪安營寨紮之處。
攻下營寨後,殺了領頭的數人。

  沒了領頭的,其餘民匪頓時成了一盤散沙。
反抗的一律被殺,放了手中兵器求饒的,被丁驍全部活捉。

  丁驍立此大功,太子特意為丁驍上了請功的奏折,又列出了數條安撫百姓的舉措。

  平心而論,太子此次行事,頗有儲君風範。

  元佑帝看了奏折之後,心情頗為舒暢,在朝堂上誇了太子一回。
一時間,對太子歌功頌德的官員也多了起來。
禦史言官們,也都竭盡奉承之能事。

  太孫聽著這些肉麻誇張的阿諛之詞,忍不住抽了抽嘴角。

  不過,太子此行表現得可圈可點,也令太子府聖眷更濃,確實是好事一樁。

  又隔了半個月,太子欲啟程歸京。

  沒想到,就在啟程的前一天晚上,太子遇刺。

  這個消息傳到京中,頓時引起軒然大波。

  (本章完)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