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城隍與香火
道人與貓原路返回。
經過一條無人的巷子時,貓兒才擡頭小聲問他:“那個人給了我們多少錢?
”
“三十文錢。
”
“多嗎?
”
“不多。
”
“少嗎?
”
“不少。
”
“能買什麽?
”
“能吃兩碗羊肉湯餅。
”
“那好少!
”
“不過如果是三花娘娘平常吃的那種小鯽魚,每天吃一條,可以吃很多天。
”
“那好多!
”
“……”
道人笑笑不說話。
道人知曉先辦事再收錢天然不利於議價,也知曉底層百姓也各有各的心思,有的或許淳樸一點,有的或許便有更多的小計較,不過這麽一趟下來收取的錢財僅是收獲的一小部分,見識形形色色的人與不同的小心思,又何嘗不是一種收獲?
世事人心,亦是修行。
巷子走到一半,便聞到有香味。
是蔥油餅的味道。
這年頭也不知怎麽回事,是很少吃到好的還是怎麽,一個蔥油餅的路邊小攤,香氣好像隔一條街都能聞到,道人循著香味找過去,摸著懷裡剛掙到的一小串銅錢,實在忍不住不買一個。
一個才兩文錢,大片的竹葉包著。
一口下去,噴香撲鼻。
路上遇到挑著魚進城來賣的魚叟,也不忘買兩條鯽魚,二指多寬,長京人不把魚當肉,這麽兩條小鯽魚也才收他兩文錢。
人也舒坦,貓也舒坦。
賺的三十文,還剩二十六。
挺好挺好。
宋遊目前掙錢除了想在長京城停留一段時間,也就是要交得起房租,餓不死,便隻有一個想法:
攢錢請三花娘娘和鄰居女俠去雲春樓吃一頓席面,見識一下長京的另一絕。
也不急,慢慢攢。
回到家中時,剛好中午。
道人吃了蔥油餅,貓兒吃了兩條魚,倒是都不餓,便都坐在二樓窗口曬太陽。
道人一邊看下方,一邊若有所思。
貓兒則好像看出他心中所想,湊到他身邊來,瞄著他說:“你是不是在想那個嚇壞人的妖怪?
”
“……”
宋遊其實在想自己會不會從二樓掉個東西下去砸到人,不過三花貓所說的,他倒確實想過,於是便點了頭,誇她一句聰慧。
三花貓眼睛跟琥珀似的,直盯著他:
“我們要去找那個妖怪嗎?
”
“我們可以去找,但這不是我們的職責。
”
“聽不懂。
”
“我聽說長京城有城隍,還供奉著別的神仙,所以我們應該先去拜訪一下。
”
“什麽時候去?
”
“三花娘娘也要去嗎?
”
“要的!
”
“等會兒吧。
”
“唔……”
貓兒一轉身,從旁邊銜來了球。
……
半下午的時候,太陽照得人昏昏欲睡。
無閑的人這會兒都在忙碌,有閑的人這會兒都在午休,隻有極少數真的有事情想要燒香或不睡午覺的人,才會來到城隍廟。
城隍廟在一個小坡上。
宋遊這回吸取了上回與周雷公打交道的經驗,無論如何,先把禮節做到位,於是從外面買了三支香,打算敬給城隍,免得城隍大人說他無禮。
不過剛想往上走,卻有人攔住了他。
“後生!
”
攔住他的是一個老丈。
這個老丈看起來像是廟祝,又不太像,年紀不小,在城隍廟門口擺了個攤,專門賣香,來來往往的人都得從他這裡買香。
“要在這裡上香可不能自己帶香,自己帶的香不靈驗!
”
宋遊一聽,反倒愣了。
這說法有些新奇。
於是轉身笑著對這老丈行了一禮,問道:“請問老丈,為何從外面帶香進來便不靈驗呢?
這裡邊有何講究?
”
“你心不誠!
”
“為何從外面帶香,心就不誠呢?
”
“我們的香更好些!
”
“原來如此。
”
宋遊便明白了,笑了笑,又看了看自己買的香,才對老丈說:“在下隻是來求個心安,不求靈驗。
”
“不行!
”
老丈頓時有些急了,眼睛一瞪,竟也有了幾分兇相:“從外面帶來的香,就隻能在外面燒,就插在這路邊,要想進去燒,就隻能從這裡買香,你帶自己的香進去燒,是對城隍老爺不敬,我可不能讓伱進去!
”
作勢有來拉他的想法。
“……”
宋遊看著這位老人,停下腳步,想了想,這才微微一笑:“那在下就在老丈這裡買三炷香。
不過在下初來長京,對城隍老爺並不熟悉,不知老丈可否為在下介紹一下,免得對城隍老爺失敬。
”
“你點了香,就敬了神了!
”
老丈雖如此說道,但看見這人手裡拿著錢,卻沒有要買的意思,還是開了口,指著旁邊:“你買這種大香,我就講給你聽。
”
“大香多少錢?
”
“百錢一支。
”
“這可真貴。
”
“這才靈驗呢!
”
“那好吧……”
宋遊想了想,揣回了銅錢,轉而從袖子裡拿出一小塊銀子,大概三四錢的樣子。
還是捏在手上。
“現在的城隍老爺以前是上上位皇帝陛下的國丈,不過這位國丈的身體不太好,在皇後娘娘受封皇後的當天,本來該享福了,卻因為高興過度突然一下暈倒過去沒醒過來,就死了。
當時的皇帝陛下也很難過,所以封他為長京的城隍,受長京香火。
”
“是這麽來的啊……”
“不信你去問別人!
”
“原先長京沒有城隍嗎?
”
“怎麽會沒有?
定是有的呀!
”
“那原先的城隍老爺呢?
”
“定是升官了呀!
”
“謝過老丈。
”
宋遊笑眯眯的,遞出這塊銀子,買了三支大香:“貓兒可以帶進去吧?
”
“貓兒……”
“我可沒要老丈找錢。
”
“不許跳上神台!
”
“自然……”
道人這才走上石階。
走到一半,三花貓悄悄拉了拉他的褲腳,仰頭看他,眼神擔憂。
這小貓兒……
宋遊搖了搖頭,對她說道:
“假錢。
”
隨即繼續往前走。
不愧曾是國丈,這間城隍廟很大,比很多寺院還大,金碧輝煌,氣派得很。
進去要先進一道牌坊,然後是個院子,院子旁邊有小廟,半人高,供奉土地公之類的小神,正前方的主殿紅柱金牆琉璃瓦,廟門大開,中間供奉的便是城隍老爺了,身旁兩位輔官,神殿左右則是六位武官神像。
宋遊跨門而入。
三花貓也是見過雷公的貓了,膽子大了不少,跟著跨進去,隻是不往中間走,隻過了門檻就坐了下來,看宋遊,也看那尊金燦燦的神像。
現在果然無人。
中午點的香火剛剛燒完,隻剩下香火中密密麻麻插的無數焦黑的竹簽,上邊還留著一點香。
光明燈燃著,給人點香用。
宋遊拿了三支大香,卻不點燃,隻把香隨意放在旁邊。
“請城隍出來一見!
”
聲音不大,卻好似回蕩不絕。
神台之上,城隍神像本就金燦燦的,仿佛黃金澆築而成,威嚴無比,此時流光溢彩,雲霧升騰,更是神氣。
又聽怦然一聲,神殿大門也關上了。
這殿中便隻剩下光明燈的微弱光亮,以及側窗透進來的一束天光,映出這殿中灰塵無數。
煙飛霧繞,神像活了過來,低頭居高臨下的盯著下方一人一貓。
“何人呼喚本神?
”
“在下姓宋名遊,逸州靈泉縣一山人。
”宋遊行了一禮,“城隍大人,有禮了。
”
“喚我何事?
又為何帶隻貓妖?
”
“此乃三花娘娘,不曾做過壞事。
”宋遊頓了一下,開門見山,“在下初來長京,聽說長京城內妖鬼橫行,膽大包天,不僅謀害朝廷要員,民間也有民眾受其謀害,於是在下不解,長京既有城隍,為何還有此事,特來看看。
”
“你是來質問本神的?
”
“質問談不上。
”宋遊頓了頓,“隻是城隍大人本是一城的守護神,卻沒盡到守護職責,所以想來問問,可是城隍大人有了難處?
”
“你是哪裡的傳承,竟敢質問本神?
”
“陰陽山,伏龍觀。
”
“……”
城隍威嚴頓消,雲霧散去。
恍惚間,那神台上的神像又恢復了原樣,不過身旁已出現了一道身影,是個老者,穿著官袍,長得比宋遊還要矮些。
“不知伏龍觀上仙來訪,恕罪恕罪。
”
“城隍大人也知曉我伏龍觀?
”
宋遊倒是有些意外。
此時的城隍還與地府無關,不過也已經完成了從自然神到人神的轉變,也被道教天宮所收編。
雖不是每座城都有城隍,可隻要有城隍的,城隍便往往是由歷史人傑擔任,或是高風亮節,或是德行出眾,或是文武之一有蓋世之才,是一城的守護神靈,十分重要。
長京作為大晏帝都,城隍聽說過伏龍觀是比較正常的,可一來這位城隍上位時間不長,二來這位一看就知道與其他城隍不一樣,居然也知曉伏龍觀。
隻見城隍拱手施禮,回應道:“伏龍觀大名鼎鼎,自然知曉。
”
“你見過家師?
”
“有幸見過一面……”
城隍老爺快把腰躬地上去了。
“也好。
”
前人施暴,後人乘涼。
這樣就好說話多了。
宋遊少有的為自家老道點了個讚。
“仙師說的長京城內妖鬼作亂一事,於情於理,確實歸小神所管。
”城隍老爺露出難處,“隻是小神也有難處。
”
“說來聽聽。
”
“一來那些不是小妖小鬼,沒那麽容易緝拿,此前禮部官員和長京縣令都有上書,想請小神幫忙讓這些妖鬼伏法。
”城隍假裝擦汗,“然而此時北方因為戰事群魔亂舞,天宮雷部正神都去北方了……”
“這我倒是有聽說。
”
宋遊說著轉頭看了看廟子左右各三位總共六位的武官:“難道這城隍廟的香火都被城隍大人獨吞了,幾位武官大人都餓得隻剩空像了?
”
“這……這倒沒有……”
城隍尷尬說道,左看右看,猶疑許久,才說:“這就要說到另外的難處了。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