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男生 武俠仙俠 我本無意成仙

《我本無意成仙》第692章 江上來寒

我本無意成仙 金色茉莉花 3927 2024-02-19 16:24

  第692章 江上來寒

  柳江邊上,山水相映,風景如畫。

  偶有嘹亮山歌,回蕩群山之間,不知是從山中來還是從江上來。

  道人盤坐江邊一棵樹下,面前架著一口小竈,正點著火,女童彎腰蹲在江邊淘米。

  “等你的傷養好了還是三花娘娘用白鶴送你去鼎山嗎?

  “時間沒有那麽著急。
我的傷用不了多久就能徹底痊愈。
”道人為小竈中添著乾柴,乾柴已經被三花娘娘折成了小段,長度剛好和石頭小竈差不多,他隻需拾起來扔進竈中即可,十分方便,“我們慢慢走去,慢慢回來也是可以的。

  “不著急喵?

  “是啊……”

  宋遊繼續為小竈中扔柴。

  按著他的想法,如今所剩之事,屬於二十年間的,屬於山下人間的,已經隻剩下請天帝退位這一件了。

  然而如今的天帝在天上已然沒了可用之力,無德之神的力量也已經消耗殆盡,這已經成了一件並不困難的事情。

  至於其後的事,要麽不屬於這二十年間,要麽不屬於這山下人間——無論是監察神靈對人間發展的幹擾,還是洞察人間、在適當的時候引導歷史進程,宋遊都能在回到伏龍觀之後、在陰陽山上完成它。

  那將消耗他漫長的餘生。

  “你不要動,不要燒火,什麽都不要做,讓三花娘娘來就可以了!

  三花娘娘端著小鍋走了回來,鍋中已裝了半鍋米和水,她看了看小竈裡的火,又看了看正在將小木枝往竈中扔的道人:

  “伱沒有三花娘娘燒得好!

  女童說著這句話時,是一臉的嚴肅,不知怎的,卻又忍不住回頭,看向身後遠處。

  身後是何處?

  這次他們從逸州來,乘鶴飛到栩州,十九年前的他們也是從逸州來,走路去栩州中間道人教她火法,教她燒火,告知她要從燒火中感悟火焰的靈韻和火行法術的真諦,初時的她在這件事上做得並不好,火焰常常熄滅,常常冒出黑煙,不聽她的話。

  如今回首一望,連綿群山,好像有一座就是原先那一座,又好像看見的就是從前。

  “自是比不過三花娘娘的。

  “……”

  三花娘娘將小鍋放在竈上,撓了撓頭,沒有說什麽,隻從旁邊拿起一條買來的臘肉與幾顆燕豆,便又往江邊去了。

  這是道士新教她的菜譜——

  燕豆臘肉燜乾飯。

  說是叫孔乾飯。

  三花娘娘不知道為什麽叫這個名字,但她夜裡偷偷用臘耗子試過,很好吃,今天又用買的臘豬兒肉做給道士吃。

  農家自己做的臘肉,做成之後便掛在竈屋梁上,每日做飯生煙,使得臘肉上覆蓋了一層厚厚的黑灰,吃前須得將之洗淨。

  於是江邊又傳來了刷洗的聲音。

  三花娘娘胳膊細細的,力氣卻很大,鉚足了勁刷洗著。

  “刷、刷、刷……”

  要按她想,隻是一些黑黢黢的灰灰,比地上的灰塵泥巴還要乾淨不少,吃到嘴裡也不會吱吱叫,吃一點到肚皮裡也沒什麽,不過這個道士過場實在很多,就是這樣,他也不願意吃。

  沒有辦法,隻能將就他。

  “累不到三花娘娘……

  “也冷不到三花娘娘……”

  不太明顯的疲倦和冬日江水的刺骨寒被迅速驅散。

  隻是刷著刷著,三花娘娘的動作忽然停了下來,擡頭看向前方江面上——

  江水仍舊碧綠,在這無風時候,平靜無波,隻生著一點寒氣,倒映著兩岸千奇百怪的群山,可在上遊一些的位置,卻有一個木盆順著江水漂流而下,逐漸往她這邊來。

  “唔?

  三花娘娘直盯著那方,吸了吸鼻子。

  就在這時,江上起了哭聲。

  “哇……”

  三花娘娘神情一凝,放下手中臘肉。

  “撲撲撲……”

  一隻燕子飛了過來。

  片刻之後——

  江上木盆遵從她的邀請,飄到了她面前來,顯出裡面躺著的一個嬰幼兒。

  女童頓時回頭,看向道人。

  “是個小人兒!

  道人則已起身,拄杖走來。

  走到江邊,彎腰抱起盆中孩童。

  “哇……”

  孩子繼續大哭著。

  道人細細查看。

  三花娘娘也直盯著他。

  這名孩童已經開始長牙,看起來估計有半歲多了,不到一歲,算是嬰兒,應該已經斷了奶,身上裹著衣裳以及粗布片,除此以外盆中沒有別的東西,在這寒冬時節,臉被凍得發紫。

  “是個女孩。

  道人對身邊格外關切的女童說。

  “女孩!
”三花娘娘神情嚴肅又不解,“女孩怎麽會在河裡?

  “哇……”

  “別哭了……”

  道人摸了摸女嬰的臉,語氣溫柔。

  女嬰好似聽得懂,哭聲頓止。

  “應是被人丟棄的。

  “被人丟掉的?
不要了?

  “我猜……”

  “她媽媽不要她了喵?

  “也許……”

  “為什麽不要自己的孩子?
貓都不會不要自己的孩子。

  “誰知道呢……”

  宋遊低頭看著這名女嬰。

  人間常有棄女嬰的,好比雲頂山下、鏡島湖中,如今世道亂,丟棄女嬰的也許還要更多些。

  這名女嬰身上衣裳布片的布料都很一般,看得出家境並不富裕,已經不是剛出世的嬰兒了。
養到了斷奶的時候,也沒有像是尋常人丟棄女嬰一樣直接扔進河裡溺亡,而是用了一個木盆,順流而下,怕也心存一些希望。

  不知家中其他人如何,孩子的母親多多少少應該是有些無奈的。

  道人抱著女嬰仔細查看,很巧的是,這名女嬰的根骨天資倒是不錯。

  簡直像是天定的一般。

  “在此相遇,實是緣分,你從江上來,便以江為姓,今日大雪,冬寒刺骨,就叫江寒吧。

  “!

  三花娘娘神情嚴肅的看著他們。

  貓兒這種動物向來尊老愛幼,三花娘娘又很有同情心同理心,自然從女嬰身上移不開目光。

  “我們要把她撿走喵?

  “三花娘娘不是已經將她撿起來了嗎?

  “要把她帶走嗎?

  “緣分如此。
”道人說道,“她沒了媽媽,不帶她走的話,她很快就會死掉的。

  “要帶回陰陽山嗎?

  “三花娘娘意下如何?

  “三花娘娘覺得她很可憐!
”三花娘娘看著女嬰,“和沒有媽媽的小貓崽子一樣……”

  “那便遵循緣分吧。

  道人對她說道:“如此一來,三花娘娘就不再是最小的了。

  “!

  女童神情一凝。

  “既然她是三花娘娘撿來的,今後便得勞煩三花娘娘多多照顧了。
”道人繼續看著她說,“先從將午飯煮成稀粥開始吧。

  “煮成稀飯喵?

  “得稀一點。

  “好的!

  三花娘娘再次踮起腳尖,仰頭看了眼道人懷裡的女嬰,連忙撿起江中木盆,又繼續忙活了。

  這次忙活得格外起勁。

  不僅如此,中間還多次回頭,往身後看。

  於是孔乾飯被煮成了魚粥,三花娘娘先是拿出自己在西域買的小方毯子,用來給女嬰墊著,拿出了道士的毛毯,將之裹著,又很自覺的肩負起了自己作為大貓、撿拾者和長輩的責任,用杓子一下一下為她喝粥,每一次都要吹涼再喂。

  甚至於自己都忘了吃。

  而她一點不覺得累,反倒覺得十分好玩一樣,樂在其中。

  “她不叫了!

  “那是哭……”

  “她不哭了!

  “她因為害怕、沒有依靠、饑餓與寒冷才哭泣,好尋找依靠,如今見到了人,不害怕了,也不餓不冷了,自然便不哭了。

  “三花娘娘覺得你說得有道理……”

  三花娘娘擡頭盯著他說,又低頭盯著女嬰,對她說道:“你叫江寒,我是三花娘娘。

  “吧唧……”

  女嬰吧唧著嘴。

  “刷!

  三花娘娘又擡起頭,看向道人:“可是她也不說話。

  “她太小了,還不會說話。

  “喵?
”三花娘娘睜大眼睛驚疑不解,“她不是小人喵?
小人怎麽不會說話?

  “三花娘娘也不是生來就會說話的啊。

  “三花娘娘是貓,這是人話,三花娘娘生下來當然不會說人話。
”三花娘娘有理有據,“她是人,生下來就會說人話。

  “人也不是生下來就會說人話的。

  “可是貓兒生下來就會貓叫。

  “那也需要慢慢學。

  “唔……”

  女童嚴肅的盯著他,不太相信,但又覺得他不像是在騙自己,隻好如實說道:“三花娘娘不記得了。

  “這小家夥可能也快一歲了,按照正常人的發育,也該是學說話的時候了。
”道人端碗坐在樹下,“若是想聽她說話,三花娘娘可以試著教她一些簡單的詞,教她說話。

  “教她一些簡單的詞!

  “比如吃飯,餓了,三花娘娘。
”道人輕聲對她說道,“每個人小的時候,父母長輩都是這麽教的,聽說貓兒小的時候,也是由大貓這麽一聲聲教它叫的。
如今她沒有父母,在下又身體尚虛,便隻得靠三花娘娘了。

  道人說著頓了一下,不禁搖頭:“不知不覺,三花娘娘也成了大貓大人,可以當老師長輩了。

  “沒問題!

  三花娘娘聲音十分堅決,心中不斷回想的則是“大貓大人”、“老師長輩”這幾個詞。

  道人微微一笑,便閉上了眼睛。

  如果一切順利的話,這名女嬰大概會成為伏龍觀的下一代傳人。
恰好陰陽山伏龍觀代代相傳,一代男一代女,她也合適。

  樹下遮風冬日午後,飯後犯困,正適合眯一覺,修養傷勢。

  迷迷糊糊之間,聽見了身邊傳來的聲音。

  “耗子……

  “這是耗子……

  “你說!
耗!
子!

  “……”

  道人微微睜開眼睛。

  看見女嬰裹著毛毯,躺在布毯上,睜著一雙烏溜溜黑夜般的眼睛,一眨不眨的盯著面前女童看,而三花娘娘一臉嚴肅,手中抓著一隻像是還沒完全長大的耗子,在女嬰面前晃來晃去。

  “……”

  道人沉默了下,隱隱有種不祥的預感。

  ……

  江邊半月,寒意越重。

  道人終於吃上了孔乾飯。

  肥瘦相間的臘肉被切成小丁,瘦的部分是誘人的紅,肥的部分則半透明,燕豆也被切成小丁,呈淺黃色,混雜在粒粒分明的米飯中,幾種食材的香味在高溫和油的作用下達成了完美的融合,簡單而又美味。

  三花娘娘依然給小女嬰熬了魚粥,在喂魚粥的同時,卻又忍不住偷偷給她吃點臘肉、燕豆和乾飯,美其名曰給她吃點好的。

  一邊喂她,一邊觀察,看她會不會被自己給喂死。

  宋遊起初還真有些擔心。

  然而這名女嬰似乎格外皮實,一點異樣也沒有,反倒在羊毛氈上爬來爬去,嘴裡還模糊不清的念叨著:

  “耗子……

  “耗子……”

  道人面無表情,內心沉重。

  身邊女童則端正坐著,端碗拿杓,用餘光悄悄瞄著自家道士,期待從他口中聽到對自己的誇獎,或者對於此事的驚訝。

  道人專心享用美食,自然是看不見的。

  (本章完)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