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眼農女團寵日常》第605章 第604話 離開
第605章 第604話 離開
祈康富那兒幾十隻的豬都還沒到能出欄的時候呢,要他現在就將那些豬給賣了他可舍不得,讓別人養他又不放心,全趕進京那也不現實。
“爹,我這邊豬場實在放不下,我媳婦那兒食鋪來的都是老主顧了,去京城再開一間倒是可以, 家裡現在銀子倒是夠,可是客人沒了呀爹。
”
不提他這邊他是怎麽都舍不得現在走,就說他媳婦兒那頭,他媳婦兒的手藝憑良心說,不是那頂頂好的,之所以現在食鋪的生意不錯, 一是佔著食鋪所在的位置,二是有他們自己家作坊的東西撐著。
比如清湯面, 他媳婦會在面上鋪點切成薄片的鹵肉。
他們家的鹵肉味道那叫一絕, 可清湯面並不是隻一家在做,就添個幾片鹵肉,他們也不好將價調高多少,否則那些學子們的嘴,那是比鋼刀還要厲害。
說白了,他媳婦開的食鋪,講的是一個佔著地裡優勢的薄利多銷,如果將這食鋪給移到京城去···
一是未必還能有這樣好的位置,二嘛,他可是聽說京中的各食鋪和酒樓都是祖傳下來的手藝人,就他媳婦那手藝,不是他埋汰自個媳婦,和人家祖傳的手藝那是真不夠看。
還有個最大的問題,京中的鋪子那租金貴呀,他們這薄利多銷的食鋪,他媳婦兒累死可能都沒法掙回本。
所以夫婦倆商議後, 還是決定先不跟著進京了,反正永安城離著京城也不算太遠,平日裡要去看望爹也就一天一夜的事。
再說了,大哥一家的作坊可全在村裡,他們都走了他總感覺不是太好,以後他還在村裡,好歹著也能幫盯著不是。
祈老頭看祈康富和李琴都堅持,也就沒再多勸,子孫自有子孫福嘛。
次日,長長的隊伍以銀仔為首,浩浩蕩蕩的朝著村外而去。
整個祈家村的人都出來相送,裡正柱著拐由祈文方扶著站在村口一直默送到大隊伍消失。
“四叔,回吧。
”
頓了下,見裡正依舊望著已經沒了人影的路口,祈文方以為裡正是舍不得祈老頭和祈寶兒,又勸道:“文祿會和寶兒進京這咱不是都有數嘛四叔,這兒離著京城又不遠,文祿的根在這呢,他肯定會回來的。
”
裡正嘴角抽了抽,甩開祈文方的手沒好氣的轉身就走。
這···怎生氣了?
祈文方忙追了過去再次扶住祈開山, 老爺子都已經八十多了,要是嗑個跌個那可怎整。
這回祈開山沒再甩開祈文方,隻是語氣不怎樣的說:“你哪看出來我是不舍了?
我高興著呢,寶兒擱家裡待了這麽久,我都擔心她不願進京,好在皇上隻是下了口諭。
”
祈文方:“?
?
?
”
不用回頭,祈開山也知道自家這個大侄子沒明白他的意思,注意了下左右,看到大家都已經散了的該上工的去上工,回家的回家,他們身邊已經沒人,這才小聲的繼續說:
“寶兒當初為什麽離開咱不曉得,但能肯定的是,寶兒是自個走的,否則當時安子就不是自個回來。
那時我心裡可是怕得不成,安子回來後就接了命令去五城之一的永定城,所以我們祈氏一族的安全不用擔心,我擔心的是寶兒。
”
祈開山站定,目光遙望向京城方向,“天子,有幾個是真正大度的呢?
”
祈文方:“……”差點就大不孝的去捂四叔的嘴。
皇上豈是他們能議論的!
好在祈開山也隻是似乎一時腦子發昏的感歎了句,又繼續闆起了臉往前走。
“我呀,是擔心寶兒使性子會惹到皇上,便是皇上大度的不在意,寶兒那時榮寵太過,想來盯著她的人不少,這可是送上門的把柄,我就怕有人會以此事來害寶兒。
京中的事咱也不知道,也不曉得後來是不是有發生過我擔心的事,好在結果是喜人的,寶兒被封了大郡主,皇上還賞賜了京外的莊子和京裡的鋪子。
按說,寶兒回來就該進宮去給皇上報個平安,也要謝下九年前的恩。
”
祈開山靜音,好半天沒再吱聲。
不過祈文方知道四叔沒說出來的話,這些天四叔在家已經嘀咕過好幾次。
寶兒回來後跟沒事人一樣的直接擱家裡蹲,一點沒要進京的打算不說,平日裡有人來求見她也從來不見。
不過在祈文方看來,後面一點倒沒什麽。
近期來求見的都是永安城裡的官員或是官員家眷,還有一眾商戶與商戶的家眷。
隨便扯一個出來都比寶兒的品級低,寶兒不見他們誰也說不得什麽。
不過嘛,因著寶兒這態度,外面倒是對寶兒有了不少的傳言;好在都不算壞,頂了天就是說寶兒性子清冷。
祈文方沒有為官,也沒去過幾個大地方,來了現在的祈家村後,他依舊還是在村裡的堂當先生。
雖是舉人,但講真,他的見識與遠見這些還不如連個童生都不是的祈老頭和祈開山。
所以,很多事他都隻能看到個表面。
就如祈寶兒回來後擱家裡蹲這事兒,在他看來,他就覺得沒啥;外界有祈寶兒傳聞這事兒,他也覺得頂了天就是個性子清冷不好接觸,反而還省了寶兒與人打交道呢。
都已經年紀不小的人,再說大侄子反正也到不了那層面去,祈開山索性的沒再多說。
他不知,另一頭剛拐入進京的官道上的馬車內,祈老頭也正和田老太聊這個。
要說到擔心,祈老頭比祈開山更擔心,祈寶兒可是他親孫女。
不過這丫寵孫女無底線,說句那啥的話,祈寶兒就是說要造反,祈老頭都能立馬給她去準備糧草。
“好在皇上瞅著是沒生氣,要是直接下的聖旨,那就麻煩了。
”
田老太一臉懵的表示不懂。
祈老頭說:“這個我原本也不曉得,是祈管家教我的;像這種皇上要想見什麽人,如果是口諭就說明皇上隻是急但沒生氣,要是直接下旨,那就是生氣了。
”
“啊?
?
”
還有這說道啊?
“可不,所以隻要是離得近的,皇上要是下了旨要見什麽人,那京中所有人就都知道這人是惹到了皇上,以後做事兒啊,可就甭想太順利了。
相反著,皇上如果隻是口諭,說明皇上心裡掂著這人,這是重視。
”
甭看聖旨和口諭好像聖旨要更牛掰,可有時,倆的作用卻是正好相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