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4章 丞相啊丞相
文武百官相隨,隊伍繼續起行,進入長安。
今天是蕭遠親征鬼族、班師回朝的日子,整個長安城出現了空前的盛況。
這裡畢竟是京都,人口繁盛不是郡縣可比的,百姓情緒高漲,因熱烈程度,甚至引發了不少的擁擠騷亂情況。
若非葉誠親自坐鎮,到處都有官兵在維持秩序,恐怕整個長安要出現不少亂子。
外面人聲鼎沸,入耳盡是百姓的高呼,什麽大秦萬年,陛下萬歲,秦軍威武之類的。
此等沸騰場景,規模之大,遠不是之前安陽那些郡城可比,蕭遠挑開窗簾隨意看了看,入目人山人海,各色百姓都在揮舞著手臂呐喊。
不由說道:“有誰組織嗎?
”
“朝廷並未有任何組織。
”陸雲煙在他身邊說道:“王兄,此乃天下民心所望,全國百姓,都在慶祝王兄凱旋。
”
蕭遠點點頭,放下窗簾。
下意識看了眼眾女。
顧雪正和鍾朵朵說著什麽,不時掩嘴。
沐憐影依舊清清冷冷的,隻是美眸微動間,總會瞟向蕭遠。
黃雲薇、雲月容老老實實的。
嘖,陸雲煙這後宮治理的這麽好嗎,穩的一批啊。
不然以趙輕曼的嬌媚,此刻恐怕早就撲過來膩在懷裡纏著了。
正宮面前,屬實不敢造次啊。
一路回到皇宮,蕭遠剛與夫人們團聚,屁股還沒坐熱,便有人前來匯報:“陛下,丞相求見。
”
“知道了。
”蕭遠無奈,朝眾女苦笑道:“別忘了晚上一起吃飯。
”
說著便起身離開了這裡。
自己心愛的男人剛回來,還沒來得及親熱呢,趙輕曼滿臉幽怨道:“劉相也真是的,陛下遠征那麽辛苦,這才剛剛回都呢!
”
“好了。
”陸雲煙道:“陛下離都近一年,丞相必然有許多大事要商量。
”
“是。
”趙輕曼低低應了一聲。
皇宮書房。
蕭遠來的時候,劉玉之已經在殿外等候有一會了。
“陛下。
”見到他,後者自然拱手彎腰。
“相國不必多禮,書房說話。
”蕭遠邁步走入。
進來之後,蕭遠落座,劉玉之則是老樣子,開始從官服袖口掏出公文。
蕭遠趕忙說道:“丞相,你能一次性全部拿出來嗎,朕實在是有些擔心,你這袖口裡的公文取之不盡。
”
“陛下說笑了。
”劉玉之乾笑了笑了,依言所行,一共得有好幾本,恭敬放於桌案。
蕭遠拿起第一封,展開細看了下去,同時說道:“丞相別站著,坐。
”
“謝陛下。
”劉玉之於下手邊落座。
不多時,侍衛也端來了茶水。
此公文內容,是關乎貨幣統一之後的匯總,及國家鑄幣相關事務。
蕭遠邊看,劉玉之邊在下面說道:“於元年始,至今,全國貨幣已經完全統一,所有列國舊幣皆已回收重鑄。
”
“在商業、生活、物品等交易上,地方郡縣,及鄉村,乃至偏僻山溝,百姓都已隻用新幣。
”
“恩。
”蕭遠邊聽邊點頭:“在國家貨幣發行上,一定要保證銅錢的價值及白銀的兌率。
”
“是,臣明白,陛下放心。
”劉玉之道。
蕭遠接著打開第二封,這是一份與民生相關的公文匯總,內容主要為中原大地在亂戰平息之後,從山河統一至今,各地方荒蕪田畝的重新耕種情況。
劉玉之同樣匯報道:“於元年始,在陛下政令之下,國家一直推行利民惠民政策,使得大範圍流離失所的百姓重新回歸家園,開墾荒田耕種。
”
“賴陛下神武,這兩年風調雨順,尤其今年秋收,各地糧產呈爆發式增高,大地一片昌榮,那些飽經戰亂的各個地方,已經恢復生機。
”
“好!
”蕭遠看到這裡,聽到這裡,無疑是激動的,隻要是個明君,是個好皇帝,此等消息,就沒有不高興的。
他說道:“那些飽受戰爭之苦,荒田重新開墾耕種的各郡縣,三年免稅的政策不變,朕要做的,不是天下百姓能吃口飽飯,而是家家戶戶皆能吃飽穿暖,家家戶戶皆有餘糧!
”
劉玉之聞言,心中一震,正色施禮道:“陛下聖明,大秦盛世不遠矣!
”
“這還需丞相勞心勞力啊。
”蕭遠道。
“能輔佐陛下,使天下清明,臣,死而無憾!
”
“丞相莫要言死。
”蕭遠正色下來,劉玉之已經有些老了,是一種憂國憂民的老,以他的年紀,其實不該有這種狀態。
“是。
”劉玉之應了一聲,心中一暖。
在他心裡,能遇到蕭遠,已此生無憾了。
君臣二人對視一眼後,蕭遠繼續打開第三份公文。
這是一道關乎建設的政務總結。
內容包含了一些地方的水庫灌溉情況、橋梁、公路、驛站情況等。
劉玉之再次匯報道:“列國戰亂久矣,陛下雖掃平四海,廓清天下,但受戰爭肆虐,許多地方都滿目瘡痍、百廢待興,好在,現在全國上下一心,歷經一年多的時間,將苦難之地的乾涸水庫重新引水,將毀壞之橋梁重新修架,縣鄉的公路驛站亦都有設立。
”
不要以為這是大興土木,其實並不是,而是一些東西非做不可。
就像水,沒有它,就沒有農田的收獲。
沒有公路,就沒有交通商貿。
沒有驛站,就無法進行書信的傳遞。
“好!
”蕭遠再度點頭,由衷說道:“這兩年,工部雖耗資甚大,但這真金白銀全都用在了刀刃上,張景瑞勞苦功高啊。
”
“是的陛下。
”劉玉之表示讚同:“另外,還有濟陽方面,自陛下收復東夷後,至今,那裡的發展已經快要趨向於其他普通郡縣了,商業往來更是較為繁盛,地方百姓擺脫了以前的奴隸身份,有了自己的田畝,都在歌頌大秦,歌頌陛下。
”
“張善平值得嘉獎。
”蕭遠說了一句,忽的話鋒一轉:“對了,咱們武德元年的那個新科狀元如何了。
”
“陛下是說王元舉嗎?
”劉玉之頓了頓,道:“以臣之見,此子頗有治政才略,或可委以重任。
”
蕭遠考慮了一下,微微搖頭:“這才一年多啊,算了,再讓他在縣令職上磨練些時日吧。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