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軍騎兵兵分兩路,分别從右翼大軍的左右兩邊沖出。
馬岱在左,王永吉在右。
“等!
”
他們進入戰場後并沒有第一時間加入戰鬥,而是降低戰馬的奔跑速度,觀察對方騎兵的動态。
至于關甯軍的巴克勇,則繼續被黃得功雪藏在陣中。
巴克勇不出戰的作用比出戰的作用要大很多。
一旦巴克勇被他派向戰場,在多铎眼裡他就失去了最後一張底牌。
到時候對方就能全軍壓上。
那時無論勝敗,都不是他想看到的局面。
如果勝了,也隻是在正面擊退了建奴,而不是擊潰,無法擴大戰果。
因為他隻有萬餘騎兵,建奴騎兵數量是他的數倍,貿然派騎兵追擊不但無法擴大戰果,甚至有葬送騎兵的風險。
如果敗了,功虧一篑!
所有的計謀全都白費了,尤其是聲東擊西的策略。
因為皇帝和朝廷的目标不是眼前的多铎,而是密雲一帶的多爾衮!
黃得功不敢多想,收回心思後将目光看向戰場。
建奴騎兵同樣兵分兩路,從左翼大軍的左右兩邊同時沖向戰場。
他們出陣後立刻提高速度,加速沖向明軍右翼的兩側。
巴克勇拿着千裡眼掃了一眼,臉色有些難看:“黃大人,建奴兵力至少在五萬以上。
”
“中軍至少有兩萬人,左右兩翼各有一萬五千人。
其中四成步兵,六成騎兵兵,恐怕馬岱和王永吉不是他們的對手!
”
黃得功沒說話,隻是輕輕點了點頭。
他當然知道馬岱和王永吉不是建奴騎兵的對手,派他們上場隻是幹擾對方,而不是與對方纏鬥。
就在他們說話的同時,建奴騎兵已經沖到了明軍右翼大軍的兩側。
砰!
明軍右翼兩側的步兵率先開火。
因為大部分戰車都被集中到了正面,所以兩側戰車數量很少。
他們躲在數量稀疏的戰車後面,操作手中的火器,對着建奴騎兵自由射擊。
雖然鳥铳和佛朗機的射程比弓箭遠,但明軍第一輪射擊并沒有太多收獲。
除了将幾個建奴騎兵擊落馬下,射傷十幾人外,再無其他收獲。
究其原因是區域防守的兵力相對較少。
以一萬人排兵布陣為例,如果橫向有五百人,那麼縱向隻有二十人!
沒錯,是二十個人!
如果橫向一千人,那麼縱向隻有十個人了。
古代行軍打仗,如果沒有地形限制,大部分都是橫向列陣,也就是橫向人數比縱向多。
這麼做有兩個原因,一是既能保持正面人數多,同時又有縱深防禦,二是盡量防止潰敗。
為什麼會潰敗?
什麼人會率先逃跑?
第一個問題很好回答,打不過對方或者心生恐懼就會潰敗。
.
第二個問題更好回答,大部分時候,率先逃跑的是觀戰之人。
兩軍步兵對壘時的情況與影視劇中的情況不太一樣(遭遇戰除外),并不會沖入對方軍陣,像一鍋粥似的混在一起亂鬥。
隻有沒經過陣法訓練的烏合之衆,才會沖到一起混戰。
實際上雙方的戰鬥會持續在一條線上,這條彎彎曲曲的線兩旁是雙方士兵。
前面的人死了,後面的人會補上去。
如果沒人補上去,就表明這一處已經被敵人突破。
随着突破的地方越來越多,敵人會被分割包圍,或者投降,或被殺死。
兩軍對壘時,前面的士兵在士氣和運動産生的腎上腺素幫助下,基本不會逃跑。
他們會越戰越勇,心中的恐懼也會因為憤怒變成士氣。
但是後面的士兵就不一樣了。
在沒輪到他們動手前,他們隻是戰場戰鬥的看客,觀戰之人。
如果前面隊友占優勢還好,他們會興奮,躍躍欲試。
如果前面的隊友一個接一個的受傷,被殺死。
在鮮血和殘肢斷骸的刺激下,在死亡的威脅下,這些觀戰之人會産生恐懼心理。
意志不堅定的人會轉身就跑!
意志稍微堅定的人本就猶豫,見有人帶頭逃跑,他們會跟上去逃跑。
意志堅定的人就算想堅持也堅持不下去了,一樣會逃跑。
觀戰的人逃跑後,那些在前面厮殺的人會受到影響,反應快的會逃跑,反應慢的會被殺。
這也是為什麼會讓猛士在前面沖鋒的原因,沒有之一!
明軍右翼的排兵布陣非常常規,正面是五十輛戰車,每兩輛戰車組成一個小陣。
兩個側面各有三輛戰車,進攻時會操作戰車向前推進,遇到側翼來敵時會調整戰車方向,讓盾牌那邊朝外禦敵。
側面三輛戰車的士兵,再加上身後支援的士兵,加起來也不過一百多人。
而沖過來的建奴騎兵有數千之衆!
可能有人會問,為什麼不把戰車平均分配;或者說,既然有錢了,為什麼不造更多的戰車,争取正面和左右兩翼數量相等。
都知道側翼弱,但正面如果被突破的話,側翼就算有再多戰車也沒什麼用。
其次,戰車越多,操作戰車的士兵也就越多。
雖然操作戰車的士兵能在停車後拿起武器參戰,但進攻時會因為都去操作戰車而導緻火力不足。
這是一個辯證的問題。
“破甲錐箭!
”明軍陣中的指揮官身穿暗甲,踩着簡易的凳子向外觀察。
他要登高查看建奴騎兵的方位。
“放!
”
見距離差不多後,他大手一揮,命令陣中的弓箭手用抛射的方式射出箭矢。
平射是不可能了,前面不是士兵就是戰車,無法平射!
一百個弓箭手組成的小方陣躲在步兵後面,他們對準指揮官令旗所指的方向快速射出箭矢。
嗖!
破空聲驟然而起!
圖賴眼神非常好,他已經發現了明軍射出的箭矢。
面對這些看似奪命的箭矢,圖賴毫不畏懼。
他快速向後看了一眼,然後與扛旗兵一起調整進攻方向。
由之前的側對明軍,改為正對明軍。
他們要用正面接下明軍的箭矢。
首先正面的甲胄都厚,其次戰馬正面也有棉甲防護,隻有正對箭矢才能降低傷害。
七十步...
嗖...百餘支箭矢落下,建奴騎兵幾乎沒收到影響。
抛射下來的箭矢威力本就沒那麼大,在甲胄的防護下,就算有傷也不緻命。
圖賴拿左手的弓在空中晃了晃,在扛旗兵旗語的指揮下,所有人都拿出了弓箭。
六十步...
“放!
”扛旗兵令旗一揮,前面的幾百人包括圖賴迅速将手中箭矢射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