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忻彈劾李邦華?
崇祯差點笑出豬叫聲!
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獄無門自來投。
他将李邦華推到首輔的位置上可不僅僅是為了推行政令,最主要的原因是用他鎮壓朝堂。
這位三朝元老,不..嚴格來說是四朝元老在朝中的影響力超乎想象。
由于明光宗朱常洛短命,所以很多時候都忽略了他的存在。
果不其然,不等崇祯發話,張忻就迎來了李邦華的反擊。
他沉聲說道:“張侍郎此言何意?
本官何時影射過皇上?
”
張忻忿忿不平道:“薊州有過兩次兵變,第一次在萬曆二十三年,時間久遠就不提了。
最近一次是在我朝二年,當時裁撤新軍是陛下同意的事,你不是影射陛下還能影射誰?
”
李邦華冷漠的盯着張忻,反問道:“我朝元年七月十四日,袁崇煥在《平台奏對》中表示新饷缺額一百二十萬兩,他袁崇煥能節約六十萬兩,戶部再籌六十萬兩就夠了!
袁崇煥又說,應該淘汰無用之兵,查明虛額。
此事交給時任遼東巡撫畢自肅和薊州巡撫王應豸負責。
隻要這兩個巡撫得到陛下和袁崇煥的支持,裁軍就會順利進行,半個月就能完成。
”
(這裡的新饷指新兵軍饷,新兵和舊兵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新舊。
薊鎮舊兵是一支擔任防守的部隊,又稱守軍。
主要任務之一是在長城沿線提供預警,也可以說是放哨兵。
薊鎮新兵屬于“實用于遼者”的部隊,雖然駐紮在薊鎮地區,卻并不承擔防禦任務。
他們本質是關甯軍的預備役,屬于戰兵(野戰部隊),待遇比守軍高!
而且是袁崇煥才有權調動的預備役。
)
“當時陛下在題本中回複:薊密水津及恒山等處新兵應否宜裁、關門馬匹應否宜減,還着督師袁崇煥及督撫衙門酌妥具奏。
”
“他袁崇煥才是裁軍的始作俑者,陛下也是受到了蠱惑!
”
“本官那句人禍明明說的是袁崇煥,你說本官影射陛下,證據何在?
”
此言一出,張忻直接傻眼。
他萬萬沒想到李邦華年紀這麼大了,竟然還能記住袁崇煥的題本内容!
這他媽哪兒說理去?
見張忻支支吾吾說不出話來,吏部尚書邱瑜站了出來:“張侍郎,李閣老為國操勞乃至病倒,你不幫李閣老做事也就罷了,反而倒打一耙污蔑閣老,該當何罪?
”
工部尚書兼禮部尚書範景文站出來說道:“陛下,内閣首輔李大人為國盡心盡力,乃國之棟梁!
刑部左侍郎張忻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誣陷忠良,其心可誅!
”
“臣請陛下治他的罪!
”
“臣附議!
”
“臣也附議!
”
有兩位内閣重臣帶頭,朝堂上一衆複讀機開始了表演。
齊聚文學
尤其是都察院。
禦史施邦曜第一個站了出來,李邦華剛從都察院左都禦史升任内閣首輔!
老領導遇到了困難,此時不幫什麼時候幫?
況且他與李邦華私交甚好,更應該幫忙。
右都禦史房可壯本來與張忻交好,但是看到張忻被群臣圍攻後,不由自主的選擇了向李邦華站隊。
一時間,朝堂上都是聲讨張忻的聲音。
張忻本人已經快被吓尿了。
他怎麼也沒想到,李邦華在朝堂上竟然有這麼大的勢力!
早知道就不彈劾了。
就算想彈劾,也該讓都察院的人彈劾。
畢竟禦史可以随意彈劾他人而不獲罪!
“張忻...你可知罪?
”等群臣群情激憤過後,崇祯慢悠悠的問。
張忻此刻腦子一片空白。
他有罪嗎?
理論上來說,有,但不是重罪。
畢竟在當時的情景下,很難不被李邦華的話繞進去。
如果有人求情,這件事大概率會不了了之。
懷就壞在滿朝文武沒有一個求情的!
張忻跪在地上低着頭,不敢說話。
“這件事稍後再議吧,當務之急是薊州駐軍和招募新兵的事。
”崇祯掃視衆臣後,将話題重新拉了回來。
“臣以為可行!
”一直沒怎麼說話的劉文耀開口了。
作為一個武将,在他的眼裡如果想守衛京師的話。
薊州是最好的駐軍地點,沒有之一。
屬于進可攻,退可守的戰略要地!
否則當初朝廷也不會把這裡選做九邊重鎮之一!
其餘武将也紛紛點頭,表示同意。
見衆人意見一緻,崇祯排版決定:“就按照李閣老的意思辦!
現在流賊退守宣府,居庸關門戶大開。
朕的意思是繼續讓定西伯去守居庸關,至于薊州總兵的缺,你們覺得誰比較合适?
”
崇祯剛提出這個問題,衆人齊刷刷看向王永吉。
王永吉本是薊遼總督,雖然現在遼沒了,但是薊還有,最适合擔任薊州總兵的人就是他。
不過...總督的權利比總兵大,王永吉勤王有功,不可能由總督降為總兵。
最佳方案是繼續讓他當總督,兼着總兵的差。
崇祯看了李邦華一眼,沒說話。
李邦華當然知道崇祯的想法,也沒說話。
其餘衆人見皇上和内閣首輔都不說話,瞬間明白了怎麼回事,于是紛紛将目光從王永吉身上挪開,看向其他方向。
吳三桂擁兵自重在朝中早不是什麼秘密,王永吉這位薊遼總督表面上是管理薊州遼東事務,實際卻是用他牽制吳三桂。
無論牽制的效果如何,都必須讓王永吉留在吳三桂身邊。
吏部尚書邱瑜想了一會,試探性的說道:“陛下,臣以為昌平總兵李守鑅(heng二聲),或者通州總兵王鳌永可以勝任。
昌平和通州之兵早已調往京師,他二人手下已無兵可用,不如調任薊州,擔任總兵一職。
”
“吳三桂和關甯軍已退守山海關,山海關總兵高第麾下現有一萬兵馬,讓他鎮守薊州最為合适!
”
“其他人還有薦舉的嗎?
”
衆人同時沉默。
無論是山海關還是薊州,對朝廷來說都非常重要,總兵的人選馬虎不得。
稍有不慎,就會萬劫不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