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狀元郎裘溫
教學樓前的空地,全都鋪著平整的水泥。
水泥地上,包裹著鞭炮的紅紙炸了滿地。
看著就喜慶。
村民全都趕了過來,不少人都在抹眼淚。
孩子們望著如此乾淨漂亮的教舍,對上學充滿了期待。
歡哥兒拉著自家祖父的手,昂著頭看他,眼中亮閃閃的。
“阿爺, 學堂好大呀,比下山村的還要大,我以後是不是都能在這裡讀書啊?
”
村長抹了把臉,眼眶微紅,啞著嗓子嗯了一聲。
何止比上山村大,他們那土胚房子, 哪能跟這個比。
就連一樓角落裡的茅廁都比那好。
歡哥兒很興奮,見小夥伴全都跑去了二樓,趕忙松開祖父的手, 顛顛的追了過去。
村長平複了下心情,朝顧南煙走過去。
顧南煙正在跟蘇文豐說話。
建學堂可是大事,作為一縣之主,就算顧南煙不是公主,他也要過來捧場的。
蘇文豐來了,崔堯自然也跟來了。
不過他閑不住,跟村裡的孩子一起跑到二樓參觀教舍了。
“顧丫頭,宋伯伯代全村謝謝你,多虧了你,咱們村才有今日的光景。
”村長的聲音有些哽咽。
“是啊,顧丫頭,咱們都得謝謝你,托你的福,我家那混小子也能做個讀書人了。
”一個黃衫婦人感激道。
士農工商, 農雖然排在第二位,卻時常被人瞧不起,連最底層的商人都比不上。
讀書人卻不一樣, 不管最後有沒有成就,都能被人高看一眼。
“可不是嗎,去年的時候,咱們連肚子都填不飽,今年卻能讓孩子讀書了,這可都是因為顧丫頭。
”另一個婦人跟著道。
眾人附和,想到一年前村裡的情景,再看看如今,簡直像做夢一般。
村民紛紛圍上前來,說著感激的話,場面變的亂糟糟的。
村長雖想攔著他們,可眾人正是心情激蕩的時候,哪能攔得住。
顧南煙卻不在意,耐心的聽著。
蘇文豐笑著退後幾步,把空間讓給村民們。
隨後轉過身,正對著由青石磚蓋成的教學樓打量。
卻見崔堯噔噔噔的跑下樓,一臉感歎的拉著他就往樓上跑。
“快快快,表哥快跟我上去看看。
”
蘇文豐被拽了個趔趄,無奈的輕斥一聲。
“多大的人了,還毛毛躁躁的。
”
上面有什麽好看的,他早就看過圖紙了, 跟樓下差不多的樣子。
蘇文豐本就忙碌,自顧南煙那幾間工廠建成後,就更忙了。
因此今日他也是卡著點過來的,來了就陪顧南煙剪彩,根本沒去樓上看過。
崔堯被他爹從小打到大,早就練就了一身鋼筋鐵骨,並沒將蘇文豐的訓斥聽進去。
“我跟你說表哥,這丫頭平日看起來扣扣搜搜的。
沒想到這回還挺下本錢,給那二樓的教舍全都鋪上了地暖。
”
地暖這種東西蘇文豐是知道的,早就在顧南煙家裡見過。
據說到了冬天,隻要有足夠的煤炭,整個屋裡暖和的跟春天一樣,一點都不冷。
而且一點煙味都沒有。
崔堯還在感歎:“你說這丫頭怎麽想的,一點學費都不收,還搞了這麽多東西,一年到頭光買煤都得花多少銀子,還有那個……”
他指了指教案上方:“這玩意兒京城都搶瘋了,有錢都買不到,她居然給裝到這小村裡來了。
”
而且一屋一個,簡直不要太奢侈。
蘇文豐聞言,順著他的手指望去。
就見一個一尺多寬的機械風扇嵌在牆上。
“還有這個。
”崔堯伸手敲了敲面前的黑闆闆。
“也不知道她哪來的這麽多想法,讓人做了這麽大一塊闆子,說是給先生教學用的。
”
他說著拿起教案上的白色粉筆,在上面亂畫一通,完事用掛在一旁的毛刷子一擦。
白色的字跡立馬消失。
崔堯砸了咂嘴:“就這些東西,若是當年爹也給我找這麽個地方,我保證一天到晚在學堂裡呆著,哪都不去!
”
這裡多好啊,冬暖夏涼的。
比茶樓都舒坦。
這回蘇文豐倒是沒反駁,十分讚同的點了點頭。
可不是嗎,別說是表弟了,就這環境,他都想留下來好好念兩天書。
而且這裡背山面水的,空氣也好。
就呆了一會,整個人都清爽許多。
“公主實乃妙人。
”蘇文豐再次感歎。
這麽好的環境,不出兩個舉人都對不起公主的良苦用心。
不過……
“公主可請好先生了?
”蘇文豐問道。
之前他知道這事的時候,本想幫著找兩個先生的。
明山城的舉人沒幾個,秀才還是不少的。
況且教幾個孩子而已,秀才也足夠了。
不過顧南煙沒讓他幫忙,他覺著這也不是難事,就沒再管。
“這我就不知道了。
”
崔堯心不在焉的打量著屋內擺設。
他最近都住在縣衙裡,沒怎麽跟顧南煙聯系,知道的也不多。
“我隻知道這事是晟王去辦的,不知道去哪裡請的先生,已經走了十多天了。
”
“晟王?
”蘇文豐驚訝。
“晟王來明山了?
”他怎麽一點都沒聽說?
“早就來了。
”崔堯撇嘴,“顧南煙回來第二天他就到了。
”
以前沒看出來,晟王還是個粘人的。
這才剛定親,就追著顧南煙到處跑。
一點正事不乾!
崔堯不爽的哼哼,接著不知想到了什麽,又笑出聲。
“你不知道,晟王剛到,屁股還沒坐熱呢就被顧南煙趕走了,走的時候臉那個臭哦……”
他拽著自家表哥的衣袖笑的前仰後合,蘇文豐十分無語。
“你不是說晟王去尋先生了嗎,那怎麽能是趕……”
他把崔堯的手拽開,捋了捋皺巴巴的袖子,一言難盡的看著樂不可支的表弟。
小姑姑不是說,這小子自從做了掌櫃穩重了許多嗎。
怎麽瞅著更傻了呢?
……
李逸自然不是被趕走的,他聽說顧南煙正在尋先生,想起一個人,便自動請纓,連夜趕往東邊的一個小鎮。
這人叫裘溫,十幾年前三元及第中了狀元,學問很是了得,在京城名聲鶴起。
之後便拜在了沈丞相門下。
後來沈丞相倒台,雖然他一個新上任的新科狀元,跟沈丞相算不上多熟稔,卻也受了牽連。
被同僚排擠的厲害。
一怒之下辭官歸隱,這些年來一直隱居在偏遠小鎮中,很少露面。
李逸也隻是知道他的大體位置,因此找了好幾日才找到他的住處。
裘溫對於教書並沒有興趣,想也不想就拒絕了。
李逸也不惱,依舊每日登門拜訪。
知道他是個嫉惡如仇心懷百姓的,便將顧南煙做過的事如數家珍的講了一遍。
顧南煙的名氣不小,裘溫自然也聽說過她的事跡。
對這位將軍府的大小姐還是挺佩服的。
因此,在知道顧南煙建了間學堂,免費供孩子們讀書後,同樣出身貧寒的裘溫終於點了頭。
不過他並沒有立刻答應下來,隻說願意隨李逸去上山村看看。
兩人快趕慢趕,終於在剪彩那日到了明山,在隱約響起的鞭炮聲中進了村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