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齊戰場出了問題,西疆各部摻和進來緻使齊國皇帝斷了議和之心,原本可以盡快結束的戰事突然拖延,蕭厭被困南地難以收兵,北境戰場更無支援的消息突然就在京中彌漫開來。
西北那邊本就護守艱難,之前因為有南齊戰事結束可帶兵北上攻伐北陵的指望沒了,西北戰事可能會潰敗的陰霾籠罩在整個京城。
原本皇後強勢鎮壓而勉強安定的朝中人心惶惶,京中百姓更都是愁雲籠罩,曹德江等人頻頻出入宮中,皇後更是命人嚴查外間流言,可此番舉動不僅沒安撫住朝中之人,反而更加人心動蕩。
世家那邊趁亂出手,以梁廣義為首的世家朝臣早朝之上突然發難,直指石慶榮與石家乃是被人冤害。
棠甯怒道:“郭常鳴被人暗殺,當衆親口指認石慶榮,此事證據确鑿怎能說是被人冤害?
”
闵安越衆而出:“皇後娘娘此言差矣,當日娘娘清查刑部時,郭常鳴本就犯事在前,他被人暗殺之前就自知罪不可赦,曾經求過石大人庇護,那日微臣也在,隻石大人未曾答應他便懷恨在心。
”
曹德江:“那闵大人的意思是,你們早就知道郭常鳴之罪?
”
“當然不是!
”
闵安怎會将自己落入這麼淺顯的言語陷阱之中,他隻是冷聲說道:
“郭常鳴找上石大人時隻說他犯了事情,說他這些年貪了刑部的銀錢,若被皇後娘娘查到他那侍郎之位不保,他想求我和石大人替他遮掩一二,我們自然不願,他便言語要挾說是我們若不幫忙,他出事後定會拉着石家陪葬。
”
“郭常鳴的夫人曾是石家女娘,他要是有意栽贓石家哪能逃脫的掉,我與石大人便勸他不如自首,隻是貪污些銀錢,大不了我們湊一湊幫他補上,屆時皇後娘娘想必也不會太過嚴懲。
”
“但郭常鳴當時言語含糊吞吞吐吐,不肯依我們行事,石大人察覺不對便動了怒氣,兩邊不歡而散,我與石大人原是商議想要調查郭常鳴到底在幹什麼,怎料第二日就傳出郭常鳴被人暗殺,連帶着石大人也成了指使之人。
”
闵安寥寥數語,将郭常鳴與他們之間事情說完之後,就滿是義憤說道:
“郭常鳴身為刑部侍郎,但凡有腦子的都不會做那當街暗殺之事,郭常鳴當時指認石大人分明是心懷怨恨,惱怒石大人不肯庇護于他。
”
“石大人乃是被人栽贓冤害,還請皇後娘娘明察,還石大人一個公道!
”
闵安話音落下之後,其他世家朝臣也都紛紛上前,均是替石慶榮辯解。
錢寶坤察覺不對上前厲聲道:“荒謬,郭常鳴親口指認怎能說是冤害,況且你既知他尋石慶榮的事情,為何早不說話!
如今郭常鳴一死你們便想矢口否認,替石慶榮翻案?
”
“我們也想說話,可是當日皇後娘娘命人抓捕石大人,查抄石家,可曾給了旁人說話的機會?
”
範家那位朝臣冷笑:“皇後娘娘行事獨斷專行,隻憑郭常鳴那罪人随口一言就将石大人下獄,将世家滿門困于府邸,石大人也是兩朝老臣,石家更是從太祖皇帝時就輔佐皇室助大魏立國的功臣之家。
”
“如此之人皇後都是說抓就抓,絲毫不跟朝中之人商議,其他人又怎敢說話,難道就不怕皇後娘娘如同對待石家一樣對待其他人?
”
錢寶坤厲聲道:“你休得胡言,石慶榮之事證據确鑿!
”
梁廣義臉上平靜擡眼淡漠:“證據确鑿?
哪來的證據?
除了郭常鳴那罪人之言,可還有其他?
”
他抱着懷中玉笏,說話一針見血:
“郭常鳴罪不可赦,又與石家姻親,他明知逃脫不掉想要借石家之勢将石慶榮拉下水,逼迫石家不得不保他性命也并非不可能的事,他隻是沒想到皇後娘娘會這般果決直接拿了石慶榮。
”
“先且不論他到底是何心思,就說證據,除了郭常鳴那日呼喊的那句不明真假的話外,可還有其他證據能夠證明石慶榮派人暗殺,亦或是證明石家與刑部的案子有關系?
”
與闵安他們滿是激憤的大聲不同,梁廣義站在殿中聲音不高,甚至神色平靜毫無波瀾,但是他每一句話落在周圍朝臣耳中都讓衆人紛紛噤聲,對于皇後來說更是咄咄逼人。
世家那些朝臣見狀紛紛站在他身後,闵安幾人更是松了口氣。
原以為梁廣義之前不願梁家摻和籌銀之事,更對他們态度冷淡,他恐怕是心中與他們起了嫌隙,他們已經做好準備這次行事沒有梁廣義幫忙,可如今看來,梁廣義依舊還是曾經那個梁廣義。
他就算再不滿他們所為,可隻要對世家有利,能讓世家重回往日光榮,他都會出手相助。
闵安他們心中歡喜,隻覺有梁廣義相助便能事半功倍。
梁廣義沒管他們心中小九九,隻淡然看向臉色鐵青的皇後。
“據老臣所知,石慶榮入獄之後一直鳴冤不肯認罪,石家上下更是沒搜出半點與此事有關的東西,倒是當日行刺郭常鳴的刺客之中曾有兩名活口,但被吳統領帶走之後就不知所蹤。
”
“皇後娘娘直接下令抓捕石慶榮,是從那兩名刺客口中得了什麼證據?
如若真有,皇後娘娘不妨讓人拿出來,亦或是将那兩名刺客帶上來,讓所有朝臣都能親耳聽到石慶榮所犯罪孽。
”
棠甯面色冷沉:“那兩名刺客被捕之後沒多久就身亡。
”
世家之中有人嗤笑了聲:“這般重要的證人居然死了。
”
棠甯:“他們死前留有口供。
”
“笑話,那口供誰能知道真假。
”
“放肆!
”
“臣不敢。
”
闵安說着不敢,臉上卻是絲毫不退:“當日刺客被擒,皇後娘娘命人私下審問,未經三司便定罪石家,命人拿了石慶榮。
”
“先不說那兩個刺客是真是假,那日刺殺之時吳奎和京巡營的人為何就能那麼湊巧經過,如今刺客身死,誰能知道他們生前到底吐露了什麼,那口供到底是真是假。
”
“皇後娘娘單憑這些就扣着石家不放,是不是太過獨斷蠻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