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九重華錦

正文卷 第237章 書樓秘密(1更)

九重華錦 莫西凡 6861 2025-01-22 09:53

  挑燈夜路,夜裡的書院格外寂靜。

  祖孫二人踏步書院,這書樓起的很快,和淮安一樣是三樓。
樓角周圍挂着燈籠,這棟小樓在這書院顯得尤其突出。

  “祖父,已經安置妥當了?

  “恩,進去看看吧,祖父打算,将書樓物盡其用,這裡頭,很多古籍孤本,就這麼塵封太可惜了,不過,這隻是個想頭,還的細細琢磨琢磨,大丫頭有什麼好的建議?

  老太爺從袖子裡摸出一把鑰匙,親自打開樓門,林霜語将燈籠湊近些,年紀大了,眼睛不好,這書院對林家多重要,她略有所知,沒想到,老太爺會有這樣的想法。

  環顧書樓,這周圍應該是有人看着的。

  聽着鎖咔嚓一聲,幫着老太爺推開大門,擡着燈籠上前照亮,“祖父,這是咱們林家數代人的心血,就這麼蒙塵的确是可惜了,但是,這些書,這些古籍孤本,都是先輩們視若珍寶的東西,還是要慎重一些。

  老太爺點了點頭,拿着火折子将書樓一層的燈台一一點亮,燭光照耀下,林霜語細細打量起來,一排排書架,放眼望去,全是書,書架外側還有标注書名,花了不少功夫整理吧。

  随手拿起一本,都是時間沉澱的痕迹,仿佛能聞到陣陣書香,原來,書香門第由此由來。

  “大丫頭說的對,所以這件事,還是個想頭,的仔細琢磨一下。

  “祖父不妨說說看。
”既然有這想頭了,必然是有初步想法,至于老太爺今夜帶她來,肯定不是為了看書,不着急,夜還長。

  今日太過熱鬧,也需要這樣的環境沉靜一下。

  “祖父想着,讓真正喜歡讀書的能有所受益,也算不辜負林家先輩的心血。
”老太爺伸手摸着書架上的書,很是感慨,做了個手勢示意上樓。

  林霜語細細聽着,老太爺心裡應是有腹稿了,那就聽聽好了,祖父下這個決定,足見心胸之廣,也算是給林家将來的格局定了個基調。

  “此事,祖父可以和幾位叔叔商量,畢竟是家中大事,不過,孫女支持祖父,祖父說的對,物盡其用才是最大的道理,讓咱們林家書香飄的更遠。

  “對,讓書香飄的更遠,哈哈,走吧,小心台階。

  兩人說着就到了二樓,二樓和一樓大緻一樣,不過這的書更多一些,很多都有年頭了,老太爺沒停留,繼續上樓。

  “大丫頭,咱們林家世代翰林,你也聽聞了,可你知道,為什麼一直伺候禦前,林家卻從來都沒遇到過什麼麻煩?

  林霜語笑笑,心裡大概是知道,隻是不便說,閑王查了林家的底,老太爺知道,怕是會不太高興。

  “願聞其詳。

  “因為林家會唇語,機緣巧合吧,本沒什麼可隐瞞的,隻不過,帝王跟前行走,若是讓人知曉,就會惹禍上身,那宮裡都是什麼人,他們随口的一句話,就可定人生死啊...”

  到了三樓,這才發現,這三樓并沒什麼不同。
也是書。

  隻見老太爺走到第三排的書架前,将手伸過去,在書架上摸索了一下,那書架便動了動,靠牆的兩個書架随之挪開,竟出現一個狹窄的樓梯。

  林霜語忍不住擡頭看了看,莫非這頂樓隔層裡還有講究?

  “大丫頭,你先上去。

  這上頭,就放着他要送給大丫頭的賀禮,林家真正的秘密,從未有人動用過。

  林霜語眉頭動了動,提着燈籠側身而上,這樓梯也隻夠一個人行走,“祖父,你小心,這樓梯太窄了。

  回首一看,卻見老太爺已經回身去點燭台了,什麼意思?

  “大丫頭,你自己上去吧,祖父看看這些書,許久沒來看看它們了。

  她自己?
林霜語一頭霧水,提着燈籠扭頭向上,發現還有一道門,沉默了片刻,沒有推遲,這扇門後藏着什麼,很快就能知曉了。

  說不好奇那是假的,很好奇,十分好奇。

  這扇門的鑰匙,就是她懷裡的木牌吧,想着,将木牌摸了出來,“那孫女就上去看看。

  “去吧去吧。

  林霜語拿着木牌,舉着燈籠勾着身子上前,這扇門很小,隻比她高一點,輕碰了下,門竟然開了,楞的看着手中木牌,什麼意思?

  難道裡頭還有玄機?

  打着燈籠進入,是一間小屋,漆黑一片,從擡頭看,當真看不出,這頂層夾層裡,還藏着這麼一間小屋,且空間比想象的大,祖父建這書樓,花了不少心思啊。

  這小屋裡,很是空曠,擺放着一排排書架,但是,書架不大,上面擺放的也不是書而是一個個小盒子,帶着滿頭疑惑,随便打開了一個夾子,入眼竟是一支繡鞋……

  林家祖上...竟有這等癖好?

  老太爺知道嗎?
他可看過?
強忍着又打開了一個匣子,這次到不是繡鞋了,而是一封信,看樣子,信也很有年頭了,字迹到還能辨認。

  這還算正常,帶着疑惑又打開一個匣子,這一次是一把小銀鎖....

  這都是什麼亂七八糟的?
這就是老太爺給她的賀禮,是林家老祖宗留下的東西?
搜羅癖她聽聞過,卻沒見過這麼奇特的,這些東西看着也不是什麼古物名貴東西。

  看着這一排排小盒子,林家人的癖好還傳承下來了?
一代一代樂此不疲?

  帶着幾分茫然,林霜語到書桌前點燃燭台,整個小屋瞬間亮堂了許多,書桌上沒書,筆墨紙硯到是齊全的,索性坐在書桌前,環顧這一小屋子的木匣子,難道要她在這一堆匣子裡尋寶?

  不經意低頭,卻看到書桌桌面上有一個模型印記,眉頭一動再次拿出木牌比對一看,将木牌輕輕按着印記放入,完全契合。

  這書桌是把鎖?
林家老祖宗究竟玩的什麼把戲?

  聽得輕輕的咔嚓聲,是從書桌内發出的,低頭一看,又沒發現什麼異常,不過,這書桌的抽屜還是比尋常的書桌多了幾層,難道另有玄機?

  想着便拉開一層看了看,燭光下,裡面整整齊齊碼放着一本本小冊子,再拉開,所有的抽屜裡放着的都是這種小冊子。

  鼻頭動了動,好像有什麼味道,仔細辨認,是磷粉的味道,吓的連忙把抽屜合上,磷粉遇空氣就會自燃,目光再次落在桌面上,看着那小木牌,試探的将小木牌拿起,再開抽屜卻是怎麼也打不開。

  果然是鑰匙,這麼說,這些小冊子才是她要找的東西?

  再次打開時,小心翼翼拿出一本冊子随即将抽屜合上,她敢肯定,若是硬來,這書桌就會付諸一炬。

  這麼說,這桌子是原封不動從淮安運來的,的極其小心吧。

  到要看看,什麼東西值得這麼費心思珍藏。

  林霜語将小冊子打開想要看看,卻發現小冊上有一排字,左三三四...帶着滿肚子疑惑翻開,借着燭火細閱其中内容,看罷之後,愣了片刻猛的起身走到左邊書架前,舉着燭台湊近細看,果然在一個書架的側面找到了左三二字。

  三...三層...第四個...按着自己想的,林霜語摸着個盒子深吸了一口氣才将其打開,看着裡頭的一串佛珠豁然開朗。

  原來如此...徒然一笑,拿着小冊又看了一遍之後盯着盒中佛珠看了許久才輕輕合上,轉回到書桌前坐下,不停的一邊搖頭一邊啞然失笑。

  這份賀禮,祖父應知有多重,難怪,這麼多年,祖父隻讓五弟進來看過書,難怪祖父要如此精挑細選林家接班人。

  是啊!
若不慎重,不知要惹出多大的麻煩和亂子來。

  祖父說,她以後可能需要用人,原來,是這麼個意思,總算明白了,不過,這些人,能用一次,便用不了第二次,都的慎用。

  所以祖父才說,這些年,林家沒人動用過這裡的東西。

  這裡若是被人知曉,林家就的大禍臨頭,所以林家甯可不用,可是關鍵時候,卻又能救林家于水火。

  因為這一屋子裝着的,都是秘密,别人家的秘密。

  難怪剛才祖父要與他說,林家會唇語的秘密,又因着曆代林家掌家人都在翰林,接觸的都是高官顯貴,還有...宮中之人,包括皇上!

  開始,都是無意間知曉,然後林家祖上又有記事的習慣,所以記了下來,可記多了,便發現不妥,久而久之,便有了這個木牌,這張桌子和這一屋子的木匣。

  畢竟人性都有灰暗面,恐怕最開始,就是一念之差,是想着,有這些秘密在手,若是林家那天遇到麻煩,或可用上,可林家曆代掌家人都是再三斟酌細選的,這品格上都是經的住考驗的,怕是都不屑為之,好在林家這些年,一路還算安泰,也就一直沒用上。

  可凡事有了開始,便會有後續,林家人一代代将這些秘密保存着,增加着....

  那這裡頭,可會有祖父記載的前朝之事,祖父在金漢時不也是任職翰林,就在皇帝跟前行走,恐怕見着的人和事也不少...會不會有墨家和紫家的?

  将冊子放回原處,拿好木牌吹滅了燭台提着燈籠再次看了一眼這個小屋,祖父這份賀禮,她且收下,也會慎用。

  今日太晚,明日開始,她便來好好瞧瞧。

  祖父說得對,這些東西,對她會有大用。

  “就下來了?
”老太爺正捧着一本書,聽的腳步聲擡頭而望,似是沒想到林霜語會這麼快出來。

  “嗯,孫女謝過祖父大禮。
”有了這些,便也是有了人。

  老太爺放下書,隔着燭火看着林霜語,眼裡帶着幾分莫測和了然,“大丫頭要問的話,祖父都知道,隻不過,祖父給不了你答案。

  目色微暗,笑了笑,“明白了。

  “大丫頭,這裡頭的東西,你也看過了,對林家來說,并不是多光彩的事,說句難聽的,有挾人之威,所以...祖父當年,并沒記錄什麼...”

  但是大丫頭想知道,他人還在,若用的上,他不介意跟她講講,隻不過,紫家和墨家的秘密,他并不知道。

  “祖父,凡是,都有兩面,這些東西,但看怎麼用,祖父放心,孫女絕不利用這些東西做違背良心之事,絕不為一己之私陷他人不利。

  老太爺點了點頭,将那書架複位,并詳細告訴林霜語開關在哪裡。

  “祖父,這是誰做的?
”林霜語看着漸漸合攏的書架,純粹好奇,這麼辛秘的事,祖父總不可能随意交給旁人。

  “世同!
怎麼,有興趣?

  林總管?
着實看不出,霜語笑了笑,“沒想到,林總管有如此在本事。

  “他們家祖上,就是巧匠...你不知道的多着呢,走吧。

  “祖父,羅家和雲家,可是受過祖父之恩?
”像雲羅兩家這樣的人家,交往可不會這般随意,怕是當年祖父不經意知曉了什麼秘密,沒像祖上其他人一樣将其記下,而是...

  老太爺腳步未停,“大丫頭,人啊,有時候難得糊塗!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