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重生之商女王妃

第三百四十章 算賬

重生之商女王妃 禾木火每 2576 2025-02-10 09:37

   “不用擔心,父皇待我,是真心的好。
這一點,我能感受得到。
”梁王怕白如月多想,接着解釋道。

   白如月點點頭,“嗯,月兒明白,天下父母心,皇上雖是君,但他也是父,待謹哥哥自然是好的。

   “月兒到暖閣去看看書,我去去就回。
”梁王站起身吩咐道。

   白如月跟着站起身來,告辭道:“不了,月兒出來很久了,該回去了,改天再來看謹哥哥。

   梁王心裡有絲失落,臉上笑着說道:“那好吧,那我送你出去。

   走到門口,梁王拿起白如月的鬥篷為她系好,送她出了門。

   走幾步,白如月扭頭朝梁王揮揮手,說道:“謹哥哥止步,外邊風寒,謹哥哥身子還沒有好完全呢。

   梁王苦笑道:“那好吧,讓明傑送送你。

   吳明傑朝王爺拱手道:“好的,王爺。

   “走吧,月兒。
”吳明傑轉身對白如月說道。

   白如月點點頭,跟着吳明傑一起往外走。

   梁王站在走廊上,直看着白如月在吳明傑的護送下走出了二門外,見不到人影,才轉身去會客廳。

   威遠伯府與榮遠伯府聯姻之事,在京城勳貴圈子裡,像顆大石頭投入了湖裡一般,讓還原本平靜的湖面激起一陣陣波浪

   白如敏的親事訂下後,城東白府上上下下一片歡喜。

   秦老太太坐在軟榻上,臉上堆滿笑容,食手輕敲着撫手,看着下首的方氏道:“你看看,多好呀。
現在不後悔來京城了吧?

   我跟你說多少遍?
你還掉淚珠子。
若是依你的,帶着敏姐兒他們回青城了,威遠伯府這樁好親,和咱們敏姐兒就沒有關系了。

   方氏低頭道歉:“母親說得事,媳婦思慮不周。

   方氏因白振新被革了功名,懊惱着不該來京城,在府裡一度吵着要帶着一家子回青城。

   女兒親事,讓她對京城又充滿希望。

   方氏的态度好,秦老太太心情大好,“開了年,雪姐兒就将出閣了,現在敏姐兒的親事也定下來了,日子總算越來越好了。

   孫氏趁機說道:“府裡好久沒有熱鬧了,要不,我們在府裡辦個花會,怎麼樣?

   秦老太太聽了猶豫一會,從鎮遠候府的宴會上回來,這些年,她隻在榮遠伯府走動,幾年不曾與外界走動了。

   孫氏見老太猶豫,接着說道:“我們隻請走得近的幾家,正好李府的錢老夫人她們到京城了,也請她們過來坐坐。

   秦老太太沉寂了幾年的心思,被孫氏說得活泛起來,眼裡閃過一絲亮光。

   方氏撇撇嘴道:“這事,得舅母點頭才行吧?

   提到黃老夫人,秦老太太眼裡的亮光随之暗淡下去。

   孫氏不甘心的說道:“先跟二嫂說說呗,讓她跟舅母去說。

   秦老太太轉身對秋菊道:“去叫二太太過來了,找她有事。

   秋菊垂手退下。

   王氏來得很快,還沒有來得及給秦老太太見禮,秦老太太便一臉嫌棄的說道:“雪姐兒跟敏姐兒的親事訂下來了,這是大好的事兒,大家商量着在家裡辦一場花會,你看看怎麼安排吧?

   王氏福了福身,回道:“回母親,按說,雪姐兒與敏姐兒的親事議下來,這是大喜的事兒。

   不過,辦宴會的事兒,得先禀明舅母,得舅母點頭才行,這是其一。

   其二,就算舅母點頭,府裡現在進得少,出得多,早已捉襟見肘了,大家商量着辦花會,那得大家商量着每人出多少銀子才行。

   秦老太太一聽沒有銀子,臉色瞬間變得陰沉。

   怒目道:“你就是個敗家娘們,好好的家,在你手裡都變成什麼樣了?

   真是笑話兒,老娘從小到大,就沒有短過銀子。
這到老了,變得沒有銀子了?

   孫氏看向王氏,“二嫂,不能吧?
我們來京城三年多,不曾辦過一次宴請,現如今家裡喜事連連,辦場花會慶賀都沒有銀子?

   方氏,秦老太太緊緊的盯着王氏,等待她的回答。

   王氏扭頭看一眼孫氏,然後看着秦老太太道:“回母親,

   從母親帶着三弟四弟他們來到京城算起,到今日,也有三年多的時間。

   府裡的一切開銷均從公中出,母親的嫁妝中,門前街的雜貨鋪子、大水井的脂粉鋪子的收益放在公中,供一家人的開支用度。

   媳婦的嫁妝中,城外的一個莊子,大橋頭的布莊鋪子的收益放在公中。

   再然後,就是老爺跟四弟在衙門的俸?放在公中。
公中的進項就這幾項。

   王氏說到這裡,轉頭對錢嬷嬷道:“嬷嬷去吧賬本拿來。

   錢嬷嬷應聲退了出去。

   王氏轉過身來接着說道:“母親帶三弟四弟到京時,公**有六萬四千三百兩銀子,這些當時給母親過過目的。

   這些年,做買賣的人多,競争大,生意不好做。

   母親的兩家鋪子,大水井的脂粉鋪子,前年起,月月虧,連着虧了半年,母親把鋪子轉了出去,公中便少了一項收益。

   門前街的那家雜貨的鋪子,去年也虧了大半年,母親讓我托人轉出去的。

   媳婦那間布莊,這兩年經營也很吃力,每月隻有五六十兩銀子利潤。

   老爺與四弟,在衙門裡做事,每月該多少銀子多少米多少炭多少絹折成銀子,都是有定例的。
這就是我們府上所有的家底。

   而府裡,一大家子的開銷,媳婦記得過大概。

   母親說的,老爺,三老爺,四老爺,是家裡的男人,身上不能短了銀子。

   三位老爺每月每人三十兩,三三得九,一個月,三位老爺就得支出九十兩,一年十二月,按三年算,三位老爺這裡就三千二百四十兩銀子。

   這還不包括三老爺額外支出去的,三老爺前前後後支了有十來次吧。
數額大小不一,少的幾十兩,多到上千兩。

   孫氏一下從椅子上站起來,“老爺他支銀子做什麼?

   王氏扭頭看向孫氏,回道:“三老爺說會文需要的開銷。

   秦老太太見孫氏管兒子的事,闆着臉道:“老三媳婦,你那麼激動做什麼?

   無錯,請訪問手機請訪問:.com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