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我倒是想聽老夫人的話,做個孝順兒媳,但又想着,你要我每日盯梢杜五娘,把人趕走,隻怕你又要罵我。
”
武八娘抱起松針茶:“别看了,我送回娘家去……”
“留一半。
”薛鄂說道,“留一半給母親服用。
”
武八娘微皺眉頭:“她不肯……”
“交給我處理。
”薛鄂半垂着眼,淡淡地道:“嶽父母那邊也别耽擱,看看這茶是否真有用。
”
須臾,薛鄂抱着分好的半罐松針茶,穿過長長的風雨長廊走了。
武八娘立在門前,隔着被風吹得上下翻飛的簾子,面無表情地盯着丈夫的背影,良久,冷笑了一聲。
她知道這男人想利用杜清檀做什麼了。
不就是想往上爬麼?
為此,不但可以強迫自家老娘嘗試松針茶,也想趁機用嶽父母試一試。
隻要證實松針茶有用,怕是立刻就要把杜清檀送進宮中伺奉聖人。
可是,憑什麼呀?
她武家發現的人,憑什麼要讓薛家占了功勞去?
吃人還要羞人,天下間沒有這樣的道理!
“收拾東西,明日我要回娘家。
”她吩咐下人。
“轟隆”一聲雷響,閃電照亮她半邊臉頰,平靜中帶着冷意,笑容裡帶着陰沉。
次日,暴雨變成了連綿的小雨。
杜清檀起來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檢查雞窩,這關系到全家下半年的口糧,她就怕風雨太大,淋壞了雞。
老于頭憨笑着道:“沒事兒的,老奴昨夜起來加固過了,十二隻雞,全都安好。
”
杜清檀不放心,依次清點摸索了一番,确認都好,這才梳洗鍛煉吃早飯。
王草丫趴在牆頭上淋着雨喊:“我家屋子漏水了!
獨孤公子那間漏得最厲害!
”
“……”杜清檀看向楊氏,這可怎麼辦?
這雨也不見停歇的。
楊氏也很為難,最終還是道:“屋子漏水,不能不管,沒辦法,隻好讓王家也暫時搬過來避一避。
你快走,别耽擱正事兒,家裡都有我。
”
雖說不要她管,杜清檀還是去了一趟隔壁。
果然滿屋子的泥漿,腳都下不去。
王家不但屋頂漏水,基腳也下得矮,是以污水倒灌進來,又增加了一層災難。
獨孤不求坐在床上,本就白皙的臉更加慘白,就連睫毛都透着一股子潮濕氣息。
“杜五娘,我好冷。
”
這語氣就和“杜五娘,我好冤……”似的。
杜清檀莫名想笑:“知道了,稍後就搬去我們家,先擠一擠,找到房子就好了。
”
獨孤不求眼裡瞬間迸發出亮光:“真的嗎?
”
“真的。
”杜清檀道:“左鄰右舍的,不能不管,這雨還不知要下到哪天呢。
”
“我要吃小熊餅。
”獨孤不求提出要求:“就是你給壯實郎做的那種。
”
“知道了!
”杜清檀大步往外走,都沒回頭多看他一眼。
這回她知道了,她和采藍還缺皮靴和油衣,團團天天外出上學也需要,得趕緊準備起來。
雨季,是真的麻煩。
不單王家的屋子裡泥濘,整個長安的街道都很泥濘。
以往隻需要兩刻鐘的路程,今天早上生生用去半個多時辰。
到處都是被淤泥陷進去拔不出來的車和咒罵的人,采藍暗自慶幸:“幸虧咱們馬壯車好,有錢真好。
”
昨天夜裡,老于頭夫婦也分得了月錢,團團也有了新書包和零花錢,一家子互相看着彼此,眼裡都有淚花。
也幸虧之前杜清檀給周家瞧病施藥,借機修好了圍牆,不然隻怕當天夜裡圍牆就塌了。
雖不至于像王家那麼狼狽,卻也不是什麼好事兒。
杜清檀許諾:“咱們的房子還是破舊了些,等到錢存多了,另換一座宅子,要用厚厚的青石打基腳,不叫屋子被水淹。
”
說到這裡,她突然有些慌張:“咱們家有被水淹過嗎?
”
王家都被淹了,似乎自家也好不到哪裡去?
采藍信心滿滿:“那倒不至于,當初買這屋子時,是楊家舅爺幫忙相看的,就瞧得上它修得牢靠,基腳高。
”
說着,便到了薛府。
卻又遇到武八娘要出門,仆從跟了二十幾個,大包小裹地拎着,壯實郎也跟着。
杜清檀頗高興,這一家子要出門走親戚,那她正好告假回家防洪抗災。
不想武八娘朝她招手:“五娘,随我一同回娘家,也煩請你給家中長輩探個脈,說一說食療養生之道,可好?
”
于是杜清檀隻好跟了上去,武八娘又邀她同乘。
說起雨水太過豐沛帶來的煩惱,武八娘笑道:“你所缺的,就是一座好宅子罷了,尋一尋,換個屋子。
”
杜清檀實言以告:“好屋子價高,還得碰運氣。
”
“也是。
”武八娘閉目假寐。
杜清檀見她眼下青影濃濃,知她未曾睡好,便不再出聲,隻與壯實郎玩手指遊戲。
安平郡王府就在崇仁坊隔壁的永興坊,都在皇城邊上。
武鵬舉在大門處迎到她們,先就抱怨:“雨淋淋的,什麼事這麼急?
”
錯眼看到杜清檀,眼睛便是一亮,少不得猛使眼色,是要問獨孤不求的情況。
杜清檀隻當沒瞧見,目不斜視。
安平郡王和王妃都在家,見着武八娘,也有同樣的疑問,還擔心她是不是和薛鄂吵架了,賭氣回娘家。
“并不是,而是十一郎前些日子薦了個女醫給壯實郎瞧病,女兒覺着很好,這便也想給爹娘調養一二。
”
武八娘湊到安平郡王面前,小聲耳語。
安平郡王好半天才道:“薛女婿的心一向極大,也看不起我這個窩囊嶽父。
也罷,你便讓她給我們試一試。
倘若能為聖人分憂解難,也是我家滿門老小的孝心。
”
王妃雙手合十:“有聖人,才有我們一家的滿門富貴。
我願意試。
”
武八娘嚴肅地道:“既然如此,我們便來商量這事兒具體怎麼辦。
”
她道:“我搬回娘家住罷,省得那一家子成日找事,能煩死。
”
安平郡王無所謂:“想回就回。
還住你原來的地方。
隻是這杜五娘,我聽你說也是個心氣高的,她可願意受咱們擺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