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6章 喜上眉梢
待到譚氏把一整籃子的雞蛋拎回自己那屋後,孫氏這才反應過來一個問題。
“晴兒,你奶自個又不燒飯,都是我們燒的現成的喊她來吃,她要那麽多生雞蛋做啥啊?
”
楊若晴走回桌邊把先前茶碗裡剩下的茶一口喝了個乾淨,抹了下嘴角道:“這不明擺著的嘛,肯定是留給姑姑的啊!
”
“啊?
哦……”孫氏不說話了。
楊若晴笑了笑,望了眼客房的方向,“我奶說精明也精明,說憨也憨,她那點小心思全給寫在臉上了。
”
“要是沒猜錯,這會子八成正在數雞蛋。
待會那些磕磕碰碰破了殼的,肯定會給娘你,這樣一來,咱今個晌午也能吃到雞蛋。
”
孫氏聞言也笑了,“隨她吧,人家送她的東西讓她自個分配好了,再說了,她還分了咱這滿滿一籃子乾貨呢,已經很不容易了。
”
楊若晴不辯駁,因為老娘永遠就是一個最容易滿足的人,明明是自己理所應當得到的東西,從別人手裡過一下,別人再給你,這在她看來就已經非常的感激了。
“那我去把這籃子東西收拾進庫房。
”孫氏又道。
“我幫娘。
”
娘倆個來了後院的庫房把東西分門別類的放好,庫房裡已經準備了很多東西,都是為中秋節譚氏壽宴準備的。
準備壽宴這種事理當老楊家的兒媳婦們去操持,孫氏和鮑素雲她們也有這方面經驗,所以楊若晴根本就沒關注。
這會子怎然看到這些東西,除了吃的用的,還有小兒臂膊粗的紅蠟燭,點蠟燭的鍍銀托盤,全都是重新置辦的。
見到楊若晴盯著蠟燭和托盤看,孫氏也來到她身旁解釋道:“一開始商量這事兒的時候你四叔說索性就把老宅供奉神龕前的那一對蠟燭和托盤拿過來湊合下,你爹和五叔都不答應。
”
“那蠟燭是上回過年的時候點的,都燒了一半了,托盤也是用了好幾年的。
”
“你爹和五叔的意思呢,這七十歲是個大生辰,是壽星,這些東西都要重新置辦,吉利。
”
“對了,這兩天他們還在琢磨到底是請戲班子來村裡唱戲呢,還是請舞龍舞獅的過來熱鬧熱鬧,晴兒你覺得呢?
”
楊若晴聽到這麽多關於壽辰的計劃,心想這還真是熱鬧又隆重啊,上回老楊頭七十大壽的時候故意鬧別扭說不做。
一家人勸,死活就說不做,結果就真的沒做了。
其實老漢心裡是想做,但矯情,他知道兒子們,尤其是楊華忠在意那些,所以老漢故意拿兒子們在意的事情來拿喬,想兒子們在別的事情上都對他妥協,讓步。
結果,兔子逼急了咬人,這老實人惹毛了也翻臉,壽辰當真就沒做成。
“甭管是唱戲還是舞龍舞獅都行,意義都是一樣的,這個由爹和四叔五叔他們來拍闆吧,”楊若晴笑嘻嘻說著。
雖然是外嫁的閨女,但是娘家的事情她基本都放在心上,從不把自己當外人,本身自己也不該是外人。
但也因為是外嫁的閨女,所以涉及到老楊家的一些大事,她很識趣的不冒頭,讓幾位長輩們去拿主意。
知道內情的,誇她有擔當,不知道內情的,還會說她胳膊伸的長呢。
除非某些事情爹和叔叔們解決不了,向她這邊求助,那麽這個時候她可以酌情考慮,適當的伸以援手。
像這些請戲班子還是舞龍舞獅的小事兒,他們完全能自己做決定。
“嗯,這些反正也不是多大的事兒,他們能拿主意,你也就不用跟著操心了。
”孫氏又道,“晴兒啊,你奶做壽這麽熱鬧的事兒,棠伢子和辰兒還有志兒他們都回不來嗎?
”
楊若晴無奈的笑了,“娘,棠伢子和志兒是肯定回不來,太忙了,就好比大安和花兒,那麽遠,自然也是回不來的。
”
“不過,辰兒今年中秋倒是能回來,剛好趕上壽辰。
”
聽到辰兒能回來,孫氏頓時喜上眉梢。
“我都記不清多長時日沒見到我外孫了……”
“呵呵,還不是忙嘛!
”
“你這做娘的心也狠,才十三歲的孩子就讓他去投軍,你看看你姑家,大白小黑都十四歲的小子了還是放在身邊照看著,你呀你……”
面對老娘的數落,楊若晴隻能報以無奈的笑。
她怎就不想把兒子留在身邊天天看著他,給他燒一日三頓,照著他的口味去燒,看著他大口大口的吃飯,給他做新衣裳新鞋子,陪著他一點點長大。
傾聽他的喜怒哀樂,在他獲得成功的時候給他鼓掌,在他疲憊或者沮喪的時候給他鼓勵,在他迷茫的時候為他點撥,做所有天底下母親都會做的事兒……
可事實是,她的兒子跟別人家的兒子不一樣。
她的兒子從小就與眾不同的獨立,自強,不管是智商還是情商都遠超同齡人,心性還意外的老成。
有大抱負,有自己的思想,根本就不像普通孩子。
若不是沒有得到他的親口證實,楊若晴險些都要懷疑自家兒子會不會也是誰穿越過來的!
“娘,辰兒的情況不一樣,他是一隻雄鷹,注定不會長久停留在咱這棵樹杈上的。
”
楊若晴跟孫氏這有點悵然若失的說。
辰兒是屬於天空,屬於藍天白雲的,他注定會搏擊長空。
既然注定是雄鷹,那她這根樹杈就不能伸得太長去勾出他的翅膀,她要做的就是安靜的停留在原地,仰著頭,遠遠的望著他矯健的身影從頭頂的藍天飛過,感受著他翅膀劃過帶起強勁的風,在風中挺起胸膛為他喝彩。
當他飛累了,覺得疲憊的時候,那麽請降落下來,請落在這樹杈上靜靜的舔舐你的翅膀,為下一次飛翔養精蓄銳。
“哎,我也曉得我家辰兒跟別的孩子不一樣,這孩子……怕是天上的星宿下凡來的,用咱村裡人的話來說,辰兒這孩子注定就不是個普通人,甭管是老駱家還是咱老楊家,將來恐怕都要指望他了。
”
孫氏說起自己的外孫,也是又自豪又心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