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古裝言情 鳳回巢

《鳳回巢》第864章 遺旨

鳳回巢 尋找失落的愛情 2151 2024-02-17 14:36

  第864章 遺旨

  這道遺旨並不長,隻有短短幾句話。

  “傅氏女傅玉,美貌多才,賜為新帝德妃。

  “顧氏女顧莞琪,心性純良,賜為新帝貴妃。

  “崔氏女崔珺瑩,才貌雙全,賜為新帝賢妃。

  “閔氏女閔芳,賢良貞靜,賜為新帝淑妃。

  “新帝已登基,選吉日迎四妃進宮。
欽此!

  傅閣老宣讀完聖旨,心中頗為驚詫。
他萬萬沒料到,元佑帝會留下這麽一道遺旨。
既不是叮囑新帝勤政愛民,也不是留下未了之憾事,竟是為新帝賜了四妃……

  其餘幾位重臣也有些詫異,迅速對視一眼。

  元佑帝挑選的這四姓女,俱是名門閨秀,確實堪為新帝妃嬪。
隻是,這種後宮之事,日後自有太後和皇後操心,何須元佑帝留下遺旨?

  李公公和錢公公顯然早就知情,兩人各自低頭。

  跪在地上的新帝蕭詡,笑意全無,面色難看至極,遲遲未曾接旨。

  皇祖父,你為何要這麽做?

  你明知道,我和阿寧情意相投。
你明知道,我的眼中除了她再無旁人。
我已立誓這一生隻她一個妻子,後宮為她空懸……

  我會做一個好皇帝,勤勉朝政,愛民如子。
她會做一個好皇後,為我打理後宮,養育兒女。

  你為何不相信她,也不相信我?

  為何要留下這麽一道遺旨?

  ……

  蕭詡遲遲不接旨,傅閣老捧著先帝遺旨站在那兒,便顯得十分尷尬。

  遺旨上第一行的名字傅玉,也格外的醒目。

  傅妍是傅家嫡長孫女,如今是魏王世子妃。
傅家人丁興旺,才貌出眾的不在少數。
傅玉在傅家排行第七,是傅家三房的嫡女。
也是傅家孫女中除傅妍之外最出色的一個,今年年方十五。

  以傅玉的身份,進宮為新帝德妃,也可見元佑帝對傅家的器重。

  從私心來說,傅閣老當然樂見此事。
隻是,看新帝的反應,顯然十分抗拒排斥……他這個閣老首輔,倒是不便多言多勸。

  從吏部侍郎榮升為吏部尚書的崔尚書,和傅閣老也是相同的情形。

  崔珺瑩是崔珺瑤嫡親的幼妹,也是崔尚書幼女,今年十六歲,正是待嫁芳齡。
能進宮為妃,對崔家來說也是一樁喜事……

  不過,想到新帝和顧莞寧的夫妻情深,崔尚書便又有些頭痛。
元佑帝這道遺旨,真不知是好事壞事。

  今日來福寧殿的是幾位閣老和六部尚書堂官,兵部侍郎顧海未在其中。
不然,此時不知又是何等感受。

  顧家女為後,再有一個進宮為貴妃,排行還在崔氏女之上,也可見元佑帝對定北侯府的器重。

  排名最末的閔氏女,倒是名不見經傳。
不過,如今的太後出自閔家。
先帝擡舉閔氏女,顯然也是出於這一層考慮。

  ……

  過了許久。

  傅閣老才清了清嗓子,低聲提醒道:“皇上先接了先帝的遺旨吧!

  不管新帝是否願意,這道先帝遺旨總是得接下來。

  蕭詡雙手緊握成拳,目中掠過複雜又痛苦的神色。
許久,才沙啞著聲音道:“孫兒接皇祖父遺旨。

  然後,雙手接過聖旨。

  大概是太過用力之故,握著聖旨的手背青筋畢露。

  傅閣老看著也覺得心驚,卻不便出言相勸,默默地退到一旁。

  蕭詡依然跪著,未曾起身。

  李公公和錢公公各自走上前來,攙扶住蕭詡的胳膊:“皇上請起。

  蕭詡終於站了起來。

  此時,無人敢不識趣地說什麽。
也沒人問新帝打算何日迎四妃進宮。
崔尚書和羅尚書對視一眼,然後,羅尚書上前一步,拱手道:“皇上今日忙了一整日,此時一定疲憊不堪。
臣等先告退了。

  羅尚書起了頭,其他幾位重臣也紛紛出言。

  蕭詡定下心神,張口恩準:“諸位愛卿今日也辛苦了,各自回府休息。

  待眾臣退下後,蕭詡再也壓抑不住心裡的憤怒和痛苦,霍然看向李公公錢公公兩人:“此事你們兩個早就知道,為何一直瞞著朕?

  天子之怒,無人能承受得起。

  李公公和錢公公立刻一起跪下請罪。

  錢公公平日從不多言,機敏善言的李公公便道:“先帝有口諭,嚴令奴才不得多嘴。

  元佑帝之命,他們豈能違抗?

  再者,在所有人眼中看來,這道遺旨都算不得大事。
新帝充實後宮,繁衍子嗣,本就是應有之意。
元佑帝身患重病不久人世之時,還惦記著長孫的後宮。
這份拳拳的疼愛之心,實在令人不得不動容。

  新帝為何這般憤怒?

  不就是納幾位嬪妃進宮嘛!
這四妃都是出自名門,青春妙齡,才貌出眾,也不至於辱沒了新帝。
新帝和皇後感情深厚,多寵著皇後一些,無人會吭聲。
隻是,後宮總不可能就皇後一個人吧!

  李公公沒有將這些話說出口,因為都已經寫在臉上了。

  錢公公也是一臉的不以為然。

  他們兩個都在宮中過了大半輩子,見慣了元佑帝的後宮和數量龐多的妃嬪美人,根本沒將此事放在心上。

  ……

  蕭詡看著李公公錢公公,心裡愈發覺得堵得憋悶。

  夏蟲不可以語冰!

  和他們兩個,實在是無話可說。

  就在此時,錢公公忽地又說道:“先帝還留了一封信給奴才。
說是等皇上接了聖旨以後,奴才再將這封信交給皇上。

  錢公公說著,從貼身處取了一封信出來。

  蕭詡沒接信,厲色問道:“皇祖父到後來連下榻都沒力氣,何來的力氣寫信?

  錢公公無奈應道:“這封信是先帝口述,由奴才代為執筆。
寫完之後,先帝親自過目,然後蓋了私印。
皇上若不信,不妨將信拆開一看便知。

  蕭詡抿緊嘴角,終於接了信。

  信確實是幾個月前寫的,筆墨早已乾透。

  錢公公的字不算好看,卻也寫得十分端正。
兩張信紙,寫得滿滿當當。

  那道遺旨沒有半個字廢話,充滿了帝王的威嚴和無情,是先帝留給新帝的。
這封信,卻是一個祖父留給長孫的,話語溫和,溫情脈脈。

  (本章完)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