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絕殺
宜陽郡王這般添油加醋,已是讓百官們心裡開始擔憂起來。
真要這樣……那還讓不讓人活了?
沒了士紳為官府分擔,這縣衙怎麽維持得下去?
士紳們也太慘了吧。
連功名都不考了?
收這樣的重稅,日子還怎麽過?
還會將大明朝廷放在眼裡嗎?
其實不隻百官有疑慮,便連幾個聽了宜陽郡王說話的宦官,也偷偷跑到天啟皇帝的面前,說了一些縣裡的事。
天啟皇帝隻抿著唇默默聽著,倒是沒說啥。
他隻想好好看看,封丘縣這個地方到底是什麽樣子的。
到底是無法無天呢,就如這宜陽郡王所言的那樣,要動搖大明的根基,甚至撼動皇權。
還是能一改以往的氣象,萬象更新!
……
封丘縣城裡,卻早已忙開了。
陛下要駕臨封丘縣,管邵寧是五天之前得到的消息,乃是恩師張靜一命人快馬加鞭送來的親筆書信。
這書信之中,隻一條,迎駕,給我往死裡迎駕。
要將封丘縣的新面貌,展現出來,若是辦不好,這封地,張靜一也不要了,要了也丟人。
這是恩師的最高指示,管邵寧自是立即將其當做了頭等大事。
他當然清楚恩師的意思,他在這推行新政,早已讓不少人怨聲載道了。
封丘能有今日,就是靠著陛下的支持。
現在在這天下人的叫罵和爭議聲中,若是不能得到陛下的認可,那麽就算陛下當初的話算數,絕不幹涉封丘之事,可是……
對於管邵寧而言,他在乎的是一個縣嗎?
他要的是在將來,遲早向全天下推行這樣的新政。
這就意味著,陛下不高興,大家都得完蛋。
於是他立即召開了會議,縣裡各司各局的人都來了,不隻如此,還有駐紮在此的第一和第二教導隊。
有負責專門治安的巡檢司巡檢,有主持縣學的教諭,還有各村的農社社長。
足足一百多人,齊聚一堂,直接開始布置任務。
“此次迎駕,事關重大,務求竭盡全力,這不是玩虛頭巴腦的東西,而是要展現新面貌,要讓陛下知道,本縣增加了多少人,本縣的動員組織,本縣的錢糧情況,本縣的風貌……還有本縣士農工商的概貌。
因此……這是一場盛會,直說了吧,大家各自報數,能調動多少人力物力。
”
眾人一聽,頓時七嘴八舌起來。
而作為縣令,管邵寧要做的,就是將全縣的人動員起來。
要動員是很不容易的事,調動這麽多人力,至少在這個時代,幾乎是不可能的。
因為除了燈會和廟會這等百姓們自發的行為之外,在這皇權不下縣的時代,組織這麽多人,而且還要他們規規矩矩,這本身就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因而,縣裡必須提前做好規劃。
管邵寧日夜不停地忙碌了好幾日,到了今日清早,才勉強地忙碌完了。
那邊已有快馬來,說是鑾駕在今兒正午之前就到。
管邵寧知道,自己該做的也已做了,現如今,就隻等陛下入城。
若是出了什麽岔子,那也是沒辦法的事了。
不過好在,就算出問題也問題不大。
他於是小憩片刻,做好最後的迎駕準備。
…………
此時此刻,縣學裡,七百多個大小不一的孩子已列隊完畢。
教諭站在一旁,讓教長出來,這些孩子,都穿著裁剪好的灰衣,一個個顯得頗有精神,他們根據不同的年齡,分為了五隊。
此時,各班的主任招呼各班的學生們各自集結。
學生們都規規矩矩地挎著書包,一個個有序的排著隊,認真地凝視著教長。
教長道:“待會兒就準備出發,出縣學去,前兩日彩排的,都記牢了嗎?
”
“記牢啦。
”
“平日裡的教誨,都記住了嗎?
”
孩子們轟然應諾:“記住了。
”
“很好,到了地方,不要慌,也不要亂,咱們讀書不易,能進學裡來,學有用的東西,靠的是什麽?
”
孩子們道:“新政!
”
教長又道:“新政是誰倡議的?
”
“陛下!
”
教長滿意地點頭,又吩咐各班的主任集結到一邊去,認真地叮囑了一番,尤其交代道:“待會兒送禮的環節,一定要注意好時辰,不要出亂子,挑選出來的孩子,要有精神,讓他們別怕,不要慌。
”
教長吩咐完了,又滿頭大汗地朝著縣裡的教諭而去。
緊接著,又開始反覆的推演可能發生的狀況,以及發生狀況之後,如何進行彌補。
孩子們卻已在此時,在各自班主任和教員的帶領之下,挎著書包,如長蛇一般,徐步走出了縣學。
…………
東林軍校。
此時,第一教導隊與第二教導隊的教官已是將生員們集結了起來。
七百人整齊劃一,全副武裝,此時佇立不動。
這兩個教官,也是一身戎裝,他們一個叫夏言冰,一個叫李濤,都是當初盧象升帶出來的得意弟子。
此時二人不苟言笑,不過相對於縣學的人而言,他們的表情還算是輕松的。
“目標城門以及鍾鼓樓處,列隊,一切聽指揮!
”
“遵命!
”眾生員齊聲大呼回應。
聲音如雷,排山倒海。
兩個教官便各自按著腰間的刀柄,在旁說笑:“全城最清閑的便是我們東林軍校了,看看其他人,焦頭爛額的……”
“我聽聞那巡檢司裡,那周巡檢都急紅眼睛了。
”
“巡檢司維持治安還成,可論起明令禁止,離我們還差得遠。
”
另一邊,生員們已是整裝待發。
隨後,命令下達:“出發!
”
…………
各處街巷裡。
各村的農社社長和社員,以及邀來的農戶們,已集結在縣裡的各處街巷縫隙裡,他們並不會堵塞在大路上阻礙交通,進城來的時候,都是自備了自己的乾糧來的。
這一條靠近市場的巷子,便是劉家莊的聚集點。
農社的社長以及幾個委員穿著布衣,此時正和社員以及農戶們說著笑,大家一起蹲在巷裡,吃完了各自帶來的乾糧。
而後,社長便清一清嗓子:“咳咳……”
眾人便很默契地紛紛安靜了下來。
社長道:“鄉親們,要屙屎的趕緊去屙屎,要放水的也趕緊去放水,待會兒可千萬別出岔子。
”
見沒人動。
這社長滿意了,露出親和的微笑繼續道:“在隔壁宜陽縣,一畝地幾個錢?
”
眾人稀稀拉拉地答道:“三十兩銀子。
”
“在咱們封丘縣呢?
”
“四兩銀子。
”
“除了每年收你們一成糧,有苛捐雜稅不?
”
“沒有!
”
“這些日子,家裡有了地的站出來。
”
頓時,近半人都站了出來。
“知道為啥有地嗎,是那財主們心善嗎?
”
“因為有新政。
”
“近來有幾個人新娶了媳婦?
”
有七八個年輕人不好意思地被人推出來。
社長道:“為啥能娶媳婦?
”
“因為家裡有地,縣裡還給發紅薯種和糧種,教咱們耕地,能活。
”
“新政中不中?
”社長歇斯底裡地大吼。
眾人沸騰起來,齊聲道:“中!
”
“新政是誰折騰的?
”
“皇帝。
”
也有人說:“新縣侯。
”
這次的回答不太一緻,社長倒也不惱,而是耐心地道:“是皇帝教咱們新縣侯辦新政,新縣侯再教管縣令,管縣令呢,再教了俺們!
你們說說看吧,皇帝這鱉孫,他好不好?
”
眾人轟然道:“好!
”
社長便扯下了頭上的頭巾,清清嗓子又道:“這就得了,待會兒,出了巷子,集合,咱們迎皇帝老子。
”
眾人大聲道:“中!
”
…………
各街巷的街長和巷長已開始領著人做最後的安排了。
街道需要清理。
沿途的雜草也需再清一清。
幾個市場這邊,也有差役過來通知。
不少小商賈倒是對此很樂意,紛紛出來。
城外的幾個作坊,那些作坊主,顯然是興緻最高的。
他們幾乎是整個縣裡得利最大的群體,不隻是因為稅賦的問題,雖然要繳稅,但是這稅收很穩定,並沒有其他的苛捐雜稅。
除此之外,還是因為這封丘縣現在熱鬧,不少百姓能吃飽,也相應的有了一丁點的購買力。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安全,在河南這地方,想要安生過日子,甚至是生產,可不是容易的事。
他們早兩日,便決定告假一天,讓匠人和勞力們組織起來。
此時……時候到了。
整座封丘縣城,卻已萬人空巷。
城門門洞之外,先是有幾個騎馬而來的斥候進來,他們踏馬進來之後,直接就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
斥候緩了一下,才反應過來,連忙打馬到了門洞兩側。
隨後又有宦官打著儀仗順著門洞進入,扯著嗓子:“陛下駕……”
念到了這裡,這騎在馬上的宦官卻險些從馬上摔下來。
這宦官顯然也是見過世面的人,畢竟是宮裡的人,什麽樣的大陣仗沒有見過?
可在這小小的縣城裡,看著眼前的一切……
他卻感受到了一股無以倫比的震撼。
………….
第五章送到,太累了,今天痛風又犯了,膝蓋稍稍碰一下就痛的要死,哎,早點去休息,這個時候才發現自己已經老了,求月票,求訂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