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敖永,你身為巡撫不造福一方也就罷了,竟然派兵屠戮無辜百姓!”
“你真該死啊!”
通州府衙内,戶部侍郎張宸極指着被五花大綁的王敖永,破口大罵。
王敖永一身正氣的站在原地,等張宸極罵夠了才說道:“罵夠了嗎?罵夠了的話請把我的罪名說出來。”
“罪名?”張宸極被氣笑了,“屠戮百姓這一條還不夠嗎?”
“我何時縱兵屠戮過百姓?請張侍郎拿出證據!”
“帶上來!”見王敖永嘴硬,張宸極對着大堂外面喊了一聲。
三個渾身是傷的官軍被人押了上來。
其中一個軍官指着王敖永說道:“啟禀各位大人,是王巡撫下令讓我們出城屠村的,軍令難違,請各位大人給我等主持公道。”
王敖永冷笑一聲:“放屁!本官給你的手令是出城尋找建奴蹤迹。”
“溫榆河大捷後多爾衮不知所蹤,兵部命京師附近各城池向附近村莊派兵戒備,防止多爾衮夜襲搶糧。”
“你們違抗本官軍令也就算了,竟敢殺良冒功屠戮百姓!此時不認罪還狡辯什麼?”
“我們明明是奉了你的軍令殺人,何來狡辯一說?”其餘軍官紛紛将矛頭指向王敖永。
王敖永被氣笑了:“我何時給你們下達過這種軍令?手令上寫得清清楚楚,沿途戒備,抵禦建奴。”
“你當然不會在手令上寫殺百姓,而是親口告訴何參将,我們也是聽他的命令行事。”
“為何不把何參将找來當面對質?”
“他...他已經死了,還怎麼對質?”
“沒有證據就敢緝拿朝廷命官,張侍郎果然有膽量。”王敖永目光從張宸極身上轉移到右佥都禦史程文棟身上,“程禦史,張侍郎知法犯法,都察院不管嗎?”
程文棟想了想:“這些人都是你的兵,就算你不知情,也有治兵不嚴之罪。張侍郎這麼做,沒毛病!”
“我...”王敖永無語了。
“好了!”王之心出聲制止:“調兵手令何在?”
“在這裡。”一個差役将手令交到王之心手裡。
王之心檢查一番後将張宸極請到内堂,等四下無人時才說道:“張大人,此事錯綜複雜,不如回京細審。”
“回京?”張宸極有些詫異,“此案尚未有結論,王敖永被抓,薛濂不知去向,最關鍵的是他二人的罪名還沒定下來,此時回京不是給陛下添麻煩嗎?”
王之心反問道:“你覺得薛濂為什麼敢在京師附近搞這麼大動靜?”
“他...”張宸極想了想,“大概率是他不想把霸占的土地還回去吧!”
“錯!那點地才值幾個錢!”王之心語重心長的說道:“我們已将陽武侯薛濂的莊田徹查了一遍,查出有問題的土地隻有百餘頃。”
“就算全是上等良田,也賣不出一萬兩銀子。”
“薛濂不是傻子,也不是瘋子,沒必要拿十萬兩銀子去遮一萬兩銀子的醜。”
“最奇怪的是,薛濂提前将他派兵殺害百姓的計劃告訴了咱家。”
“這根本不符合常理!”
這件事處處透露着詭異,王之心自知能力有限,把握不住這種複雜的局面。
所以第一時間想到了回京。
張宸極也意識到了問題的複雜性,猶豫片刻後同意回京。
剛離京幾天的欽差隊伍在衛隊的護送下,又回到了京師。
事情傳出去之後,京師巨震!
陽武侯薛濂與通州巡撫王敖永勾結,霸占民田,屠戮百姓...
就在百姓們議論紛紛時,更震驚的消息從北面傳來。www..
乾清宮内,王之心剛彙報完與薛濂談話的内容,王承恩從外面跑了進來。
“皇爺,出大事了!出大事了!”
崇祯輕聲呵斥:“慌慌張張的成何體統!”
“皇爺恕罪!”王承恩跪在地上磕頭請罪。
崇祯用眼神示意王之心站在一旁,轉頭問王承恩:“出什麼事了?”
“回陛下,多铎率領建奴主力從大甯出發,根據行軍方向,似乎要從牆子嶺一帶入關。不出意外的話,一天後就會入關。”
崇祯無奈的歎了口氣,該來的還是來了。
多铎...
先忍你一段時間!等大明緩過這口氣來,一定讓你加倍償還。
“還有嗎?”崇祯問。
“有,宣府鎮塘報!蒙古喀爾喀部首領素巴第,親率六萬大軍從獨石口入關,長驅直入圍困宣府鎮,向閻應元索要過冬的糧食。”
“如此甚...”崇祯剛想說如此甚好時突然發覺有些不對勁,“你再說一遍!”
“是。”王承恩咽了口唾沫,“蒙古喀爾喀部首領素巴第,親率六萬大軍從獨石口入關,長驅直入圍困宣府鎮,向閻應元索要過冬的糧食。”
“素巴第...圍困宣府鎮?”
“是...皇爺!”王承恩語氣悲傷至極。
剛打敗了多爾衮,又來了一個多铎和素巴第!
皇爺和大明朝太難了。
崇祯坐在龍椅之上,久久不語。
蒙古人也太不講武德了!
給他們送甲胄,送糧草武器。
說好的襲擾大甯,破壞建奴補給線,到頭來竟然變卦對宣府鎮下手。
其實仔細想想也能想通。
建奴在大甯準備糧草的同時,肯定也布置了不少兵馬。
素巴第缺的是糧食,不是心眼。
如果攻擊大甯,他将會同時遭受漠南蒙古諸部和建奴的攻擊。
更何況他此番南下的路是向察哈爾部和鄂爾多斯部借來的。
如果真動手了,大概率有去無回。
所以,與危險重重的大甯相比。
進攻囤積了數十萬石糧食的宣府鎮才是明智之舉。
“閻應元也是夠倒黴的,天生被包圍的命!”崇祯歎道。
“皇爺...還有一封大名府的塘報...”王承恩低沉的聲音打斷了崇祯的思考。
“念。”
“遵旨。”王承恩深吸一口氣,緩緩念道:“靖南伯黃得功率領主力在大名府城北十裡與李闖賊交戰,損兵三千,退回魏縣。”
“此戰李闖賊兵分三路,一路牽制城内的李性忠,另一路步兵與靖南伯對壘,最後一路騎兵繞後,攻靖南伯後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