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提早團年
如園接連殺豬,村裡的人想不知道都難,他們從豬還是小豬仔的時候就知道如園養了豬,當時都猜測是來養生產糞的,畢竟如園曾經還花錢買過糞水。
這些人聚在一起朝著如園的方向不住的打探,“那天賣菜的時候聞到了那豬肉的味道,香的讓人走不動道,那不是尋常的豬仔吧?
”
有人搖頭道:“就是尋常的豬,當時他們買的母豬就是我媳婦娘家那個村子買的,沒啥不同?
”
“聽說是有啥法子處理過的,就是現在不好打聽了。
”
如園的農管事現在也變的不好說話,好些問題問出去他們也愛答不理的。
“所以說大地主都一樣,還真能都為了咱們這些人好?
咱們這些人也不姓汪啊,就算是姓汪的也不見得都能沾光。
”
魏長木的爹也在這些人裡頭,聽了這話心裡就不高興了,當即就說道:“人家不說也是應當的,人家的法子好些也是花費許多銀錢才得到的,就這樣平白無故的給了我們?
當咱們這些人給如園立了多大的功勞那?
”
有點張口反駁:“木頭爹你剛得了人三斤紅糖自然是這麽說,都在一個村裡住著有什麽能說的,不是說遠親不如近鄰,如園出事咱們這些人也沒少幫忙。
”
“去年人家好心高價收我們的菜,今年人家什麽都沒說就自己先種上了,還整日上人大門堵人要人來收菜,人家也收了,還要怎麽著,家當都給你才算好人?
”
這些人被魏長木的爹堵的說不出話,裡面也有一些人的家裡人在汪大力的作坊裡面乾活,想要說什麽倒底不太敢隻能背著手離開。
這事傳到汪如心的耳朵裡,燕兒幾個自然是不平的很,汪如心隻是搖了搖頭,這人啦,哪裡那麽容易滿足,不過腦子清醒的人還是多。
這兩日的天冷的厲害,汪如心脫了薄薄的夾襖換上了棉衣,新的棉衣為了好看做成了收腰窄袖的立領樣式,腳上的鞋也是在裡面絮上了一層薄薄的棉花,比起去年冬日出門一次就要全副武裝好了太多。
“姑娘穿這身衣裳真好看。
”
玉蘭院的這幾個丫頭都得了三斤棉花,幾人拿著就做了棉衣和棉鞋,隻是在外面還罩了一件單衣以免弄髒。
汪如心轉了一圈很是自得:“這個冬日總算不用怕冷了。
”
秦嬤嬤打開簾子進來,說道:“姑娘,事情已經辦妥了。
”
“可有鬧?
”
“鬧的厲害,不過也隻敢在自家院子裡面鬧。
”
燕兒和喜鵲一陣唏噓,尤其是燕兒心裡又是一陣後怕。
玉蘭院的兩個小丫頭豆苗和禾苗姐妹兩,原就因為年紀小汪如心不大喜歡用她們,兩人也隻做一些掃灑和跑腿的活計,來了於歡姐弟三人這跑腿掃灑的活兒也就沒了,偏她們那不著調的娘沒事就悄悄的溜進來朝姐妹兩人要這要那,上次因為饞豬肉又溜了進來蹲小廚房裡偷吃了半碗被秦嬤嬤逮了個正著。
秦嬤嬤治下嚴厲,出了這等偷雞摸狗的事自是不能輕饒,為避免往後麻煩直接將兩個丫頭送了回去。
“通知門房的人將門看緊了,尤其是後門,不要什麽人都敢往裡放。
”
最近府中人多倒給了這些個宵小機會。
秦嬤嬤點頭:“回來的路上已經打過招呼了。
”
將豆苗禾苗兩個丫頭送走秦嬤嬤又了了一樁事,兩個丫頭原是佃戶之女也沒有賣身契,年紀又小能做的事又不多隻能白白的養著,在她看來服侍姑娘的必定要是簽了死契的丫頭,還得是得用的才行。
“玉蘭院的大門也要看緊了,這院子裡就沒離人都能讓一個婦人摸進了廚房,今日是偷吃,明日是投毒那?
”
這才是她不願意容忍禾苗姐妹兩的原因,要是那進了廚房的人起了歹意,她們這些人早就躺下了。
廚房水井這些都是重中之重。
秦嬤嬤幾人一番後怕,暗自告誡自己往後要多上心才是,萬不可大意。
竹語軒裡薑大夫人正在向薑氏辭行。
薑靜然定了親薑大夫人就想早些帶她回去,一來是年關將近府中事務繁忙,二來是翻了年薑牧就要娶親,薑靜然又要出嫁,這裡裡外外的事情分十分繁雜,正好也能趁著這個機會讓薑靜然歷練一番。
“這才來幾天怎麽就要著急走?
”
薑氏一臉的不舍,家中有哥哥她自是沒有理由留了薑老太太在家過年,隻想能多留他們兩日。
“大舅舅大舅母再多住兩日吧,兩日後我們要再送一船菜上京都,正好可以一起走。
”
隆冬將至京都又到了缺菜的日子,早前的兩船菜早已經賣完,安璟禮的信也送了汪如心的手中,她準備過兩日收割一船如園自己的菜送上京都,另外一船必須要等到第一場大雪落下後才送。
薑大夫人問道:“要和吳先生他們一起走嗎?
”
“一起走吧。
”
今年林先生一家也要回去過年,過兩日便動身,汪如心默默的談了口氣,今年過年就隻有他們一家三口過呢。
薑大夫人面色為難,面對吳夫人她有些不自在呢,怎麽也說不到一塊兒去。
不過為了閨女她隻能忍了。
“娘,明日咱們提早吃團年飯吧?
”
趁著大家都在熱鬧熱鬧也好,薑氏想也沒想就答應了。
汪如心要親自操持團年飯,薑大夫人忙叫了薑靜然在一旁學著。
獻草堂裡,汪如心坐在上首,劉管事周管事一乾人等坐在左右兩邊。
“今日說兩個事,一是年關將至府中人多,內院的大門一定要看緊了,今日起偏院的大門增設兩人負責檢查送進來的貨,隻進貨不進人,告誡下面的別被那三瓜兩棗的迷了眼,隻要有一次往後就永遠不得踏進如園的門。
”
劉管事和周管事神色凝重,她們手底下的婆子最易出這種事。
“二是林先生一行人兩日後回家過年,過了大年十五才會回來,我準備明日請了大家團年,既是團年這府中還得有個樣子,今年便提早灑掃。
”
“劉管事和楊管事負責清掃和布置,周管事今日要準備菜式和所需要食材。
”
“今年咱們比之去年好了太多,這團年飯必須得面好看還得好吃。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