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費盡口舌
進了玉蘭院的大門薑靜然正坐在院子裡賞花,“圓兒,你看那木芙蓉開的多好看啊,以後長成了大樹更是不得了。
”
說完才看見汪如心身後還有一人,這人她是見過的笑眯眯的打著招呼,“祝姑娘。
”
“薑姑娘。
”
祝寧沒想到薑靜然居然在這裡,轉念一想壓下心裡的衝動轉頭看著那株木芙蓉,“這花當真開的豔麗。
”
見薑靜然坐著不動一隻腳還搭在小幾子上便上前問道:“薑姑娘的腳可是扭到了?
”
“可不是,不小心扭了一下。
”
“可好些了?
”
祝寧臉上一臉擔憂。
一旁的汪如心更加疑惑了,這人前後的態度全然不同,剛才感覺她有很是著急的事要說,現在看起來又不急了。
汪如心當作什麽也不知,讓喜鵲上了茶水果子三人就在院子裡賞起花來。
“如心妹妹,聽說小豐村要蓋學院,瞧你忙著的都瘦了。
”
汪如心笑道:“學院的事自有先生負責,如園是不插手的。
”
見喜鵲退到了屋簷下,祝寧湊過去問道:“如心妹妹,你這回了如園下次什麽時候再去京都?
”
“沒事不會去的。
”
“可”祝寧壓低了聲音道:“小豐村離著京都那樣遠發生了什麽你都不曉得,你就不擔心三公子?
”
“難不成京都還有人想對他不利?
”
祝寧嗔怪的瞪了她一眼,“就你是個心眼子大的。
”
而後悄聲說道:“京都好幾戶人家都想將府中的姑娘給三公子做妾室,畢竟三公子的年歲也不小了。
”
汪如心拈起一塊核桃慢慢的吃著,“我去了京都那些人就不想了?
他要真想三妻四妾我是管不了的。
”
安璟禮想三妻四妾?
他要真想三妻四妾那還真就和她沒什麽關系,要是真的她爹第一個就不會同意,保不準還正合了她爹的意,往後就真沒什麽關系了。
祝寧微愣,壓抑住心中的一絲歡喜,擔憂道:“京都達官貴人家中關系錯綜複雜,三公子的後院要真在你之前進了人再用手段抓住了三公子的心,你往後可如何是好?
”
“你在裡面也沒個幫手,要是再你之前多了庶長子,這”
祝寧這麽一說,薑靜然面色都不好看了,因為這些很可能會成真。
汪如心吃完核桃又喝了口茶水,配合的問道:“依祝姐姐看我應該如何?
”
祝寧又湊近了一些,“三公子的後院還得有妹妹的人才好,一有風吹草動你就能知曉,要是有萬一也能早做準備。
”
汪如心得意的一笑,道:“何苦那樣麻煩,我已經及笄早些嫁過去就成了。
”
祝寧一噎,沒想到汪如心會這樣說,臉上的笑意差點繃不住,忙道:“京都的那些達官貴人的後院波譎雲詭,妹妹整日裡操心田地裡的事,我怕妹妹會吃虧。
”
“吃虧?
”
汪如心笑了,“祝姐姐可知曉我是如何打敗南冀公主的,要是不能講道理那隻能上拳頭了。
”
薑靜然原本有些擔憂,現在又慢慢的琢磨出什麽來,這祝寧今日來怕是目的不單純。
祝寧一口氣被堵的不上不下,面色微紅,哪裡曉得汪如心是個油鹽不進的,吸了口氣繼續說道:“那男子都喜歡溫溫柔柔的姑娘,你還要在三公子的後院動手,那傳了出去外面該如何說你。
”
“那祝姐姐你說怎麽辦嘛。
”
祝寧總算聽到了想聽的話,拍了拍汪如心的手,道:“該有一個始終不能越過你的人在三公子身邊時時的替你說話,那人身份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還得一心為你著想,有她來替你看著三公子再做你的耳報神。
”
話到這裡汪如心還有什麽不明白的,隻感歎安璟禮果真是個行走的狐狸精,盡給她找事做。
正在巡查店鋪的安璟禮忽然覺得耳朵燙的厲害又重重的打了兩個噴嚏,都說耳朵燙是有人念著,肯定是圓兒在念叨他。
“公子,下一家還去不去了?
”
安璟禮搖頭,“再有幾日去裝菜的大船就該出發了,去聚味齋給圓兒定些點心捎帶過去。
”
青松滿頭黑線,這麽遠捎帶幾包點心也就他家公子能想的出來。
汪如心眼神灼灼的看著薑靜然,“表姐,你要幫我。
”
“圓兒,你別急我肯定幫你。
”
隻要是汪如心開口薑靜然是沒有不應允的,管他什麽忙先答應了再說。
祝寧氣的半死,怎麽又扯到薑靜然的身上去了,是她說的不夠明顯嗎?
費盡口舌眼看要給她人做嫁衣,祝寧急了,還要繼續說話麥子跑了進來,“姑娘,老爺讓您去一趟獻草堂。
”
汪如心點頭,去獻草堂便是有正事要說,陪著祝寧耽誤了這麽一會兒功夫也該差不多了。
“表姐替我招待祝姐姐。
”
說完也不管祝寧的話有沒有說完,站起來擡腳就走了。
薑靜然覺得祝寧這人說話不痛快,老是話裡有話便不想和她說話,隻道:“祝姑娘,我們賞花吧。
”
獻草堂裡,汪寶林正和周管事說著話,周管事的兒子周平舉端坐在一旁不時朝門口張望。
片刻後見到汪如心的身影忙起身抱拳躬身:“周平舉見過姑娘。
”
“不用客氣。
”
汪如心點頭後徑直坐下,朝周管事問道:“周管事今日過來可是有事?
”
汪寶林直接接過了話頭,道:“你周叔準備年後隨你前往邊境種糧。
”
“哦,那是好事啊。
”
這事已經說了小半個月一直沒人來說要去,難得來一個還是隻比趙管事弱一頭的周管事,當真是好事,“周管事如何打算的?
”
周管事道:“我老家就在西旻城的下面的石嶺村,因早些年連年的乾旱和邊境動蕩離開,眼下有機會就想再回去看看。
”
說完還瞥了一眼周平舉,他終是沒有扭過他這個兒子。
周平舉站起來拱手道:“姑娘,我願意去邊境種地,不僅是因為那裡是我爹的老家,更是因為我想做一番事來,戰場是去不了可種地卻是會的,不到兩年的功夫如園在姑娘手裡大變了樣子,我就想看看那邊境的土地能不能在我的手裡變了樣子,變的沃野千裡連年豐收。
”
“若是有那一日邊將的將士能吃飽喝足守衛邊境不被侵犯也算是我周平舉建功立業了不是?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