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清宮熹妃傳

第四百三十七章 猜中所想

清宮熹妃傳 解語 3390 2024-11-26 09:25

  [第2章第二卷]

  第437節第四百三十七章猜中所想

  愉嫔一臉感激地道:“有勞娘娘挂心了,他們做事很利索,很能幫得上忙。”

  “那就好,本宮之前還擔心他們匆匆忙忙派出來的人做事不當。”如此說着,瑕月轉而道:“儀妃知道愉嫔昨日險些小産,很是挂念,今兒個一早就來找本宮,說要一起來探望愉嫔。”

  愉嫔眸中掠過一絲異色,面上則是一派感激之色,“儀妃娘娘有心了,其實歇了一夜,臣妾已經沒有大礙了。”

  黃氏忍着心中的不喜,道:“本宮來得匆忙,沒準備什麼東西,待會兒讓錦屏送些血燕過來給愉嫔補身,還望愉嫔不要嫌棄。”

  “娘娘太過客氣了,臣妾實在受之有愧。”愉嫔話音剛落,瑕月便道:“既是儀妃的一片心意,瑜嫔收下就是了,這般推辭,反而生份了姐妹之情。儀妃是雍正六年入的潛邸,愉嫔則是雍正九年,咱們三人至少做了九年的姐妹,雖非親生手足,卻也相差仿佛了,愉嫔你說是不是?”

  愉嫔無比感激地道:“娘娘說的極是,能夠有二位娘娘照拂,實在是臣妾三生之幸。”

  瑕月與黃氏就着宮人端來的椅子坐下後,道:“既是親如姐妹,那本宮有一個疑問,還望愉嫔妹妹為本宮開解。”

  愉嫔溫順地道:“隻要是臣妾所知,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好。”瑕月微一點頭,說出一句令愉嫔駭然失色的話道:“愉嫔既是對儀妃有懷疑,為何不當着本宮的面說,非要等本宮走了之後,再單獨告訴皇上?若這就是愉嫔所謂的親如姐妹,那本宮可真要傷心了。還有儀妃,她雖與你有些誤會,但并不是什麼深仇大恨,再加上儀妃又一向與人為善,試問怎麼會做出這樣的事來。”

  愉嫔定一定神,勉強擠出一抹笑容,道:“臣妾并不曾與皇上說過這些,二位娘娘從何處聽來這些子虛烏有的話?”

  黃氏忍不住道:“是不是子虛烏有,愉嫔心中最清楚,又何必在這裡惺惺作态。”

  “臣妾确實沒有,臣妾……”不等愉嫔說下去,瑕月便道:“好了,彼此皆心知肚明的事,愉嫔再一味否認,隻會令本宮覺得你更虛僞。其實……”她嗤笑一聲道:“什麼姐妹,什麼情誼,在瑜嫔眼裡,根本不值得一提;當年瑜嫔與富察挽秀交好,情義深厚,結果也不過是心存利用罷了,甚至在富察挽秀死後,還要加害她的遺子。”

  愉嫔緩緩沉下臉,冷聲道:“若貴妃娘娘此來,就是為了與臣妾說這番話,那麼臣妾已經聽完了,貴妃娘娘請回吧。”

  瑕月沒有理會她的話,徑直道:“你昨日之所以不肯在本宮面前說出對儀妃的懷疑,并非隻是擔心本宮幫着儀妃說話那麼簡單;而是你懷疑整件事是本宮與儀妃合謀,要加害你腹中龍胎,本宮說的對不對?”

  愉嫔臉色變得越發難看,她沒想到瑕月如此厲害,竟然一下子看透她的心思,正想着該如何應對,瑕月的聲音再次傳來,“不管愉嫔信也好,不信也罷,本宮都要告訴你一句,這次的事,與本宮還有儀妃都毫無關系,假以時日,本宮一定會替瑜嫔查個水落石出。”

  此刻,愉嫔已是定下神來,冷笑道:“任誰做了惡事都不會承認,試問二位娘娘又怎會例外呢。”

  瑕月并未因她的話而生氣,笑意淡淡地道:“看來你是打定主意不信了,罷了,就當本宮什麼都沒說過吧,愉嫔好自為之。”

  在目送瑕月二人離去後,愉嫔盯着冬梅與小全子,寒聲道:“是誰将本宮所說的話洩露出去的?”

  冬梅與小全子連連搖頭,冬梅更是道:“未得主子允許,奴婢萬萬不敢亂傳主子的話,望主子明鑒。”

  愉嫔厲聲道:“當時除了皇上與本宮之外,就隻有你們二人還有四喜,若不是你們,難不成會是皇上嗎?”

  “當真不是奴才所說。”這般說了一句,小全子忽地道:“奴才想起來了,昨兒個夜裡,皇上歇在重華宮,會否……真是皇上?”

  愉嫔臉色難看地道:“你說什麼,皇上歇在重華宮,本宮怎麼不知道?”

  小全子慌忙跪下道:“奴才該死,奴才擔心主子會動胎氣,所以之前不敢如實相告。”

  “儀妃!”愉嫔恨恨地一捶床榻,厲聲道:“出了這種事,她居然還能哄得皇上留宿重華宮,還将本宮的懷疑都告訴她,真是好本事!”

  冬梅連忙勸道:“主子息怒,周太醫說過,您萬萬不可激動,否則萬一再動胎氣,那可就麻煩了,指不定娴貴妃她們今日來,就是想要故意激怒主子,您切莫要中了她們的奸計。”

  愉嫔撫着高高聳起的腹部,努力讓自己平靜下來,點頭道:“你說的不錯,如今最要緊的是平安生下這個孩子,餘下的,皆可以留待以後再說。”

  待得愉嫔氣息平順了一些後,小全子小心翼翼地道:“主子,那臨淵池邊的事……”

  愉嫔深吸一口氣,道:“由着他們去查,查到是何人就是何人,本宮皆不過問;何人曾害過本宮,針對過本宮,本宮皆心中有數,待得來日,本宮一個都不會放過。”說到此處,她冷笑一聲道:“娴貴妃自恃恩寵,以為可以在後宮中隻手遮天,殊不知恩寵既可以在一朝之間厚如天,也可以在一夕之間薄如紙,根本算不得什麼,真正可以保得一世榮寵的,始終是孩子,尤其是一個可以繼承大統的孩子。”

  接下來的日子,愉嫔果然如此,再不追問臨淵池的事,更不在弘曆面前提及重華宮半句,隻是一味安心養胎。

  不過她雖不提,追查一事卻不能就此作罷,隻是因為紙蓮與鵝卵石所系的線索太少,再加上臨淵池少有人經過,事情一時陷入困頓,許久都未曾有進展。

  春光在光陰的流逝中變得越來越明媚,柳樹抽出幼嫩的枝芽,不時有黃莺停在樹梢,啼聲婉轉空靈;禦花園中,百花争先綻放,蝴蝶在花間飛舞,一掃冬時的冷清寂靜。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