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爾丹起身道:“你是說……本王再次征戰的時機已經到了?
”
“不錯,四年時間雖然不能令準葛爾徹底休養生息,但至少恢複大半,足以再戰。
言情穿越書更新首發,你隻來反觀大清,嶽忠祺已死,果親王殘廢,唯一有資格與汗王一戰的,也就一個佛标,這些年來,我着力研究佛标的用兵習慣,不說十成,但至少有七八成情況可以克制住他。
”
葛爾丹聞言,忽地冷笑了起來,“差一點就讓你騙了,弘時,你這張嘴皮子倒真是利害,居然騙到本王頭上來了,真當本王好唬弄嗎?
”
弘時訝然道:“汗王何出此言?
”
葛爾丹冷哼一聲道:“你剛才說大清最好的将士領兵來戰,你也有六成把握取勝,如今又說對上佛标有七八成,究竟哪一句才是真。
”
“汗王誤會了,這兩句話皆是真的,諸将領中有資格與汗王一戰的确實隻有一個佛标,但佛标絕對不是大清最好的将領。
”
葛爾丹追問道:“那是何人?
可别告訴本王說是允禮,他已經成了一個殘廢,哪裡還能帶兵出征,充其量隻能做一個軍師。
”
“汗王該不會忘了我那位那皇阿瑪了吧,論帶兵之能力,他可絕不會輸給果親王。
”弘時此言大出葛爾丹意料之外,好一會兒方回過味來,擰眉道:“你是說清帝禦駕親征?
”
“不錯,以現在這個情況,一旦佛标戰敗,胤禛十有**會禦駕親征,打敗了他,對汗王來說意味着什麼,相信不用我說,汗王心裡也清楚得很。
”
葛爾丹負手在帳中來回走了幾圈,道:“本王聽說清帝身子積勞成疾,整日卧病在床,怎可能帶兵出征,反倒是寶親王弘曆,也就是你的四弟,雖然不過二十餘歲,但聰敏過人,文武雙全,他出戰的可能性倒是極大。
”
“汗王會這麼說,隻能說您還不了解胤禛。
”此時的弘時,提起胤禛時,直呼其名,絲毫沒有尊敬之意,“弘曆是他最看重的兒子,也是他默認的繼承人,換句話說,就是大清的未來。
他是絕對不會讓弘曆有絲毫危險的,更不要說上戰場,他唯一會做的,就是替弘曆掃除登基前的所有障礙,讓他可以順利登基成為新君。
不過,就算我估計錯了,真的是弘曆帶兵出征,也不會有什麼問題,因為他一樣會敗在我的手裡。
”
葛爾丹打量了他一眼道:“看來有這麼一個弟弟,對你來說,并不是什麼好事。
”
“若不是他們母子,我與皇額娘如何會落到今日的地步!
”弘時恨恨地說了一句,道:“如何,汗王可有決定了?
”
“出征大清,并非不可,不過戰争不是兒戲,不能隻憑你幾句話,本王就答應。
”葛爾丹頓一頓,道:“本王與你來一場演練,本王與允禮交過手,會極力模仿他的用兵之法,你若能赢了本王,本王就同意出兵,并讓你做前鋒!
”
弘時沒有絲毫猶豫,當即道:“好,一言為定!
”
演練定在三日之後,模仿允禮用兵的葛爾丹與弘時各領一千人馬,各使手段,最終,弘時以損失一半的代價,全殲了葛爾丹所有人。
自然,這個并不是真正生死拼殺,葛爾丹不會做出自損人手的蠢事來,所有的殲滅、損失,隻是在彼此行兵布陣下,算計出來應該死去的人。
對于這個結果,葛爾丹很是滿意,也終于下定了再次發兵攻打大清的決心,他心裡清楚,這是他最後一次機會了,若還是不成,此生宏願将化為逝水,再沒有任何希望可言。
且因為準葛爾四年前才經過戰争,損失慘重,雖四年來稍稍彌補了一些,但還是不曾徹底恢複元氣,所以一切都需要仔細計議,不可有半點錯失。
在緊鑼密鼓準備的時候,葛爾丹也讓弘時再一次加強對士兵的訓練,以期在真正的戰場上可以勢如破竹,一舉攻入京城,攻下大清,成為中原的新主人。
進攻之期,被定在了十月,那個時候,秋冬交接,對他們來說最是有利。
至于弘時,葛爾丹雖然沒有完全信任他,但這四年來的監視,以及訓練展露出來的成效,令弘時獲得了比初來時更多的自由,也令弘時有機會進行他真正的計劃。
在一個炎熱的夜裡,弘時命暗鷹将暗衛當中,年紀最輕的暗鸠喚了進來,仔細打量了他一眼後,道:“你今年二十一,也就是說,你跟着本王從大清逃出來的時候,才十七歲。
”
暗鸠低頭道:“是,奴才是英格大人最後訓練出來的一批暗衛,十三歲時便執行了第一次任務。
”
“好,本王有一件事情要交給你去辦,此事關乎本王以後能否奪回鈕祜祿氏奪走的東西,必不能有失。
”
暗鸠沒有多問,隻沉聲道:“請王爺吩咐!
”
弘時點頭,在其耳邊輕語幾句,也就是這幾句話,令暗鸠的神色起了變化,遲疑着道:“王爺,真要這麼做嗎?
”
“暗鸠,你是本王舅舅訓練出來的暗衛,在其臨死前,将你們交給本王與皇額娘,如今才不過幾年光景,你就不願意再聽本王的話了嗎?
”
暗鸠連忙跪下道:“奴才絕無此意,隻是奴才聽說宮中太監淨身的年紀都得在十六以下,以奴才的年紀,怕是大了些,萬一他們不給奴才淨身,便會壞了王爺的大事。
所以奴才在想,是否還有更好的辦法?
”
“是擔心本王計劃失敗,還是在擔心你的子孫根?
”見暗鸠不說話,弘時負手道:“暗鸠,你是暗衛,就該明白,從你被訓練成為暗衛的那一刻起,這個身體乃至性命就不再是你自己的了,本王所說的每一句話,你都應該無條件的去執行。
可是你并沒有,怎麼了,你想脫離暗衛這個身份了嗎?
”
暗鸠慌忙道:“奴才斷無此意,奴才這就入京,不管用什麼方法,都會入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