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竹被她問得語塞,過了一會兒方才道:“隻要抓到李季風,大刑之下自然能逼他說出實話。”
“他若不說呢,皇上面前,你要本宮如何交待?還有,要是被令嫔反咬一口,這個後果是不是你秀竹擔着?”
秀竹被她問得冷汗直冒,低頭道:“奴婢思慮不周,請主子恕罪。”
忻嫔盯着她冷冷道:“做任何事之前都先仔細想清楚,尤其是在對付令嫔的時候,她可不是什麼省油的燈。”
在秀竹答應後,小華子道:“主子,若是當真能找到令嫔與李季風私通的證據,您便可憑此得入皇後之眼,位列四妃指日可待!”
忻嫔拂袖起身,望着永壽宮的方向道:“不過在此之前,本宮要先從魏氏手裡得到那篇青春不老的駐顔道法!”說到最後一句,她眸中閃爍着貪婪的光芒,青春不老……實在太令人心動了,不管用什麼法子,她都必須要得到。
“那李季風那邊……要不要奴才通知大人,讓他盯着一些?”忻嫔父親原為太子太保、領侍衛内大臣、河道總督,雖早已經在多年前過世,但家族多人在朝中為官,忻嫔兄長是位居正二品,在京中有着不小的勢力,要盯區區一個侍衛乃是易如反掌之事。
忻嫔想了一會兒,道:“也好,就看看他與令嫔還有多少見不得人的事,順道永和宮那邊也盯着一些。”
“永和宮?”小華子有些驚訝地道:“恕奴才愚笨,為何要盯着永和宮?”
忻嫔輕揚了唇角道:“本宮剛才想到一件很有趣的事,若是一切能如本宮所想的話,這次不僅可以投靠皇後,還可一箭雙雕。”
這場雪下了整整兩日,還不見止勢,往往宮人剛掃淨了雪,轉眼便又積了起來,待到第二日,已是積了将近三寸的雪。
這日,甯氏正在替和恪梳發,她對和恪可說是疼到了心裡,昨日和恪說了一句嬷嬷梳發的時候有些疼,她便親自為和恪梳發。
甯氏替和恪将一小縷頭發盤起後,關切地道:“這樣疼嗎?”
和恪抱着一隻布老虎咧嘴笑道:“不疼,額娘梳得一點都不疼,額娘,以後你都幫我梳好不好?”
甯氏一邊梳着發一邊寵溺地道:“好,和恪說是什麼就是什麼,以後額娘每天都幫你梳發,直到你出嫁為止。”
和恪回過頭來,好奇地道:“出嫁是什麼?”
甯氏正要說話,有一個聲音比她搶先了一步,“出嫁就是你離開皇阿瑪與額娘,以後都去别的地方生活!”
“額娘!”和恪歡呼一聲,邁着小腿奔過去撲入魏靜萱懷中,後者抱起她,輕捏着她小巧的鼻子問道:“這幾日乖不乖?有沒有不聽話?”
和恪用力點頭,奶聲奶氣地道:“沒有,兒臣很聽額娘的話。”說着,她有些困惑地道:“兩個都是額娘,兒臣該怎麼分啊?”
魏靜萱笑道:“不用分,兩個都是你的額娘,都一樣疼你。”
和恪開心地應了一聲,旋即又摟緊了魏靜萱的脖子道:“額娘,兒臣不想嫁人,不想離開兩位額娘與皇阿瑪,兒臣不要!”
魏靜萱被她說得哭笑不得,安撫道:“好好好,不嫁,和恪不嫁人,這總行了吧。”
待得和恪重新坐好後,甯氏替她将另一邊的頭發也盤好,并在兩邊各簪了一朵鵝黃色的小花,透着明快活潑之意。
在命宮人領和恪下去後,甯氏笑道:“這大雪還沒有停,妹妹怎麼就過來了,也不怕着涼嗎?”
魏靜萱扯了一抹淺淡的笑容道:“閑在宮中也無事,還不如到姐姐這裡來走走,看看和恪,另外商量一下過幾日送給太後、皇上還有皇後的歲禮。”今日已經臘月二十七,再有幾日,就要過年了,依例,衆嫔妃要向淩若、弘曆、瑕月三人呈送歲禮。
“說到歲禮,本宮也想與你商量,你說這年年送的,多少年下來,寓意好些的都已送了個遍,實在想不出什麼新意,但若送與以往一樣的,又覺着不太妥當,真真是令人頭疼。”
魏靜萱低頭撥弄着袖間的鑲珠,輕聲道:“其實姐姐還好,我若是稍送的有些不對,怕是又會惹來一頓冷嘲熱諷!”
甯氏有些驚訝地道:“怎麼了,皇上對你還是不聞不問嗎?”
魏靜萱歎了口氣道:“其實皇上對我怎樣并不要緊,隻是可憐了和靜,已經有好些日子沒有見過皇阿瑪了,還有小公主,生下來這麼久,卻連個正經的名都沒有,背地裡不知有多少人在笑她。”說到這裡,她眼圈微紅,哽咽道:“都是我這個做額娘的沒用,讓她們受委屈了,幸好和恪現在有姐姐疼愛,否則,怕是也要受委屈。”
見她這個樣子,甯氏大為憐惜,撫背道:“唉,皇上也真是的,你明明是一心為和恪好,他卻這樣聽信讒言,誤解于你,不然……本宮去與皇上解釋?”
魏靜萱搖頭,神色黯然地道:“沒用的,皇上根本不會聽姐姐的解釋,反而還會覺得我興風作浪,令後宮不甯。”
甯氏着急地道:“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倒是說說,要怎麼辦?”
“我也不知道。”說着,她拭一拭淚,道:“有皇後與穎貴妃她們壓着,怕是咱們想什麼都沒用,我隻希望皇上能夠顧念父女之情,多來看看和靜二人,還有就是早些為小公主賜名,不要再委屈了兩個孩子。”
甯氏歎然道:“可憐天下父母心,真是難為了你,和恪這邊你不必擔心,本宮定會将她視如己出,絕不薄待!”
“我若不相信姐姐,就不會将和恪交給姐姐撫養,以後有咱們一起疼和恪,她一定會是宮中最幸福的公主。”說着,她又笑道:“姐姐還是趕緊幫我想想歲禮的事兒吧,要是能讨得皇上他們歡心,也可稍加改變如今的窘境。”
“這倒也是,你先别急,讓本宮好生想一想。”這般說着,甯氏想一想道:“送如意怎樣?如意如意,事事如意,這意頭是最好不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