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自說話間,巧玉走了進來,福一福後未有言語,魏靜萱瞥了她一眼,道:“是不是打聽到了?
”
“奴婢托人從黃公公那裡探聽到一些消息,他說……”巧玉看了甯氏一眼,未說下去。
甯氏挑一挑眉道:“黃公公?
可是養心殿的黃英?
”待得巧玉點頭後,她追問道:“黃英說什麼了?
與你家主子有關嗎?
”
“這個……”巧玉吞吐着不敢說下去,魏靜萱瞥了她一眼道:“慎嫔不是外人,盡管說吧。
”
“是。
”巧玉應了一聲,依言道:“黃公公說就在皇上答應娘娘所請,将和恪公主過繼給慎嫔娘娘的當夜,皇後娘娘去過養心殿,問了和恪公主過繼一事,之後便說及娘娘心腸冷硬,竟因疲于照顧而将親生女兒過繼給他人,實不是慈母所為,皇上雖未說什麼,但看着似乎認同了皇後娘娘的話,也就是從那個時候起,皇上……再不曾傳召娘娘前去侍寝。
”
魏靜萱尚未言語,甯氏已是訝然道:“你說什麼,自從和恪随本宮去了景陽宮後,皇上就再不曾召幸過令嫔?
”
巧玉無奈地道:“回娘娘的話,确是如此,主子幾次去求見,也是碰了個軟釘子,主子覺得這件事别有内情,便讓奴婢多番打聽,直至這會兒方才知道原來是皇後娘娘從中作梗,皇後娘娘對主子還真是念念不忘。
”
魏靜萱苦笑道:“皇上一向對皇後言聽計從,她說本宮心腸冷硬,皇上自然聽在了耳裡,從而冷落了本宮。
”
甯氏神色一沉,冷言道:“妹妹是憐本宮多年沒有子嗣,又怕對和恪照顧不周,方才将和恪交給本宮撫養,這些日子也沒少送東西過去,疼愛和恪尚來不及,何來心腸冷硬,鐵石心腸之說;皇後這麼說,實在有失公允。
”
魏靜萱歎了口氣道:“她是皇後,自然說什麼就是什麼,咱們哪裡能與她争。
”
甯氏輕哼一聲,轉而道:“那妹妹有何打算?
”
魏靜萱一臉無奈地道:“還能做什麼,隻有等皇上消了這口氣。
”
甯氏焦急地道:“那得等到什麼時候,萬一皇上氣個一年半載呢?
”說着,她起身道:“走,我與你去養心殿将事情與皇上說清楚。
”
魏靜萱搖頭道:“沒用的,且不說咱們要如何解釋知曉這件事,隻論事情……”她怆然道:“姐姐,你在宮中的日子比我久上許多,你應該很明白,皇後一句,抵得上咱們十句百句,縱然今日去了,也隻會無功而返,一個不好還會惹來皇上反感;當年九阿哥的事您還記得嗎?
明明我是被葉赫那拉氏所害,皇上也知道,可因為皇後之故,皇上始終将我禁在永壽宮中,直至乾隆十八年方才放了出來,那種被軟禁的日子,我真是一刻都不願回想。
”
甯氏怔忡片刻,頹然坐下,“皇後得勢,本宮一向都知道,但沒想到她心胸如此狹小,不肯見咱們半點好過。
”
“那隻能說姐姐對皇後了解還不深,二十年了,自打我入宮開始,就一直活在她的陰影下,親眼看到她逼死先皇後、害死珂裡葉特氏、蘇氏,還将金氏逼得被廢入冷宮,六阿哥長到這麼大,都不曾見過親生額娘一面,還有三阿哥,也是被她害得圈禁在宗人府中十年有餘。
”說到此處,她苦澀地道:“姐姐,我怕了,真的怕了皇後,我怕稍微做錯一點,就被落得萬劫不複的地步,與之相比,我甯可受些委屈,至少還能過一些安生日子,和靜還有小公主也不至于沒了額娘。
”
“真是難為你了。
”甯氏憐惜的說着,旋即惱恨地道:“她确實很有本事,從無勢無寵的王府側福晉做到今天的母儀天下,但你也不用太過怕她,本宮一定會幫你。
至于這件事……這樣直接去見皇上确實不妥,但如此任由皇上冷落了你也不是法子,你一向足智多謀,何不好生想想,說不定會有兩全齊美的法子。
”
魏靜萱感激地道:“多謝姐姐如此為我着想,我實不知該如何感激姐姐才好。
”
“你對本宮推心置腹,本宮自然會傾力相助,不管是這件事還是往後,隻要你開口,本宮一定幫你。
”
魏靜萱眸泛淚光地道:“有姐姐這句話,我此生再無遺憾。
”
在将甯氏送走後,魏靜萱斂了臉上的神色,盯着巧玉道:“黃英當真這麼說?
”
“奴婢不敢欺騙主子,奴婢托付之人确是這麼複述的,皇後一直都盯着咱們永壽宮,不肯讓主子好過呢;之前二小姐的話,皇後娘娘怕是也有插一腳,否則皇上怎麼會一點情份都不念。
”
魏靜萱冷笑道:“她越是要本宮死,本宮就越要好好活着,看到底是誰笑到最後。
”
毛貴為其換了一盞茶,道:“主子,慎嫔說得不錯,這件事您确實得及早想個辦法,不能任由皇上如此冷落。
”
“本宮自然知道。
”魏靜萱撫一撫額頭,徐徐道:“直言不行,就隻有迂回而行,讓皇上相信本宮并非鐵石心腸之人。
”說罷,她轉而對巧玉道:“你托付向黃英問話的是什麼人?
”
“是奴婢一個老鄉,他以前與黃英一起在敬事房當差,兩人關系頗為不錯,這次多虧了他出面,黃公公才肯說這些。
”
魏靜萱颔首道:“待會兒送十兩金子過去,至于黃英那裡,待得時機成熟後,備一份禮送去,一定要将他牢牢籠絡在咱們這一邊。
對咱們而言,第一要緊的就是養心殿那邊的人,其次則是坤甯宮。
”
“奴婢明白。
”随着巧玉的答應,正殿安靜了下來,隻有自鳴鐘“嘀嗒”、“嘀嗒”的聲音在殿内回想着……
随後的日子,冷落依舊如影随行的伴随着永壽宮,宮中已經有人在暗地裡嘲笑魏靜萱,後者雖然拉攏了甯氏她們,但宮中永遠都不會少了幸災樂禍之人,有甚者,甚至當着魏靜萱的面都冷嘲熱諷。
為了這件事,忻嫔倒是來安慰過幾趟,但對于如何改變當下的窘況,卻是一籌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