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的聲音并不小,葉子皓停下筆,卻隻是挑了挑眉,又繼續寫字。
當他和凰兒接受大伯這兩間新屋開始,就知道會有今天的結果。
但他們沒有拒絕,就是想膈應那些人。
他們将來是要離開葉家村的,就算以後回來,也隻是暫住,誰還真要這屋子了不成?
再說了,将來大伯将這屋留給誰,還不一定呢。
大伯正當壯年,膝下還有小兒小女待養,自然不會在這時候分家,不會将這屋分出去。
因而,李氏鬧便鬧吧,反正氣的是她自己,膈應的是她自己。
隻不過大伯說的那些話,他便不适合再參與。
若他或凰兒出去争辯,哪怕隻是辯解,李氏肯定會借題發揮大鬧一場的。
“好好寫字,不寫完不許去族裡吃飯。
”
聽見身後的異動聲,葉子皓回頭,聲音雖輕,但警告之意明顯,立刻讓小的們低了頭,繼續寫字。
“銘兒,你爹娘來了,你若要出去是可以的,寫不完的可以明天寫。
”
葉子皓又看向與小姑分占春凳寫字的孩子。
“不,我寫完再出去。
”誰知,葉方銘遲疑了一下,卻搖頭。
娘一回來就吵吵嚷嚷地,他也有些怕,不願意這時候出去。
院子裡,因為葉重義的話,李氏總算安靜了,低頭悶悶地走進廚房,在火煻邊坐下來。
她自然清楚,不分家就當不了家,問題是現在分不了家。
就算奶奶跟了三房養老,可爹還在,小弟小妹還要養,這時候就算官老爺也分不了他們的家。
何況家還是爹當着的?
除非爹自己開口,否則想也别想。
而葉青楓如今明顯不寵自己了,再說下去也是自己挨罵讨人嫌。
見她消停了,葉青楓把爹扶回廚房裡坐下。
“爹,這些天還好吧?
腳還得力嗎?
”葉青楓關心地詢問着爹的情況。
“我沒事,每天藥喝着,屋裡火暖着,不要拐杖也能走一走。
”葉重義笑着說了一下自己的情況。
雖然不孝子确曾傷了自己的心,可如今知道回來,知道關心自己,他的心裡還是歡喜的。
“天冷了,你也别挑擔了,就在鎮上擺擺攤也好,别太辛苦,傷了腿後果嚴重。
”
葉重義看了兒子被棉袍遮住的腿一眼,忽然叮囑。
他是過來人,這寒症的痛苦他深知。
“可不挑擔,哪裡來的賺頭呢,鎮上有鋪子,誰會跑來找我買呢。
”葉青楓卻歎了口氣,有些無奈。
“我做的是村子裡生意,進的貨也就村裡人看得上,鎮上人可看不上,放鎮上完全沒生意。
”
“誰讓你當初選挑擔這一行的,若像老二學木匠,不還有門手藝傍身呢,就算當年借了錢在鎮上開個雜貨鋪,如今又何需風裡來雨裡去地吃苦?
”
李氏生氣地抱怨起葉青楓來。
她家境再好,嫁的也隻是一個挑貨郎,在鎮上手帕交裡,多少有些擡不起頭來。
“借錢?
誰還?
”葉青楓卻不悅地冷盯了李氏一眼。
“當年我為了娶你進門,我爹已經欠下不少債了,還了幾年呢。
”
至于學木匠,那更搞笑了,若他不是挑貨而與李家接觸,又如何會娶了她?
若娶的是别人,不知如今又是怎生光景?
“陳飛在縣城賣糕點,半年下來賺的怕比你一年還多,人家還隻是表哥,你是他們的什麼哥?
怎麼就沾不到一點光呢。
”
李氏被搶白,冷笑地看着葉青楓。
不說縣城生意如何,她在鎮上都遇見過舅舅他們挑擔,偷偷跟了一路,知道生意是不錯的,娘還買過幾塊糕點呢。
一文錢一塊,一般人家也吃得起,不過是買多買少罷了,這每天買一兩塊當零嘴也好、止饑餓也不錯。
生意總是有的,鎮上這麼多戶人家,有開鋪的、住家的、做工的、街上逛的,一天下來,一百多文錢是穩賺的,有時更多呢。
葉青楓往村子裡一走就是一天半天的,又能賺多少?
“這糕點若開鋪怕沒什麼生意,做法太簡單,賣的就是一個便宜和方便,若你要賣,讓你二叔打一套蒸格給你,你自己回去做了賣。
”
“隻不過,鎮上你舅舅他們在挑擔,你在鎮上賣怕沒什麼生意,畢竟一碗飯兩人吃肯定都吃不飽。
”
“若你願意,不防去子康他們鎮上,租個小院住着,做那鎮上的生意,還能把你貨郎擔往街上擺着,讓李氏看着生意。
”
“你們在鎮上住的李家側院,雖然沒有房租,但一個月飯錢也不算少。
”
“李氏既不能做家事又不能做工,還不會繡花賺錢,你一人之力養她養兒子,她還久久不見再有信兒,做些活計也是為你們小家,有何不可?
”
葉重義緩緩開口,幫兒子出主意的同時,還不忘訓了李氏一頓。
一個農家漢養不起嬌生慣養的有錢小姐,卻偏要養着,吃苦是應該的,旁人不會說他什麼。
但若自己都嫌苦,還要被有錢小姐嫌棄,當爹的就不得不開口了。
想賣糕點可以,不能動舅舅家的賺頭,倆口子一起動手。
若夫妻不能齊心協力,那該承受的苦,還是要承受的,怨不得别人不好了。
一聽自己要在街上擺攤,李氏當即變了臉色。
“幹啥又要挑擔又要擺攤,租個小鋪面,我看着鋪子,雜貨、糕點一起賣!
”
李氏情急地說道,聲音也大了起來。
葉青楓看了她一眼,不理。
葉重義更是看也沒看她一眼。
李氏見狀又要說話,這時,院子那兒傳來葉青柏的說話聲。
“走快點,廚房裡肯定有火!
”葉青柏抱着兒子走在前面,催着周氏,又高聲喊着,“爹,我們回來了!
”
葉重義起身拿了拐杖,走向門口。
看着被棉鬥篷包着的孩子,連忙道:“快到廚房裡來,拓兒沒凍着吧?
”
“最近沒結到工錢,舍不得坐馬車,誰知這一路吹風過來,冷得不行。
”
葉青柏說得話便先走進了廚房裡,這才将冰涼的鬥篷拿開。
葉青楓幫忙接過孩子到火邊暖和,孩子小臉紅嘟嘟地,精神頭卻不是很好,看得人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