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斌剛要轉學過來,初三剛畢業,沒有上高中,等于說是初中生不過為。
甯雲夕是按照這個标準去衡量的,當胡斌是初中生去看的,一開始給胡斌上初中的課。
她對學生都是具體學生具體分析,而不是固化模式。
家裡小四的成績之所以能上去,最大的功勞甯雲夕清楚,不是孟晨峻在小學裡突然成績轉好了,而是在青春期的時候,有她丈夫幫忙,穩定了孩子的心理。
很顯然,那會兒胡斌沒有接受到這樣的教育,導緻性格上出現了一些迷茫帶到了現在。
等于說,甯雲夕從第一眼看到胡斌性格上的缺陷後,馬上明白到了問題出在哪兒。
“數學那時候沒有和物理化學融會貫通,單獨地去看成沒有關系的各個學科了。
造成了他對于物理化學和數學,都有種錯誤的想法在裡面。
”甯雲夕說,最簡單的例子,胡斌将化學理解成為像語文一樣背誦過關的文科科目。
“等于說,他從一開始督任二脈沒有打通。
”石老師理解了甯雲夕的話,笑道。
“石老師,你是愛看武俠?
和我家老二一樣。
”甯雲夕說。
“哪個青年不喜歡看這個?
男人都有點武俠情結在裡面的。
”石老師道。
甯雲夕想,她就沒有見過自己丈夫看過武俠。
家裡她的孟大哥,看的書都是什麼技術類的,比老二更技術類。
可以說,老二比老大浪漫一些性情中人一些,可能是因為這個。
兩人說話的時候,卻是沒有想到有人在門口聽着了。
回頭的時候發現門口站了個人,石老師連忙站起來介紹:“甯老師,這位是葉老師,教育局的教研員。
”
走進來的葉老師戴着老花眼鏡,穿着樸素的藍色襯衫和褲子,乍一看像是個一線工人似的,隻不過腋下夾了個文件袋。
是個年紀差不多有五六十歲的老教師了。
甯雲夕跟着站起來:“葉老師好。
”
“你好,甯老師。
剛站在門口聽你們說話,感覺很有意思,所以沒有打擾你們,沒有出聲。
”葉老師聲音謙和地解釋着自己剛為什麼站在那裡。
石老師和甯雲夕給葉老師挪了張有靠背的椅子過來。
葉老師坐下對他們兩人說:“任務比較繁重。
我這給你們去找人提供題目。
畢竟隻有你們兩個人出題是不行的。
”
石老師和甯雲夕都聽着葉老師的話。
“題目出來,題庫建立起來,需要一定時間。
好在,離我們第一次模拟考,有幾個月的時間。
”葉老師摸着眼鏡,拿着手裡帶來的紙袋,“題庫。
這是去年前年大前年的模拟考試題。
局長要要建立起我們自己的題庫,說了幾年,可是,數學組題庫裡的題,比較少。
”
命題是一項多困難的工作,僅看葉老師拿的這個文件袋子都知道。
飽滿的,沉甸甸的,可隻有一個袋子。
不是老師出的題都可以用在考卷上的。
老師出的題,是需要經過幾番審核的,需要經得起歲月考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