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麼混在裡頭?
什麼時候下的水?
”
戲精龜縮縮腦袋,一聲不吭。
它不就是太想大海它故鄉了麼,小夥伴睡着後怪無聊的,就下水摸個魚、飽餐一頓。
當然,它知道離開漁船太遠萬一追不上就迷路了,因此倒也聰明,始終在漁船前端不遠處捕食、嬉戲。
玩得正高興,不知不覺和諸多魚蝦蟹擠在一起,被大漁網拖了上來。
無辜的小眼神滴溜溜打着轉,擡起前爪讨好地蹭蹭徐随珠的衣服。
“哎呀原來是我們的福氣啊!
”陸夫人也認出它來了,笑着接到了自己手上,真跟看自家孩子一樣寵溺地說,“看到大海忍不住想下去玩了吧?
那也得小心點呀。
幸好是我們,要是換做别個漁船,你就成人家砧闆上的肉咯!
”
戲精龜吓得抖抖身子,幹脆趴陸夫人手心上裝死。
看它這麼能演,大夥兒忍不住笑了一通。
陸夫人輕輕地把它放進一邊的海水盆裡。
上了船就不需要鹽泡水了,直接吊桶海水上來,想怎麼泡怎麼泡,妥妥滴海水浴。
安頓好小家夥,陸夫人回到徐随珠身邊,看着小山似的漁貨,不禁發愁:“這麼多怎麼處理哦?
”
吃不上海鮮的時候嘴饞,多了又發愁。
人真是個矛盾體!
“别說兩天,兩個月都不一定吃得完啊。
”
徐随珠勸她不用擔心,指指甲闆:“下面有冷藏庫,留些今天吃的,剩下的冰起來。
”
甲闆下的冷藏庫面積大着呢,還分急凍和冰鮮冷藏。
于是,除了仍舊留在駕駛艙值守的小伍,其他人全都主動過來幫忙分揀漁貨。
當然了,不分揀直接通過甲闆邊緣的傳送帶送入冷藏或急凍庫也行。
但老一輩漁民習慣先分揀,畢竟大有大的價錢、小有小的檔次。
徐随珠便按姑姑的想法來了。
一行人投入到忙碌的分揀中。
就連徐秀媛也上甲闆來了,小包子交由劉婆婆看着。
其實陳建國父子很想對小伍說:兄弟!
你也去幫忙吧!
我們絕對把船開得穩穩的。
你不用這麼緊張,真的!
可視線一觸及小伍同志嚴肅的臉,父子倆大眼瞪小眼,誰也不敢開這個口。
半晌,陳建國幹脆讓兒子上甲闆幫忙。
這不有導航嘛,不需要人舉着望遠鏡視察航線了。
“機靈點!
”陳建國叮囑兒子,“揀着髒活累活幹,這裡有你老子足夠了。
”
“哎!
”陳建國的兒子早就想上甲闆透透氣了,聞言,雀躍地跑了上去。
分揀隊伍添了個十七八歲的壯小夥兒,效率自然又提高不少。
大家一邊分揀一邊跟個好奇寶寶似的問不停。
“這個是什麼魚哦?
以前都沒見過。
”
“這個螃蟹好漂亮,不過大鉗會夾人,翠翠、壯壯你們小心哦……”
經常跟着男人出海的徐秀媛這一刻成了專家,一邊麻利地分揀,一邊解答:“這是馬面魚……那個啊,叫舌鳎……你這個是花蟹……”
衆人拾柴火焰高,分揀了不到半個鐘頭,就把一大網海鮮分類裝箱、分别送進了冷藏、急凍庫。
中午不用說,必須是海鮮大餐啊。
光能轉化的電爐開起來,炖上一鍋什錦海鮮,再蒸一籠螃蟹、大蝦,鮮得大夥兒停不下嘴。
陳建國父子輪流用餐,小伍、小許同樣輪着來。
陳建國坐下來吃的時候,發現挨着他坐的正是盯了他一上午的小伍同志,起初很是局促——總有種放風的犯人和公安同志同桌進食的錯覺……
不過等嘗到美味的海鮮,漸漸放開了,最後還以湯代酒,互相碰了碰碗。
“你辛苦!
”
“不,不!
你比較辛苦!
”
“……”
“大家都辛苦都辛苦,來來來,多吃點!
”徐秀媛眉開眼笑地招呼大夥兒放開肚皮吃。
她是真沒想到,新漁船捕魚這麼方便。
相比之下,小漁船确實落後得多。
人力起網不僅累,收獲也差得遠。
不說還有寬敞的冷藏、急凍庫,以後再遇到上回那樣的金槍魚,不愁沒法保存了。
曉得這樣……徐秀媛差點想說,應該早點換漁船的。
但轉念一想,貨車也同樣重要。
否則這麼多漁貨如果叫外面的車子運輸,招人眼不說,運費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看來還是得掙錢!
有錢才好買這買那。
有了這個目标,徐秀媛渾身充滿了幹勁。
先前還勸侄女多休息、别費那勁捕魚的,這下換成她打雞血了——吃過飯就蹲到駕駛艙,讓徐随珠教她怎麼操作。
“你就教我怎麼操作,我試試,行的話你去歇着,我來!
”
徐随珠看她姑熱情高漲,哪會打擊她的積極性。
橫豎操作簡單,沒幾下就教會了。
“容易嗎?
我也試試。
”陸夫人也來湊熱鬧。
到最後,除了開船的陳建國父子以及嚴守崗位盯着他們的小伍同志,其他人都摸了一遍操控台。
就連翠翠、壯壯兩個小的都知道下網該按哪個鍵、起網該怎麼起了。
之後,每個人輪流上手操作了一把。
小山堆似的漁貨一網一網地推上甲闆。
當然,分揀就比較辛苦了,但一想到這都是錢啊錢,再辛苦都值得。
于是就這樣一路捕、一路吃、一路囤,順帶普及一番海洋生物的種類……
原本覺得漫長的三十多個小時,不知不覺就過去了。
本來還擔心八月份台風多,因此那兩天徐随珠一直有留意氣象預報。
好在前一個台風剛過去,下一個還沒形成,這一路回去順風順水,藍天、白雲、碧海,風景美得令人心曠神怡。
當依稀看到餘浦縣轄區内大大小小的島嶼時,大夥兒竟還覺得時間過得如此之快。
不過就算快,還是很想家的。
尤其是第一次離家這麼多天的吳美麗,更是激動得不行。
反而還是翠翠、壯壯兩個小的比她淡定。
也是,出門這麼多天,天天有的吃、有點玩,親媽跟在身邊,小夥伴圍繞左右,誰還惦記回家呀。
所幸福聚島通了電,高高矗立的路燈,散逸的乳黃色光暈,仿佛暮色中的一盞指路明燈,引領着他們暢通無阻回歸家園,無需挨個島嶼的辨認。
“我們回來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