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九重華錦

正文卷 第640章 當家(1更)

九重華錦 莫西凡 7342 2025-01-22 09:53

  那個印記,變成了粉色,雖然很淡,但的确是有了變化。

  總之不疼不癢,和以前沒什麼不同。

  林霜語也就懶得理會了,關鍵是理會也沒用,因為她完全控制不了。

  後半夜,兩人算是睡了一個踏實的覺,翌日清晨,林霜語已經将這個插曲給忘了,隻是某人心裡一直記着。

  他忘不了她疼的眉頭緊鎖滿頭大汗的樣子,雖然短暫卻記憶猶新。

  “去幽州的事不可兒戲,三十萬兵馬對川西來說意義重大,放心,這東西肯定要不了我的命,而且好久沒疼一次。”

  林霜語沒想到,他昨夜那句話是當真的。

  看着穿戴整齊的林霜語,易九兮從後懷住,頭抵在她的頭頂,輕微摩擦了幾下。

  “人家新婚燕爾都是如膠似漆,你倒好,将夫君往外推,這一去就是好幾個月,數百個日子...”

  ...瞧瞧,這是一個王爺該說的話嗎?

  這兩人之間的順位,是不是反過來了?林霜語也是頭一回發現,自己好似嫁了個粘人的夫君。

  易九兮也是無奈啊,自家娘子比男人還潇灑,他若不黏着上,恐怕這女人将他發配個一年半載都不待皺眉的,他什麼時候才能享受一把身為夫君應有的待遇啊...就目前來看,恐怕是長路漫漫...

  “如果是到年節跟前回來,約莫是一百一十三天,咱們往後的日子長着呢,我還怕相看兩厭,不是說小别勝新婚...”這哄男人她屬實頭一回,還的修煉。

  “娘子,咱們現在就是新婚,不用小别...”太不走心了。

  還有,什麼叫相看兩厭?她确定不是找打?

  “别在意細節,聽梅先生的意思,朝廷有派人在找他,恐怕長公主最後的安排,皇帝已經察覺到問題了,這次舉國動兵,皇帝不可能放着幽州霍家兵馬不動,這一動八成就要發現端倪,隻是皇上也不敢輕易動幽州兵馬!”

  應該是發現的時間不長,加上梅先生沒有和任何一位故人聯系,這才沒被找到。

  若是再耽擱下去,很有可能就會生變,他又不是不明白。

  易九兮歎了口氣,沒心肝的女人!

  還不是因為舍不得他,難道他不知那三十萬兵馬的重要嗎?

  “若是王爺放心不下川西,那我去一趟。”林霜語望着鏡中自己身後的人,故意道了句。

  又是一聲歎息,“小沒良心,本王是放心不下川西還是旁的,你心裡清楚。”

  “别歎氣了,放心,我會照顧好自己等你回來,印記的事你更不用操心,上次疼好像是在遙方,而且每次都隻有那麼一會,走吧,祖父他們還在等着呢,去幽州也不是小時,的好好籌劃一番,你肯定還的帶兩個人過去。”

  林霜語輕輕轉身,雙手拉着對方的胳膊,擡頭望着對方催促了一聲,已經起的夠晚了。

  易九兮一臉無奈看着對方,擡手理了理她的發髻,“遵命,王妃娘娘。”

  這趟幽州之行是勢在必行了。

  既然決定要去,就乘早,至于帶誰去,大家商量了一番,最後決定,由顧老将軍和童光年陪着走一趟。

  雖說顧老将軍一去,家裡就少了主将,但是很快就可以和雲家軍會合,有老侯爺和羅天佑在,這帶兵之人的問題就解決了。

  所有的事都商量的差不多,就不必耽擱了。

  在易九兮和大家的半推半就下,好歹等到兩人新婚過了三天才出發。

  秋高氣爽,天上飛來一群大雁,鳴生劃過長空。

  望月城門口,林霜語與衆人為他們送行。

  林霜語親手替他披上風衣,“幽州現在已經有些冷了,自己照顧好自己。”

  總算說了句軟和的話,易九兮拉攏風衣,該交代的,他都已經細細交代,此刻一切盡在不言中。

  “去吧!”

  他們兩都不是喜歡送别的人。

  易九兮翻身上馬,忘了林霜語一樣,無聲道了句,等他回來。

  林霜語默契的點頭。

  直到馬蹄聲漸遠,林霜語等人才緩緩轉身。

  “王妃放心,王爺一定會平安歸來。”顧輕塵同為女子,心思到底細膩些,王妃看似灑脫,可再灑脫的人,心裡有了人,又如何能真的灑脫的了。

  林霜語點了點頭,“走,回去商量一下,咱們也該出發了,顧将軍,派人去通知葛老将軍一聲,讓六城兵馬随時待命。”

  望月城是根本,這裡的兵馬輕易不能動,總的留點看家守業的。

  雲峰嶺這道防線,即便拿下整個西北也不能動。

  聽的林霜語要找葛老将軍,顧輕塵雙目一動,心思都寫在臉上,林霜語看在眼裡,微微一笑,“放心,這次有你上戰場的機會。”這是怕留她守家啊。

  女子為将本就不多,争着上戰場的恐怕更少。

  “王妃可是女君子,也該是一言九鼎。”生怕别人後悔似的。

  “自然!快去通知吧。”笑着收回目光,目光流轉時不經意瞟到自家五弟的目光,正在打量着顧輕塵。

  并未太在意,隻是暗笑了一聲,這臭小子,也不怕人家顧将軍看到罵他一聲登徒子!

  想着自家五弟被人這麼罵的情形,忍不住笑出了聲。

  “大姐姐…?”

  衆人也是詭異,卻不敢問,這王爺才走,王妃不說失落,這麼開懷總不至于!

  “無事,走吧!”

  老太太等人都在,因為王府有事,所以三朝回門也就改成了給幾位長輩奉茶。

  出發之前,易九兮和林霜語已經給老太爺老太太請過茶,雖說現在王府是林霜語當家,老太太也不好讓人說閑話,今日便準備和大太太他們回别莊了。

  馬上就要動兵,林霜語也沒有留他們,她自己很快也要離開望月城。

  而此時,雲家軍也到了西北境外了,過了海岸線以後,行軍的速度明顯快了許多。

  回望來時的路,老侯爺感慨萬千!

  “沒想到這條海岸線還能行軍。”朝廷怎麼也不想到,他們雲家軍已經快到西北了。

  這的多虧了六安,羅天佑望着川西方向,又看了看身後的雲家軍,雖說是走過來了,可這條路走得多艱辛,隻有他們自己知道。

  “再撐過一口氣,等入了西北,王爺他們就會來接應,到時候可以讓将士們好好歇上幾天。”

  這一路,雲老侯爺對羅天佑是愈發的喜歡,話少,行事卻幹脆利落,帶兵也有一套,看着羅天佑,老侯爺不由想起自家孫子,眯着眼望着川西方向,“也不知道胤傑那小子怎麼樣了。”

  “老侯爺放心,他不會有事。”

  老侯爺忍不住伸手拍了下羅天佑的胳膊,“你與他從小一起長大,最是了解那小子,說得對,他一定沒事,很快就能見上了。”

  “老侯爺,咱們繼續趕路吧,将士們這口氣不能松下來,已經進入内陸,這麼多人,消息恐怕瞞不住,朝廷還有大量兵馬在西北,趕了這一路,若是再要将士們打仗,肯定吃不消。”

  所以盡快會合才能安心。

  “好!”

  老侯爺應了一聲,知道羅天佑的擔憂,轉身揮手,雲家三爺立刻發号施令,全軍繼續前行。

  “天佑,你也許久沒回加了,羅老太爺八成也想孫子了,你打算何時讓老太爺他們到川西來?”

  都到這份上了,老侯爺也就随意了幾分,羅家小子在這,羅家不可能不知道,既然知道便是默許,這天下開戰,這小子是将帥之才,川西也正是用人之際,必然要用他,到時候朝廷自然就知道了,羅家也就藏不住了,他是提醒他早些做準備。

  “等和王爺他們會合了,就給祖父去信。”

  是個明白的,那就不用多說了,雖說自家小子也長進了不少,可相比之下,在帶兵打仗上,眼前這小子更具天賦。

  這幾個月,他們并不知道外界的消息,所以西北現在什麼情況他們完全不知。

  大軍朝着西北境内繼續行軍,離他們之前約定好會合的城池,最多還有十天左右的時間。

  在此之前,收到他們的消息,易九兮和林霜語就已經讓葛家大将軍先行一步,帶人來迎他們了。

  畢竟西北并非完全在川西的控制範圍,所以處處都的算計仔細,絕不能讓好不容易到這的雲家軍在西北吃了什麼虧。

  林霜語在易九兮離開後的第二天,就帶着顧輕塵和雲胤傑離開了望月城。

  望月城内,林老太爺和嶽老太爺照看,走之前,林霜語還特意讓嶽長亭輔佐二老處理城中大小事務。

  這一去,她沒個兩三個月回不來,恐怕和易九兮回來的時間差不多了。

  雲峰嶺,林霜語打算讓葛老将軍退守。

  她和顧輕塵帶着六城兵馬準備去往馬刺城與雲家軍會合。

  隻不過,這一路,他們是要打過去...

  為雲家軍開道,也是正式告訴世人,川西已經動手了。

  如今葛老将軍對林霜語,那是心服口服,經瘟疫一事之後,對這位王妃,再無二話,就連知道是她為主帥,準備帶兵打向馬刺城,老将軍也隻是怔了片刻并無二話。

  “未能去參加王爺王妃大婚,實在遺憾!”前腳才聽的他們的大婚發生的事,這會人就到了。

  “一樣,回頭給葛老補上喜酒。”

  “王妃的話,老夫可是記下了,王妃放心,雲峰嶺老夫一定守好,不管發生什麼事,隻要老夫在,便寸步不讓。”他也想再年輕一回,跟着他們征戰沙場,但是歲月不饒人,王妃能放心讓他守在雲峰嶺,将川西最重要的一道防線交給他,他就是拼了命去也會守住。

  隻不過,他更相信,川西會一路向前!

  “有老将軍在川西鎮守,我和王爺便無後顧之憂了。”

  林霜語拱手,也是十分誠懇。

  “王妃,有件事,老夫本不該多問,但是...此時也是咱們川西的關鍵之時...”怎麼這時候王爺不見了?

  什麼大事,能讓王爺在這時候親自去辦,且不說和王妃剛剛大婚,正是蜜裡調油的時候,就是現在這局勢,也是緊要關頭。

  “老将軍是想問王爺做什麼去了?老将軍這,也無需瞞着,王爺去幽州了。”

  幽州?老眼一瞪,這可不是一時半刻的事了,幽州距此,來回最快也的三月吧,幽州...值得王爺這時候急匆匆而去的..霍家軍?!頓時,眼睛瞪的更大了。

  林霜語望着葛老将軍笑着點頭,“老将軍猜的沒錯,霍家軍,若是此行順利,明年春,整個西北就是咱們川西的領土了。”

  葛老一臉激動,嘴唇顫抖了幾下,心也跳的更快了。

  “老夫已經迫不及待等待春暖花開了,王爺此行,必是滿載而歸。”

  雖然幽州霍家軍的兵馬一直是個含糊的數字,可霍家占據幽州這麼多年,那個數字,絕對會比他想的大很多...對此時的川西來說,簡直是大旱縫甘露。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