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盛芳

正文卷 第三百七十九章 求見

盛芳 須彌普普 7306 2025-01-22 09:53

  文德殿中百官狐疑驚駭,偏偏又無人敢直言發問,即便是方才出言當面彈劾的那一名新進禦史,見此形狀也不免有些懵然。

  然則他隻是一愣,很快為之狂喜。

  禦史彈劾不惜身,固然也有為朝為國的想法,可私心裡更多的是求名。

  今次因為自己一言,整個政事堂都為之避讓,怕是不用等到下朝,自家名字已經能在京城的士人圈子裡傳遍,再過幾日,當真要天下聞名了!

  他咽了口唾沫,繼而大聲道:“敢問諸位相公,四月十二那日朝會之後,可有誰人有幸曾經得見太子?!”

  這話說完,半晌都無人回應,殿中一片寂靜,他覺得十分不對勁,轉頭一看,無論左右、前後,人人望向自己的眼神都有些古怪,有人面色嘲諷,有人卻是一副“終于來了”的釋然,更有人面露憐憫之色,連簡單的掩飾都懶得做,好似他已經是個死人,絲毫不用在意。

  周承佑一病不起已經多日,上回借着太後壽辰,他現身了盞茶功夫,算是給文武百官安了安心,可自翔慶舉旗造反以來,就再也不見蹤影。

  儲君是為一國之要,如此情形,難道滿朝官員,竟無一人發覺?

  隻是人人皆知天子不妥,均做觀望罷了。

  石啟賢立在左邊的隊列當中,見得殿中情形,手心裡終于滲出了黏黏的汗液。

  被這樣一個不懂事的愣頭青将遮羞布掀開,着實有些諷刺。

  然而政事堂中無人主持,個個避讓一邊,他在其中資曆最淺,倒還有話說,其餘那些個數十年的持重老臣,明明都一隻腳踏進棺材了,還如此怕死,倒是叫人看着好笑。

  隻是朝中如此動蕩?不知宮中那一位又會作何反應。

  石啟賢雖然是天子一力簡拔?可看着如今勢态,着實也不願助纣為虐。

  一個是病體纏繞?寵信僧道之流垂垂老者?平日裡刻恩寡義,一個是身體康健的盛年太子?一慣寬厚仁義,如何做選?還用想嗎?

  自然要保太子而舍天子。

  今日堂中之勢?表面上是政事堂的官員們都被一介黃毛禦史逼得人人避位,實際上,卻是多日見不到太子,不知後宮情況的衆人對于天子周弘殷的表态。

  ——太子究竟如何了?

  國不可一日無儲君?否則社稷不穩。

  是死是活?總得把人拉出來溜溜。

  ***

  文德殿中發生的事情,很快被傳入了後宮之中。

  守在福甯宮外的黃門官聽得消息,也知道厲害,卻半點不敢相讓,隻好攔着門道:“陛下尚在殿中?早前囑咐了不能擅入……”

  來人急得團團轉,又不敢敲門?又不住轉頭去看文德殿的方向,一邊拿手擦着滿頭的汗?道:“都知大恩,行行好?前頭文武百官可全數在候着……”

  那黃門官皺眉道:“便是董中丞不能主持?政事堂中個個也跟着避位?難道沒有一個禮官出來說話嗎?叫人先行散朝,總歸不難罷?”

  來人急道:“禮官已經叫過好幾回,隻是人人不肯散朝,俱要宰輔醫官一并入宮,給天子、太子診脈,确定沒有問題才肯走,可以責罰一人,難道要責罰一朝?便是責罰,也當……”

  他話沒有說全,守門的黃門官卻是聽懂了。

  此事罷了,或會罰俸,或會發貶,甚至也許有人會被免官,然而無論是怎麼罰,都不是區區兩個左右立着的禮官能決定的,必要天子才能拍闆。

  此刻百官盡皆立于文德殿中,群聚不退,說一句難聽的,已是呈逼迫之勢,非得有天子、太子出面,才能彈壓一二,其餘人便是把嗓子喊破,最多也就是給聽個響而已。

  他想了想,卻是咬了咬牙,道:“那也得等着!”

  一面說完,卻是忍不住偷偷轉頭瞥了一眼後頭的宮殿。

  宮中知道實情的人并不少,他在福甯宮中伺候,自然不會不曉得莫說太子,便是皇後也已然被軟禁,沒有天子放話,誰人敢去請。

  而陛下正在房中打坐,釋派坐禅,若是一不小心,弄出個走火入魔來,不但自家要被碎屍萬段、挫骨揚灰,便是九族也要給株連了。

  文德殿中百官要站,那就随他們站吧!比起這些個富貴官人的性命,當然還是天子同他自己的性命更為要緊!

  ***

  周弘殷氣走周身三十六周天,感受到肺腑之中暖意散于頭腳,許久之後,才緩緩轉醒過來,轉頭去看漏刻,居然已經坐了整整一日。

  他站起身來繞出屏風,踏出内殿,果然見得窗戶外頭已然灰蒙蒙的,竟是今天太陽為烏雲所遮,天空早早就黑了。

  一整天滴水未進,粒米未入,周弘殷居然不覺得餓,反而因為自食口中發甜的津液,腹中還有些飽足感,隻是在内殿坐了太久,身上發熱,便打了鈴,吩咐來人道:“去将殿門開了。”

  外頭早已守得頭發都要燒焦的黃門官終于快步進來,将文德殿中禦史彈劾,政事堂一應官員全數避位的事情全數和盤托出,繼而跪在地上,惶恐道:“而今……諸位官人還在文德殿中等候。”

  周弘殷臉上原本還全是放松之色,聽得這一番言語,卻是面色微變。

  寅時的朝會,自家又不在,放在平日,最多拖到辰時就能散去,此刻已經酉時一刻,衆人依舊留在殿裡,跟着不食不散,豈非做給自己看的?

  尤其政事堂中幾個老臣,年事已高,若是在殿上候得久了,鬧出什麼長短來,還不是要推到自己這個天子頭上?

  他冷笑一聲,道:“傳朕旨意,讓董伯星叫百官散朝。”

  那小黃門猶豫片刻,還是爬将起來,急忙去了,過不得兩盞茶功夫,幾乎是又跑着滾了進來,也不敢爬近,隻在殿門處跪着道:“陛下……董……董中丞說他已然避位,不便主持朝會。”

  周弘殷手上還拿着一卷呼吸吐納書看得入神,過了兩息才反應過來,再擡首,見得角落漏刻,煩悶之心更甚。

  他如何看不出來衆人所圖?

  隻是天子尚在,諸人個個去看太子,意欲何為?

  他不是不舍得這帝位,而是周承佑此人,确實不堪重任。

  且看那郭保吉,一向生有反骨,并不是能随意駕馭的,郭家更是早已有了反意,若非他設法壓着,未必能拖到今日才發得出來。

  此人奸猾,仗着手中兵力,又扯了太子這個虎皮做大旗,起什麼“清君側”的口号。

  他敢舉這樣的号,一則是要離間天家,二則也是的确從前與太子往來頻密。

  但凡長子眼睛不瞎,如同名字一般,承了自己丁點的眼力,從前見得郭保吉時,就當看出其人問題,此刻遇其造反,更當主力讨伐,而不是勸說以優撫為上,發兵次之。

  天家之人,為了圖一個仁厚之名,連帝業穩固都已經能抛之腦後,看不明白郭家、郭保吉的危險之處。

  這樣一個儲君,便是将大魏江山交給他,也是敗壞的結局。

  到時候說不得要葬送了周魏百年基業。

  怎能由自己毀掉?

  周弘殷不願放長子出來,卻又不能将文德殿中苦候一日,等着勸誡的官員遣回去,良久,實在下不來台,越想越是惱羞成怒。

  他做皇帝多年,便是剛登位時,也沒有誰敢給這樣的臉色看,此刻如何能忍?

  盛怒之下,周弘殷其餘也不再管,隻冷笑着擡起頭,對着下頭跪立的小黃門道:“既是都不肯走,那就叫願意走的先走罷,其餘全數等着便是!”

  又漠然吩咐道:“既是政事堂中人人都不願意做事,連朝會也不想主持,那便如他們所願,全數避位,叫……”

  他想了想,随口點了一個資曆不高,但是這一向獻“祥瑞”,訪“仙草”最為積極的官員名字,道:“叫他加學士銜,主持今日朝會!”

  又另點了十幾個名字,叫衆人進政事堂。

  小黃門聽得都傻了,面上驚疑不定,一直不敢信,卻又不能問,等拿到加蓋天子印玺的大印,才匆匆而去。

  周弘殷不愧是在帝位多年,熟稔于權衡一道,果然這一回旨意下去,那些個被點名的官員全然意料之外,卻是立時站的出來,勸這個,勸那個。

  有了衆人牽頭,文德殿中竟是有些嘈雜之音冒了出來,不少人見得天子始終不出來,又實實在在在宮中等候一日,隻有禮官怕鬧出事,叫人備了些糕點飲子進來,叫衆人分而食之了些許,其實人人餓得不行,又有記挂衙門裡頭差事的,又有怕将來周弘殷清算的,那面人心浮動,到得後來,竟是陸陸續續,三三兩兩偷偷散去。

  隻是立在左邊一列的原本政事堂一衆官人,任舊站立不動,也不回頭,也不說話,也不知在想什麼。

  等到天色全黑,文德殿中早點起了幾根兒臂粗的蠟燭,映得亮堂得很。

  此時後頭官員該走的已經走了不少,隻是仍有半數等候在宮殿之中。

  新才走馬上任的主持朝會之人早已站在一旁,不住勸是說,旁人還未發話,董伯星卻是忽然朝着對面的黃門官招了招手,問道:“陛下方才下旨,恩加學士銜,卻不知聖旨何在?”

  那小黃門愣了一下,雖是猜不到董伯星的心思,卻是本能地覺得不好,勉強上前幾步,将手中聖旨舉了起來。

  董伯星将那聖旨接過,低頭掃了一眼,卻是不說什麼,而是轉給了身後的石啟賢。

  石啟賢接過看了一遍,眉頭微皺,又将這黃絹聖旨朝後傳遞。

  很快,十數人都看了一回。

  殿中見得這般場景,也察覺到有些異常,原本就沒有什麼聲響的左右更是寂靜得可怕,個個都看向此處。

  等到聖旨終于傳到最後一個人手中,董伯星才道:“諸位官人可有看出這聖旨之中有什麼問題?”

  這一回,不待其餘人說話,石啟賢已是搶先開口,道:“朝中任命,又是學士之位,當要以天子印玺,另有宰輔簽押,方才奏效,陛下何等老練,從前更是再三提過一應升遷調轉俱要按着規制來,又怎會行此亂法?!”

  他一言既出,不用董伯星接上,另有有政事堂中一員大聲疾呼:“陛下病情反複,多日未現,太子更是自四月起再無在人前露面,人君在後宮之中,陰氣尤甚,至于醫官不至,脈象不出,即便……也無人得知,如此隔絕中外之狀,我等雖非宰輔,卻也當為天子不惜身,掃清隐患!”

  這話才落音,發起此事,卻又沉默了好一會的董伯星終于站了出來,對着遠處叫道:“何院判。”

  太醫院的院判連忙出列,持笏拱手。

  董伯星又道:“請點太醫院醫官,随我等一同入宮請脈。”

  那何院判半點不推脫,而是轉頭點了自己身後幾人,俱是須發皆白的奉藥,一同上前,道:“全聽中丞指派。”

  董伯星點了點頭,轉頭看向身後衆人。

  石啟賢不用他發話,立時道:“今日之事,全由我等一力承擔!”

  說完,當仁不讓,一步踏得出去。

  董伯星便半刻也不耽擱,大步當先,領着衆官朝前走去。

  殿上禮官、黃門俱是驚駭異常,一時攔之不及。

  董伯星揮開在前頭擋着的内侍道:“宮中多日無音,我等恐有牝雞司晨,隔絕中外,依舊例,當要求請面見天子、太子。”

  他也不管對方聽沒聽清,聽沒聽懂,徑直領着人浩浩蕩蕩往前走了。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