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玉一聽這,腦袋搖的跟撥浪鼓似的:“我可不成,三嫂,你可放過我吧!
你知道的,那馬我不會騎。”
三福晉看她這模樣,又是恨鐵不成鋼的瞪了她一眼道:“不會騎?不會騎你還不會學嗎?
再者,今兒個可是不止我一個人,其他的皇子福晉也都在那兒呢,你也抓緊吧。”
楚玉一聽,就知道這陣仗一定不小,當下腦袋搖得更厲害了:“三嫂你可放了我吧。
我若是跟着去,一定會給你丢臉的,你還是帶着她們一起去玩兒吧。”
楚玉覺得現在是多事之秋,能不往女人堆裡去,就不去。
這幾年,那幾個小子也都娶了媳婦了,嫡福晉側福晉走在一起,估計能排成兩大排。
楚玉一想到那麼多女人,便覺得腦瓜仁有點疼。
接着,又看着三福晉道:“或者幹脆三嫂也在這陪着我好生的睡一覺得了。
這才剛下了馬車,咱們好好休息兩天,明日再出去玩兒還不成嗎?
明日我陪你一整日好不好?”說着扯着三福晉的袖子笑。
三福晉見她這一點志氣都沒有的樣子,氣的想笑:“你呀,以為大夥兒都是去玩兒的嗎?
這可是太後娘娘的吩咐,若非她老人家說發話了,誰能将這些個全部都請到?
太後說了,想要看一看咱們大清女子騎射功夫。
你知道的,她老人家自小在科爾沁大草原長大,年輕的時候最是喜歡騎射了。
你拿不出來點兒真本事,估計會被她老人家嫌棄的。”
楚玉聽了三福晉這話,有些生無可戀了,直接躺在了床上,臉上滿滿的全是苦惱。
就在三福晉想要勸上一勸的時候,忽然間楚玉又像是詐屍一般,坐了起來,眼睛亮亮的道:“三嫂,您說我稱病怎麼樣?”
三福晉覺得她這個想法真是太簡單了,當下沒好氣兒的白了楚玉一眼道:“本來她就不喜歡你這張臉,若是你在嬌嬌弱弱的…你自己好好想想吧?”
聽了這話,楚玉生無可戀的又躺在了床上:“三嫂我是真的不會呀!”
三福晉被他這磨叽的模樣弄得有些心煩,當下不管不顧的,直接将她扯的坐了起來的:“可得了吧,你别裝了啊,我都知道了,之前你三哥還同我說了,說你會什麼穿心腳呢。
我不信,你拳腳功夫都這般厲害的人,竟然還不會騎馬,騎馬最簡單了,我教你,不用多久便能學會。”
這邊說着,拉着楚玉便想往外走,楚玉随着她走了兩步,緊接着掙脫開來,無奈的歎氣道:“怎麼着也要讓我将衣服換一下呀。”
聽了這,三福晉倒是點頭了:“好好好,快去吧。”
一刻鐘之後,楚玉換上了一身大紅色的騎馬裝。
長發也用了一個玉冠,高高地束了起來。
悄生生的往這一站,直将人看的險些将眼珠子都瞪了出來。
三福晉牽着楚玉的手,還不由得啧啧稱奇道:“你…還真是讓人吃驚。”
楚玉聽了這話,有些困惑的看向三福晉:“怎麼了?有什麼不對嗎?”
三福晉卻是搖搖頭,沒有繼續多說。
不需片刻,楚玉跟三福晉便到了一個小些騎馬場。豆豆盒
這個馬場瞧着樣子該就是給女子們活動用的吧。
本來前面還是熱熱鬧鬧的,楚玉跟三福晉兩個一到這兒,瞬間就安靜了下來了。
此起彼伏,全都是倒吸冷氣的聲音。
楚玉皺着眉頭,摸了摸自己的臉,這些人都看着自己做什麼?自己臉上開花了不成?
安靜了那麼一瞬間,接着大夥兒相互見禮。
“四弟妹你來的可是有些晚。該罰才是,不過見四弟妹你這般的容貌傾城,大嫂我可是舍不得,還是由太子妃來吧。”
說話的人,是直郡王的繼福晉,張佳氏,總兵官張浩尚之女。
别看她笑語嫣然的,這一番話出來,眼瞅着旁邊的人看楚玉的眼神就有些不對勁了。
這位張佳氏,可是比先前的大福晉要厲害的多了。
大福晉之前是個直腸子,有一說一,有二說二。
即便是也會挑釁楚玉,但她說話都是十分尖銳,所有人一聽她說話,下意識的都會站在楚玉的這一邊。
隻是,這位張佳氏呢,說句話來可是溫溫柔柔的。
拿剛剛她的話來說吧,先是點出了楚玉該罰,接着呢,便提起了楚玉讓人妒忌的容貌。
話裡話外的意思,無非是說楚玉為了出風頭,一直在捯饬自己的裝扮,這才來晚了的。
同樣,她點出了楚玉的錯處,卻偏偏又說舍不得罰,将這推給了太子妃,實在是個厲害的人物。
楚玉這會兒下意識的将視線轉移到了張佳氏的身上。
每次看着她,楚玉都控制不住的失神。
這張佳氏,論身形,論外貌,似乎跟從前的大福晉都有七八成相像。
剛剛遠遠的瞧着,楚玉還以為大福晉回來了。
控制不住的,在心底裡歎息。
大福晉剛剛離開的那段時日,楚玉還以為直郡王這一輩子可能都不會再娶了。
沒想到,他這麼快就有新福晉了。
說來皇家,看上去似乎永遠都是花團錦簇的,之前的太子妃也是,那個太子妃心機深沉,人也不怎麼樣,可是前腳她沒了,後腳便由同族的妹妹頂了上來。
身為皇子福晉,楚玉免不得生出了一股子兔死狐悲的感覺。
這個張佳氏出現在這裡,不知道是直郡王的意思,還是康熙爺為了讓直郡王開懷一些,選的人?
再看面前的張佳氏,楚玉心中有一股子說不出來的感覺。
當下楚玉笑了笑道:“大嫂教訓的極是,本來我在屋子裡研究着做些個什麼吃食,想要給太後和皇阿瑪,額娘送去。
這一路,舟車勞頓的,太後用膳不香,我這也是有些心疼。
三嫂剛剛見我忙碌,也沒着急催我,沒想到,倒是惹得大嫂不開心了,弟妹在此給您賠不是了。”
說着又是微微的扶了扶身。
這麼多年了,對于這麼一點點小事兒,楚玉還是應付的來的。
楚玉這話一出,張家氏那般聰明的人,哪裡又會受楚玉這麼一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