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空間重生之農門福女

第六十五章 光宗耀祖

   關氏擡起頭看向顧花語,點頭道:“嗯,小大人樣,有點唬人。”

   顧成娟偷瞄顧花語一眼,嘀咕道:“小樣兒,比祖父還唬人!”

   關氏笑而不語。

   顧花語裝着沒聽見,憑二人嘀咕。

   小坐片刻後,顧花語起身回自己屋子。

   剛進屋,從隔壁傳來聲音,顧花語立即凝神細聽。

   “三哥,小語長得太像夫人與花爺了,我有些擔心。”萬氏的聲音傳過來。

   “唉!你也别擔心,有些事,咱們終是擋不住的,走一步看一步吧。我叮囑過小語了,讓她收斂,不要太露鋒芒。

   、

   況且,照你的描述,那個如安隻有十多歲的樣子,應該是沒見過花爺與夫人的。”顧德昌回道。

   “可我的心裡還是很不安。你說,你們又沒告訴那位公子咱家住何處,他怎麼就尋到家裡來了?”萬氏心煩意亂的說道。

   顧德昌溫言安慰道:“小鳳,你别擔心。小語自小在上台村長大,之前連村都未出過,任誰也不會懷疑她的。”

   “三哥,要不,咱們将小語的身世告訴她吧?”

   短暫沉默後,顧德昌說道:“小語還小,再等等吧。夫人臨終前交代,等小語及笄後再告訴她的。”

   “好吧,再等等。唉!小語這孩子,太有主意了,我是真的有點怕了。”萬氏擔憂的說道。

   “有主意是好事兒呀,難道你還盼着小語是個膽小怕事,沒有主心骨的人?

   這些年,咱們最擔心的,就是怕護不住她,辜負了夫人的托付。

   如今這樣挺好的,她有本事,往後她可以護住自己。”顧德昌寬慰的說道。

   “三哥,你說,小語有這麼厲害的師傅,夫人為什麼還将她托付給咱們呀?”萬氏疑惑的問道。

   “不知,夫人有她的考量吧。你别多想了,好好歇會,我下地幹活去了。”

   “我也不歇了,得去将那隻野雞焖起來。唉!為了隻野雞,楠哥兒又跟秀娥生口角。”萬氏歎氣道。

   “王氏小氣,眼界兒窄。你裝着沒看見就是,别跟她計較。”顧德昌寬慰道。

   “放心吧,隻要她不尋小語的茬,我不會與她計較。”萬氏回道。

   “小鳳,難為你了。”顧德昌溫言道。

   “三哥别這麼說!這個家裡,我有三哥護着,一點也不難!最為難的是楠哥兒。”萬氏歎息道。

   “你也别太操心!楠哥兒心裡有數。還有,王氏就是小氣些,心腸不算壞,楠哥兒的話,她會聽的。”顧德昌勸解道。

   顧花語聽着二人漸漸遠去,斜靠在床上,想着顧德昌與萬氏的對話,眼裡一陣潮熱,阿爹阿娘真是将她放在手心上寵,親生父母也不過如此。

   再想到顧成楠與王秀娥,真如阿爹所言,王秀娥雖小氣,心腸卻說不上壞,且很聽二哥的話。

   顧花語不由得感慨,天下夫妻真是各式各樣,有如阿爹阿娘這般相互理解,恩愛有加的,有大哥大嫂那般夫唱婦随的,也有像二哥二嫂别扭的

   顧花語苦笑一下,自語道:“母胎單身的人,不配想這等高深的問題,睡覺!”

   接下來的日子,顧花将心思放在農事上,每日到菜園裡轉轉,看苗圃的長勢。

   “小語,你又去菜園了?怎麼樣?苗的長勢還好?”

   顧成林見顧花語從外面回來,揚聲問道。

   顧花語點頭應下,“嗯,長勢不錯。三哥,你這是要給祖父他們送飯?”

   見萬氏将盛滿菜的陶罐放到背簍裡,顧花語繼而問道。

   顧成林點頭道:“是,祖父說來回太耽擱事,讓我回來給大家夥送過去。”

   “阿娘,分些到小背簍裡,我與三哥一道去。”顧花語放下籃子,轉身到水井邊洗手。

   “不用,我一人拿得了。”

   “行,那小語背米飯吧。”

   顧成林與萬氏同時回道。

   顧花語朝顧成林笑笑,還得意的挑了挑眉。

   顧成林抿嘴笑笑,攤攤手道:“好吧!”

   二人到地裡,顧花語想趁衆人吃飯時,到地裡轉了轉。

   “小語,累了吧?來這裡歇歇。”秦氏拍了拍身邊的石頭。

   顧花語笑着搖頭,“大伯娘你們吃飯,不用管我,我随便轉轉。”

   顧成娟剛用手捏了塊豆腐放到嘴裡,見顧花語要離開,顧不上将豆腐咽下,忙說道:“小語,你等等,我陪你。”

   顧花語擺擺手,“不用不用。二姐,你吃你的飯。我不走遠,就在附近轉轉。”

   “小語等等,我陪你去。”顧成林叫住顧花語,到邊上根竹杆遞給她,“拿着,草深,小心遇上蛇。”

   顧花語接過竹杆,“謝謝三哥。三哥,你吃飯吧,不用陪我,我行的。”

   顧成林往前走,邊走邊說道:“我在家吃過了,走吧。”

   顧花語點點頭,拿着竹杆跟在顧成林身後沿着玉米地邊上邊走邊看,見好些玉米葉被蟲啃咬過。

   顧花語走近細看一陣,随手扯下幾片玉米葉捏在手裡,繼續往前走。

   顧成林見她扯下被蟲咬過的葉子,好奇的深看兩眼,并未詢問。

   一圈轉下來,衆人已經吃好飯,正閑坐着說話。

   方氏見他們回來,笑着叫道:“小語,過來坐。”

   顧成娟往邊上挪了挪,“小語,坐這兒。”

   “好。”顧花語笑着坐到顧成娟身邊。

   “小語,你拿玉米葉做甚?”秦氏看着顧花語的手問道。

   顧花語指指被蟲咬過的地方,看向顧懷東道:“祖父,今年的蟲害比較大?”

   顧懷東歎口氣,說道:“嗯,去年是暖冬,今年的莊稼是災年。”

   “小語,你還懂這個?”顧成楠轉頭看向顧花語,詫異的問道。

   其他人紛紛看向顧花語,等着她回答。

   “又是在書上看到的?”顧成梁忍不住搶先問道。

   顧花語點點頭,“嗯,阿爹前些日子帶回來的書,正好有農桑稼穑的。”

   顧成梁看向梁德昌,“阿爹還給小語看農桑稼穑的書?”

   顧德昌壓根想不起來有這本書,被兒子追問,趕忙掩護道:“本是我自己想看的,小語竟先看了。”

   “哦?小語,可有對付蟲害的法子?”顧懷東急切的追問道。

   經過最近的事,顧懷東對顧花語很是信任。

   “嗯,書上有記載,如何對付蟲害,我隻是大緻看了看,當時并未留心,記得不大真切。一會回去再看看,照着書上的方法試試。”顧花語回道。

   “好好好,林哥兒,你與小語一道回去,看看是什麼法子,咱們早些試試。”顧懷東當即吩咐道。

   顧成林點頭應下,彎腰背起裝滿草的背簍,“小語,咱們回吧。”

   顧成梁轉身背起自己背簍,“等等,我也跟你們一道回去。”

   顧成林看一眼顧花語。

   顧花語給他一個安撫的眼神,轉而對顧成梁說道:“好,一起吧。”

   路上,顧成林尋機問道:“小語,你真有防治蟲害的書?”

   顧花語點點頭,“三哥放心,有的。”

   為了防備家人追問,顧花語讓阿彤給她收集不少書籍,各式各樣的。

   但凡她會的,都可歸功到“書大人”身上。

   回到家裡,顧花語将那本記載農事的雜書找出來,指給顧成林與顧成梁看。

   顧成林與顧成梁按書上的法子,到地頭去割青蒿。

   顧花語趁機轉到空間裡拿了瓶白僵菌殺蟲劑出來。

   除殺蟲劑外,顧花語猶豫好一陣,最終将空間裡收藏的噴水壺拿出來。

   此壺為骨瓷,做工極為精緻,壺身上兩隻栩栩如生的鳳尾蝶好似翩翩起舞,美得讓人移不開眼,

   這是花錦麟找大師專門為她做的,原本是一對兒,一個放在現代花棚裡,一個被她收到空間裡。

   萬氏眼裡掩不住的驚喜,拿起噴壺看了許久,愛不釋手的問道:“小語,這是什麼?哪兒來的?”

   顧花語随口胡扯道:“澆水壺,那日在縣城閑逛時,無意中見到的。我喜歡這兩隻蝴蝶,就将它買下來了。”

   說到買下來時,顧花語小心的看向萬氏,像極亂花錢等着挨訓的孩子。

   “做工太精緻了,花了不少銀子吧?”萬氏确實關心銀錢。

   顧花語胡扯道:“還好,掌櫃的面善,見我極喜歡,并未收高價,一兩銀子就賣給我了。”

   “一兩銀子?這麼貴!”萬氏肉痛的說道。“做工是極好,可一兩銀子,這也太貴了吧?”

   顧花語低下頭,面帶愧色的說道:“确實有些貴了,阿娘,對不起。”

   萬氏見顧花語道歉,責備的話再說不出口,摸了摸澆水壺上的蝴蝶,将澆水壺遞給顧花語。

   說道:“一兩銀子,貴是貴了點。小語既然喜歡,買就買了吧,好生看着,别磕着了。”

   顧花語笑着接過來,說道:“謝謝阿娘,這壺不是擺件,它的用處大着呢。”

   “不是擺件嗎?”顧成嬌同樣心痛一兩銀子。

   “大姐可小瞧它了。”顧花語邊說邊将壺蓋擰開,往裡倒入水,然後按按手柄,水霧随之從噴頭裡噴出來。

   萬氏與顧成嬌看直了眼,半晌回不過神來。

   顧花語将殺蟲劑混到青蒿液的水裡,與顧成林,顧成梁一道回到老鷹崖,手把手教顧成林給玉米施藥。

   過些時日,顧懷東去地裡查看玉米的長勢,回來時,欣喜若狂的說道:“小語,你教那治蟲法子很管用,我還擔心今年收成不好的。

   這下好了,蟲害控制了,今年定會是豐年。你們幾個,要好好讀書,多讀書。”

   顧成娟得意的撇了撇嘴,“有人可說女子讀書沒用的。”

   說完,顧成娟掃一眼對面的王氏,其他人跟着看向王氏。

   方氏擡手拍一下顧成娟,沉着臉訓斥道:“就你話多!”

   顧成娟嘟一下嘴,轉頭拉着顧花語往外走,“小語,你說了教我做香露的。走,咱們去采花去。”

   “等等!”顧懷東見顧成嬌拉起顧花語,忙阻止道。

   顧花語轉頭看向顧懷東,問道:“祖父還有事?”

   顧懷東點點頭,“嗯,小語你之前說的那個番薯,怎麼個種植法?正好這會兒得閑,你教書教大夥,早些将其種下去。”

   顧花語對顧成娟歉意的說道:“二姐,香露的事,咱們改日再做,可好?”

   顧成娟隻是不想與王氏坐在一起,也不是真想制香露,“行的,行的,正事要緊。”

   顧花語伸手拿起秦氏針線籃裡的剪刀,“大伯娘,剪刀借用一下。你們随我來。”

   衆人跟在顧花語身後,一起去到菜園。

   顧花語用剪刀剪下一根番薯藤,“大家看好,将番薯藤這樣剪,剪成小段小段的,然後像這樣裁在地裡。”

   都是熟谙農事的老把式,顧花語一教,衆人便明白過來。

   顧花語見大夥明白,接着說道,“既然說到套種作物,今日我就多說兩句。

   這些日子我去地裡看了看,咱們家地裡種的東西,過于密集,作物間的行距不夠。

   今年就這樣了,明年下種時,現今的三行變成兩行最為合适。

   玉米地薅第一遍草時,該将土培起來,這樣一來可以增加作物的肥力,二來呢,當遇到連續多日的降雨時,有利于了瀝水,減少澇災,且套種别的作物也方便。”

   顧德方兩眼冒光的盯着顧花語,“小語,這也是書上說的?”

   顧花語點點頭,“嗯,書上記載的,我覺得很有道理,農桑之事,說起來簡單,真要做好,可不簡單。

   作物要長得好,除了日照時數,溫度,濕度,土壤的肥力這些條件外,每種作物的習性以及田間的管理都是極重要的。”

   顧花語張口便來,說得頭頭是道,将所有功勞歸給書籍。

   顧懷東滿意的點頭,轉頭對顧德昌道:“你看看,同樣是讀書,你讀那些聖人古訓,詩詞歌賦有啥用?

   你看看小語,讀的書既能治病救人,又會農桑稼穑,多實用!往後,你得好好向小語學學。”

   顧花語同情的看眼顧德昌,幫忙解圍道:“祖父,阿爹教授兄長們聖人古訓,那是正統。

   是讓兄長們走科舉之路,他日,兄長們金榜題名,為顧家光宗耀祖。”

   顧德海笑着打圓場:“小語說得是。阿爹,咱們今日開始種番薯?”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