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演戲
“娘不會是忘了蓮兒姐的事吧”宋青苑提醒道。
當時宋青蓮看不上胡一新,就用不适當的方法,傷了胡一新的自尊。
以至于兩家鬧得不可開交,差點兒毀了宋青蓮的名聲。
前車之鑒猶在,宋青苑怎麼允許李氏,再犯同樣的錯誤。
“哼”李氏鼻子禁了禁。
“娘又不是你蓮兒姐那個傻瓜,娘怎麼可能那麼做。”
李氏掰了掰手腕兒,“你就等好吧,且看娘的手段”
李氏說完,沒等宋青苑回答,一溜煙兒的跑了出去。
火速召集了“小夥伴”春來嬸,兩人躲在角落裡竊竊私語一番。
“這樣這樣你這麼說”
“聽懂了沒”李氏捅了捅春來嬸的腰。
“這點小事,包我身上吧”
春來嬸一拍胸脯,“咱倆這從小玩兒到大的,你一撅屁股,我就知道你要”
“嘿嘿嘿”
看見李氏瞪眼,春來嬸幹笑,連忙轉話道,“看見你一瞪眼,我就知道你啥意思,保準不給你出岔子。”
“那行”李氏點頭。
拿出二十文錢,放在春來嬸手裡,“先給二十文訂金,等你把這事兒配合好,我再給你二十文。”
李氏仰起頭,眉毛挑了挑。
“哎喲大丫”
春來嬸笑了起來,握緊了手裡的銅闆,立刻放進随身的荷包内。
恭維道,“我們大丫現在可真敞亮,不愧是宋家二太太,就是豪氣”
春來嬸豎起大拇指,“就你的這個大方勁兒,别說咱這方圓十裡,就是整個榆林縣,誰能及得上、你,活該你有福氣。”
“那是”李氏洋洋得意。
“看好了人,在這兒等着我。”
撂下話,李氏回了東跨院,在首飾盒子裡,找出一件宋青苑送給她的最貴的簪子,握在手裡。
随後趴在東跨院的門口,向正院内張望。
直到過了很久,李氏就快站不住,臉上露出不耐之色時,王元終于出來了。
“嗖”的一下,李氏一陣風的在王元之前,沖向宋家大門口。
“哎喲”
一聲驚呼,李氏與正裝作往裡走的春來嬸,撞了個正着,春來嬸順勢摔倒在地。
“哎喲撞死我了,這砰一下可真疼”
“啊”李氏好似才反應過來,連忙伸出手,慢悠悠的往起扶春來嬸。
一邊扶一邊問道,“翠花你咋來了呢”
“我這不是來你家,找你唠會兒磕兒嗎,你這急急忙忙的要往哪去”
春來嬸一邊答着,一邊兒借着李氏的力道,想要站起來。
那隻李氏好像體力不支,一下子沒扶穩,春來嬸又重新跌倒回去。
王元見狀立刻上前,“伯母你沒事吧”
“讓我來吧”
“沒事沒事”李氏笑呵呵的搖頭。
“那麻煩王公子了啊”
李氏說着伸出手,從懷裡掏出一根簪子,仔細檢查一番,裝似松了一口氣,拍着胸脯,“還好還好”
“還好沒把這個簪子撞壞,這可值不少錢,看看這上面兒還是點翠的,就屬這個最值錢。”
李氏拿着簪子,在春來嬸和王元眼前晃了晃。
“确實”王元點頭。
“點翠的簪子,比一般的金簪子要值錢很多,伯母手裡拿的這一支,若是小侄沒有看錯,大概值一百兩”
“一百兩”
李氏,春來嬸同時倒吸一口氣。
春來嬸是震驚的,平時她總記是聽李氏跟她吹噓,她的首飾多值錢,多值錢。
她隻以為李氏吹牛,可沒想到竟然真的這麼貴。
“哎呀媽呀這可不得了”
春來嬸張大了嘴,羨慕的眼裡直冒光。
而李氏的震驚全是裝出來的,她馬上又換了表情,轉為肉疼之色。
“哎呦”李氏一拍大腿。
“苑兒這小臭丫頭可真敗家,這值上百兩銀子的簪子,咋能說送人就送人,可真是”
李氏狠狠跺了跺腳,露出心痛之色。
春來嬸聞言,連忙追問,“這麼老貴的簪子,苑兒是要送給誰”
“還能有誰,我娘家的侄女,李春妮呗”
李氏一甩袖子,看似頗不情願。
“上次春妮過來家裡玩,一眼就看上了苑兒的這隻簪子,非說自個兒喜歡。”
“這不,前個傳信兒過來,還說這隻簪子好看呢”
“苑兒想了想,就讓我找人把這根簪子,給她春妮姐送過去。”
“這麼老貴,說送就送。”春來嬸驚訝。
“那可不”李氏點頭,“要不我咋說苑兒敗家呢”
“這小丫頭,非說她和她春妮姐感情好,一個簪子不算啥,她春妮姐想要,給就給了。”
“總不能因為一隻簪子,壞了姐妹間的感情。”
“你家苑兒一向重情義,也看重她姥姥家。”
春來嬸點頭,和李氏一邊說話一邊往外走。
“可這看中歸看中,不能啥啥都依着她,要是以後這李春妮,看上、你家苑兒的夫婿,你家苑兒還能讓咋地”
看上了宋青苑的夫婿
王元心裡咯噔一下,總覺得有什麼東西呼之欲出。
連忙加快了腳步,裝作順路,不經意的跟在李氏,春來嬸身後,豎起耳朵暗暗聆聽。
“呸呸呸”
“我家苑兒咋能和她春妮姐,看上一樣的人,那春妮已經定親了,我家苑兒還沒定呢。”
“要真是春妮看上過的,我家苑兒說啥也不能相看,這不是影響姐妹倆的關系嗎。”
“再說,那李家是我娘家,兩家咋能搶一樣的人,那說出去多難聽。”
“我們宋家是讀書人家,可不能幹這種事兒。”
“那也對”春來嬸認同的點頭。
“姐姐沒相看成,這就是再差的人家,也幹不出這種事兒,就是表姐那也不行”
“嘿嘿”春來嬸幹笑。
朝着李氏奉承道,“春妮跟你家苑兒可比不了,你家苑兒是皇上親封的農女,你家老爺子又是從六品的官。”
“不都說低頭娶媳婦,擡頭嫁女嗎,你家苑兒就是找,也不可能找到咱這鄉下來,肯定是那府城。”
“甚至京城的大戶人家公子哥,還得有那功名在身,才配得上、你家苑兒。”